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青饲料作物和绿肥
青海省青饲料作物有燕麦、豌豆等作物,以燕麦为主。燕麦分连皮与不连皮两种。连皮的叫燕麦,不连皮的称玉麦或铃铛麦。燕麦主要分部在东部农业区的浅山、脑山地区与海北、海南、黄南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等高海拔地区。50年代初期,种植燕麦较为普遍,1954年种植4.47万公顷,总产4.16万吨,亩产62.1千克。集中分布在湟中、互助、民和、大通、乐都、湟源等县,50年代中期以后,因产量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5年,种植0.23万公顷,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畜产品需要量增大和草原建设的需要,青饲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1997年,青饲料种植面积达1.893万公顷,比1986年增加52.3%。
青海绿肥种植从50年代开始,引进苜蓿、草木樨、田菜等绿肥作物进行试种。60年代中期,开展了绿肥科研工作,70年代进行推广。1975年,全省绿肥种植面积666.67公顷,1980年种植0.33万公顷,1981年种植0.77万公顷,1985年扩大到1.14万公顷。绿肥山地单种一般亩产鲜草1~2吨,实行压青比歇地增产小麦50%~60%;肥饲兼用、根茬肥田亩增产小麦30千克左右,茎叶可育肥4只羊或一头猪。川水地复种一般亩产鲜草1.5吨,肥饲兼用的效果与山区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