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2.农村劳动力转移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2.农村劳动力转移 2.农村劳动力转移(1) 种植业内部劳动力的转移。 青海历史上形成了以种粮为主的种植结构, 1980年以来为适应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 农业劳动力由粮食生产转向发展蔬菜、瓜果、 花卉、药材等经济作物生产。 表2-1-18 青海农业产业结构及劳动力变化情况
注: 90年代以前农村副业产值单列, 表中数据已按新的统计口径调整。 (3) 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据统计资料,1970年全省社队企业从业劳动力2.37万人,到1975年降到0.36万人。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997年,全省有23.2万人转移到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1980年的97.9%降至1997年的85.6%,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则由2.1%上升到14.6%(详见表2-1-19)。 ☚ 1.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3.劳务输出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