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

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

早在50年代,仲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中心问题》(见《学习》杂志,1956年第11期) 一文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是贯穿在整个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一根红线。主要有以下七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理由是: (1)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阐明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过程中的作用的理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就应该是阐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的作用的理论。(2)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方向,贯穿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始终,才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形成一个严密的体系。
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是经济效益。理由是: (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应该是以最小的社会劳动耗费,有计划地生产出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了马克思所说的“节省时间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中有计划地分配时间是以集体生产为基础的生产的首要的经济规律” 的思想。(2) 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本质的反映,它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地位与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地位一样。经济效益应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主线。(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表达为: 以尽量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尽量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社会需要。如果把这一点称为经济效益,那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应以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性和差别性作为主线。理由是: (1)任何一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一致和差别正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表现。(2) 用三者物质利益关系作主线比较容易展开对经济过程的分析。(3) 以三者利益为主线并不贬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起决定和主导作用的,是分析问题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之下,抓住三者物质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社会主义生产的本质。
第四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是剩余劳动规律。理由是: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劳动者以最小的劳动消耗为社会同时也为自己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剩余劳动越多,说明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就越大。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必须抓住剩余劳动这一关键环节,以劳动者提供的剩余劳动为主线,贯穿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去。
第五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是必要劳动规律。理由是: 必要价值运动规律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必要价值 (产品) 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转的核心。是反映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实质的中心范畴,应该以此为主线去展开对社会生产过程的考察。
第六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是社会需要及其满足、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时间的有计划分配三个基本因素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理由是: (1) 它是马克思科学预测的未来社会的客观必然性,是更高程度上的首要的经济规律。(2) 实践证明,它是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客观必然联系。
第七种观点认为,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应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主线。理由是: (1) 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物质利益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都要受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不发达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制约。(2) 以主要矛盾作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并不排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也同时成为主线,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

☚ 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起始范畴   3. 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
000000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4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