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面振兴阶段1977—1995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畜牧业进入全面振兴时期,逐步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1)生猪生产快速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省委将发展畜牧业的方针调整为“继续鼓励社员家庭养猪养牛养羊,积极发展集体养猪养牛养羊”,把社员家庭养畜放在了首位,不限数量,自主经营,并对收购生猪的价格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982年,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养猪重点户、专业户”,并从饲料、资金、种猪、技术、防疫以及建猪栏材料等方面给予扶持。要求用3~5年时间,基本建成母猪本地良种化、公猪外来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的“三化”繁育体系,促进杂种优势的利用。1983年,省委、省政府要求把畜禽良种、配合饲料、防疫灭病并列,作为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三大因素,以此为工作的重点,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并决定将生猪屠宰税的50%返还畜牧部门,作为三大体系建设的专项经费。1985年以后,省政府决定逐步放开生猪经营。从1986年6月开始,取消生猪收购上调计划,实行自由购销,市场定价。1992年,省政府指出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思想要由产量增长型向质量、产量、效益同步增长型转变,走高质、高产、高效益发展的路子,提出了提高瘦肉型猪在养猪业中的比重。由于省委、省政府对养猪业的指导思想和有关政策的不断调整,全省生猪生产从1977—1995年连续19年持续稳定增长,继1979年生猪存栏超过1 000万头后,1987年肉猪出栏超过1 000万头,1994年超过2 000万头。到1995年,全省存栏生猪达到1 951.0万头,出栏肉猪2 365.8万头,猪肉产量188.5万吨,比1976年增加1.2倍、3.4倍和6.6倍,年均递增4.3%、8.1%和11.3%。其中1985—1989年的5年,增加出栏肉猪435.3万头,平均每年增加87万头,年均递增9.1%;1992—1995年的4年中,增加出栏肉猪948万头,平均每年增加237万头,年均递增13.7%。
(2)家禽生产开始转入产业化方向。养禽业快速发展是从解决城市居民禽蛋供应起步,1983年5月,召开了南昌市禽蛋生产会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会议纪要》。会议确定,发展禽蛋生产实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重点发展专业户,立足于近郊区、近郊县,以利供应鲜活产品。并实行以料换蛋、以料换禽。同年年底,向11个省、地辖市推广南昌市的做法,并列出专项资金,扶助城郊禽蛋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城市禽蛋供应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与此同时,着手抓水禽基地建设,选择南昌、丰城、兴国、余干等13个县(市)作为重点,从建设良种基地和科技服务入手,以发展专业户为重点,以立体养殖、综合经营为样板,建立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由于水禽基地县(市)的带动,全省水禽生产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988年,全省水禽饲养量达到4 723万羽。1989年8月,省政府决定实施“鹅鸭工程”,将养殖、羽绒和食品加工、储藏运输及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和饲料饲草供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养禽生产成为畜牧业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优质肉鸡的饲养,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据统计,1995年,全省家禽存笼16 968.7万羽,比1976年增加5.6倍,年均递增10.5%;鲜蛋产量33.4万吨,比1976年增加7.4倍,年均递增11.8%;家禽出笼达到19 481.6万羽,禽肉产量25.8万吨,占肉类总产的11.76%,成为肉食的第二大宗来源。
(3)养牛步入商品生产轨道。1980年7月,省政府明确社员家庭养牛的合法权益,鼓励私人多养牛、养好牛,并从资金、牛源、饲料、防疫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助。1986年,省政府提出“养牛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把养牛从“农本型”向“商品型”转变,建立商品牛基地。十几年来,国家和省财政扶助建设商品牛基地和秸秆氨化示范县的资金共1 900余万元,每年划出粮食1 357万千克支持养乳牛,促进了养牛业的快速发展。1995年,全省存栏牛达到384.4万头,比1976年增长79.5%,年均递增3.1%。其中:乳牛达到2.2万头,比1976年增加4.5倍,年均递增9.4%; 牛肉产量4.4万吨, 比1976年增加2.1倍,年均递增6.2%; 牛乳产量3.2万吨, 比1976年增加5.4倍, 年均递增10.3%; 可繁母牛占牛群数的比例从1976年的28.1%增加到1995年的42.7%,增加14.6个百分点。
(4) 羊、兔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1984年, 推广广丰县养羊经验, 充分利用草山、草坡、草洲的自然资源, 大力发展养羊。1986年, 推广宜丰县 “借羊繁殖, 定期还本, 周转发展” 的做法。1994年起, 组织13个重点县实施 “百万山羊发展计划”。到1995年,全省山羊饲料量达到80.5万头 (存栏45.8万头, 出栏34.7万头), 存栏羊比1976年增加7.2倍, 年均递增11.7%, 初步形成了沿京九线西侧山区为主的赣西北、赣南、赣东三片山羊饲养带。养兔生产也有长足进步。1995年底, 全省存笼兔87万只, 比1976年增长102.3%, 年均递增3.8%; 出笼肉兔109.6万只,兔肉产量0.19万吨, 创历史最好水平。
