字词 | 4. 建水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4. 建水县 4. 建水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云南省南部。辖5区12乡。县城临安镇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古称步头,亦名巴甸。汉为益州郡毋掇县地。唐为南宁州都督府属东爨地,是唐朝经由云南至安南的交通要冲。元和五年(810)前后,南诏筑惠历城,即建水,属通海都督府,为唐代通往安南的“通海城路”要冲。宋代大理政权时为巴甸侯封地,后隶于秀山郡阿僰部,为宋代“茶马古道”所经地。元初设建水千户,后改置建水州,隶临安路,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领滇南一带军政事务,此后即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仍为建水州,洪武二十五年(1392)移临安府治于此,设临安卫指挥使,筑临安卫城,改土城为砖城,周长6里半,高2丈7尺。开四门,各有三层城门楼。清乾隆时改州为县。1913年改称临安县,次年复称建水县。属亚热带气候。城内人文胜迹众多,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金临安”之誉,著名者有元建文庙,明建朝阳楼、燃灯寺、清代双龙桥、崇正书院、学政考棚、朱家花园、张家花园、东林寺、西林寺、玉皇阁、百岁楼等。文庙占地120亩,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指林寺始建于宋,今存一坊一殿为元代遗物。大殿建于元元贞年间(1295—1296),有32根巨柱,斗栱错落,檐角飞耸,造型甚美。东门城上的朝阳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层,高约20余米,庑殿式屋顶,以48根巨柱支撑,构成“螃蟹支撑”,经历明清数次大地震考验,在光绪十三年(1887)大震中,朝阳楼曾“倾侧复起数次”。楼上有清人所书大字“雄镇东南”。“东楼凌汉”为建州名景,《建水州志》云:“东城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有“南中大观”之誉。城内还有洗马塘、学海,风景秀美。旅游工艺品有被誉为“陶中一秀”的红泥工艺美术陶、紫陶汽锅等,以刊刻雕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列为全国四大陶种之一。旅游美食品有大白桔、甘蔗、田七汽锅鸡、燕窝酥等。旅游交通有蒙宝铁路和通往各地公路。 ☚ 秀山 5. 建水风景名胜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