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3.小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小麦

3.小麦

小麦在辽宁省种植历史已久,分布也比较广泛,栽培面积变化较大,几经周折,曾经“三起三落”。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徘徊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和高产高效发展阶段。从1949—1985年为小麦徘徊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小麦种植面积多数年份在6.7万~13.3万公顷左右; 总产在5万~16万吨之间; 单产在503~1440公斤之间。从1986—1990年为小麦恢复发展阶段。从1985年开始,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抓稻麦开发,积极发展细粮优米生产,实行粗变细、劣变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扶持措施,与此同时,科研单位先后育成了铁春1号、辽春9号等高产品种,小麦面积逐年扩大,到1990年全省小麦面积扩大到11.1万公顷,平均单产达到3 930公斤,面积增加了5倍,产量提高了3倍。从1991年开始,辽宁省小麦生产进入高产高效发展阶段。进入“八五” 以来,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业、水利、财政、农机等部门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省小麦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通过发展小麦与玉米间套复种,促进了 “吨粮田”、“双江田” 的发展,全省粮食作物的复种指数达到107%。小麦下茬复种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使亩效益显著提高,从而使小麦成为促进耕作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5年全省小麦纯面积达到21.5万公顷,其中清种12.5万公顷,间种6.2万公顷,套种2.8万公顷。1996、1997年全省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目前,全省已形成辽南冬麦、辽西水浇麦、辽北间作旱种麦和辽河滩地麦四大麦区,小麦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细粮作物。随着小麦水利设施的改善和提高,栽培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选育和推广了高产优质品种,将有力地促进小麦生产更上新台阶。辽宁省农科院选育出的辽春10号小麦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早熟、抗倒伏,单产量一般在4 95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达7 500公斤,其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各项指标均超过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优质小麦标准。粗蛋白含量在18.6%,比国标高24%,比发达国家标准高43%; 湿面筋含量42.4%,比国标高21%,比发达国家高11.5%; 烘烤面包评92分,比国标高2分,可用来生产强力粉。1992年9月在中国首届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评会上获第一名。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以辽春10号为主的配合麦获得金牌奖。到1992年,全省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 968公斤。1997年因旱小麦产量略有下降,亩产为224公斤。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单产水平的提高,辽宁省小麦总产量不断提高。1997年全省小麦总产为71.9万吨,比1990年增长了近50%。虽然单从一季小麦的生产效益看比不上水稻和玉米,但清种春小麦或冬小麦可以变一茬为两茬,不仅收了粮,而且下茬可以复种大豆等高效粮食作物和蔬菜以及其他经济作物,能够有效地增加收入。通过米麦间作或套种,可以实现 “双江田” 和“吨粮田”,在玉米不减产,而且增产的前提下,多得一茬麦,不但多打粮,也能提高效益。近几年,辽宁省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麦茬复种、间种高产高效的典型,“八五”期间全省推广了 “六改、三防、二化”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努力提高科技含量,从而把全省小麦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面积、单产年度变化情况分别见表3-2-1、3-2-2、3-2-3。


表3-2-1全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量年度变化情况


单位:万吨

项 目年 度
1949195519601970198019901996
粮食作物总计
水 稻
玉 米
高 粱
大 豆
谷 子
小 麦
405.5
13.5
86.5
150.5
42.0
57.0
5.5
617.0
41.5
150.5
221.5
55.5
65.5
6.5
360.0
35.0
111.5
70.0
50.0
37.0
5.5
870.0
149.0
270.0
197.0
58.0
63.0
5.5
1221.6
235.5
653.5
226.7
53.3
23.3
5.5
1494.7
373.9
812.3
180.8
43.5
30.4
45.0
1660.1
366.1
1047.3
183.0
43.6
29.1
59.4
其中:冬小麦3.00.614.1
马铃薯13.522.514.513.52.58.625.4
地 瓜12.018.027.58.010.517.1
杂 粮37.032.216.026.213.012.812.6


表3-2-2 全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年度变化情况


单位:万公顷

项 目年 度
1949195519601970198019901996
粮食作物总计
水 稻
玉 米
高 粱
大 豆
谷 子
小 麦
436.22
6.46
68.41
154.66
50.22
82.08
10.72
482.87
12.1
69.37
136.68
61.46
67.68
11.48
396.96
26.86
107.22
68.62
71.49
56.08
12.15
384.62
36.02
94.28
80.7
47.68
51.1
8.18
322.11
38.56
141.62
55.82
47.28
19.00
4.09
312.16
54.35
136.56
39.5
34.9
16.92
11.44
307.31
47.80
157.66
30.02
23.92
10.48
17.79
其中:冬小麦1.840.180.95
马铃薯7.310.711.167.151.393.206.67
地 瓜4.227.917.152.864.164.33
杂 粮56.3447.4633.9822.5411.4611.126.02


表3-2-3 全省主要粮食作物亩产量年度变化情况


单位:公斤

项 目年 度
1949195519601970198019901996
粮食作物总计
水 稻
玉 米
高 粱
大 豆
谷 子
小 麦
62.0
137.0
84.5
65.0
55.5
46.0
160.9
96.0
229.5
144.5
108.0
60.0
64.5
172.2
60.5
87.0
69.5
68.0
46.5
44.0
182.3
151.0
292.0
191.0
163.0
81.0
82.0
122.8
253.0
406.0
307.5
270.5
75.5
82.0
61.4
319.0
464.0
397.0
305.0
83.0
120.0
171.7
387.6
510.5
442.9
406.5
121.6
184.9
222.3
其中:冬小麦27.72.8284.6
马铃薯(折粮)109.5160.5167.5107.320.948.1253.5
地 瓜63.6118.7172.342.962.4263.3
杂 粮845.2712.0509.7338.2172.0166.8139.4
☚ 2.水稻   (二)经济作物 ☛

3.小麦

3.小麦

为喜寒忌湿作物。自唐代起,广西已有麦类种植。宋朝麦类种植逐渐增加。清代以后,桂东北小麦有较大发展,并逐渐向桂中、桂西、桂南发展。一般是在旱地增种一造冬小麦,成为广西主要旱粮作物之一。1992年播种面积1.42万公顷,产量1.63万吨。
广西小麦品种经历了地方品种当家、引进品种和系选品种代替部分农家品种、推广改良品种三个历程。
地方品种主要有:蜈蚣麦、四方麦、全县红、光头麦、白壳、大肚黄等。引进品种和系选品种主要有:南大2419、碧玉小麦、墨西哥小麦等。改良品种有:方穗麦、红芒麦、桂麦1号、晋麦1082等。
广西小麦以柳州地区种植最多,次为桂林、玉林、百色地区,梧州、钦州地区最少。

☚ 2.玉米   4.甘薯 ☛
000144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