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是否存在
3.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是否存在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理论是否存在持有不同意见。
一种观点认为,“两种生产”的原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基础。理由是: (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了“两种生产”的思想,他们指出: “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页)。又说: “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34页)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更进一步精辟地论述了“两种生产”,“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 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2) 否认“两种生产”理论的思潮是受一部分人观点的影响,但两种生产是客观存在的。1947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在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所加的注释中说,恩格斯的话是不确切的。苏联学者编著的《简明哲学辞典》中也指责“恩格斯在序言中犯了一个错误”,认为恩格斯在这里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随着历史的推移,实践的发展,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它不仅是指导人口研究的理论基础,而且也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人口发展关系的根本指导思想,把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作为“两种生产”理论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大贡献。
另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理由是: (1)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论述生产的专著,也没有把物质生产的理论同人口生产的理论结合成为两种生产理论,只是从理论上说明了物质生产对人口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及人口发展对物质生产的反作用; 同时,人口发展与“人类自身的生产”是不同的,人口理论也不等于“人类自身的生产”理论。(2) 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在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论中涉及到两种生产问题,如果把它作为人口经济理论的基础,就是用宏观经济学代替人口理论,结果人口理论变成没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不能成立了。(3)人和物所处的地位不同,性质也不同,不属于同一范围,不能相提并论,不能把人的生殖包括在社会生产内。
☚ 2. 人口的概念 4. 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