(5) 养蜂再创佳绩。江西养蜂业一向活跃, 改革开放以来, 养蜂业注入了新的科学技术, 生产再创佳绩。1995年, 全省养蜂22.3万箱, 比1976年增加3.2倍, 年均递增7.9%; 蜂蜜产量0.7万吨, 比1976年增加3.6倍, 年均递增8.4% 。
改革开放以来, 是江西畜牧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迅速提高, 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按1990年不变价,1995年, 全省畜牧业产值126.67亿元, 比1976年增加5.7倍, 年均递增10.6%; 按当年价格计算,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1%, 比1976年增加22.1个百分点; 按可比价格计算, 畜牧业产值指数 (以1952年为100) 1949年为89.9, 1976年为201.6, 1995年为1 365.6, 是农业内部总产值指数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77.6%。
附江西省1949—1995年养猪生产统计表 (见表3-4-1) 和不同历史时期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表 (见表3-4-2)。
表3-4-1 1949—1995年养猪生产统计
年份 | 年底存栏 (万头) | 出栏肉猪 (万头) | 出栏率 (%) | 猪肉产量 (万吨) | 人均肉量 (千克) |
1949 1950 1951 | 219.2 219.3 283.9 | 160.4 | | 7.28 7.28 9.39 | 5.5 |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 283.5 318.2 311.8 298.4 311.1 | 213.2 163.3 272.0 239.9 241.4 | | 9.40 11.61 9.34 9.37 9.58 | |
1957 | 526.8 | 270.6 | | 11.85 | 6.4 |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 532.0 464.8 428.6 412.3 431.8 495.1 546.8 | 372.7 298.4 223.5 196.1 252.7 349.6 410.6 | 70.7 56.1 48.1 45.8 61.3 80.9 82.9 | 15.03 9.31 6.90 6.18 8.20 12.88 16.30 | 7.9 |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 608.1 647.5 649.1 617.2 686.5 879.2 950.0 931.1 | 430.3 458.0 514.3 562.9 618.8 439.2 444.1 537.5 | 78.7 75.3 79.4 86.7 100.2 63.9 50.0 56.6 | 18.43 20.89 22.73 23.87 26.32 18.62 20.42 25.29 | 8.34 9.1 |
年份 | 年底存栏 (万头) | 出栏肉猪 (万头) | 出栏率 (%) | 猪肉产量 (万吨) | 人均肉量 (千克) |
1973 1974 1975 | 871.8 840.3 847.2 | 525.4 520.7 543.2 | 56.4 59.7 64.6 | 25.07 25.36 26.24 | |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 873.8 903.8 944.3 1 004.7 1 018.0 | 534.1 545.4 574.0 653.7 700.0 | 63.0 62.4 63.5 69.2 69.7 | 24.73 24.05 24.85 29.42 36.23 | 8.1 7.7 7.8 9.1 11.1 |
1981 | 1 006.6 | 714.3 | 70.2 | 39.29 | 11.9 |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 1 023.3 1 079.4 1 138.8 1 232.5 1 344.1 1 387.6 1 454.5 | 713.7 736.5 802.8 881.3 987.8 1 070.8 1 168.4 | 70.9 71.9 74.4 77.4 80.1 79.6 84.2 | 42.26 42.51 50.78 59.66 72.28 77.31 88.92 | 12.6 12.6 14.8 17.2 20.6 21.7 24.5 |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 1 486.5 1 547.3 1 589.6 1 656.6 1 781.0 1 867.1 1 951.0 | 1 238.1 1 313.2 1 417.9 1 571.4 1 818.0 2 117.2 2 365.8 | 85.1 88.3 91.6 98.9 109.7 120.0 126.7 | 94.66 101.16 111.94 125.79 148.93 173.7 188.5 | 25.6 26.8 28.9 32.2 37.5 43.3 46.4 |
表3-4-2 不同历史时期畜牧业产值及其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时 期 | 期末畜牧业产值 (1990年不变价) | 年均递增 | 期末畜牧业产值占 农业总产值比重 (按当年价) | 和上一个 时期比较 |
恢复和发展阶段 (1949—1957年) 曲折前进阶段 (1958—1965年) 长期徘徊阶段 (1966—1976年) 全面振兴阶段 (1977—1995年) | 14.51 18.15 18.87 126.67 | 7.1 2.8 0.35 10.5 | 14.1 14.5 11.0 33.1 | 增加0.7个百分点 增加0.4个百分点 下降3.5个百分点 增加22.1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