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储蓄存款的数量界限
24. 储蓄存款的数量界限
一种观点认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有一个数量界限,并不是愈多愈好。其主要理由: (1)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的质都是规定在一定的量以内的,都存在一个量的“限度”。储蓄存款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经济行为,也必然有“度”的限制。(2)储蓄是“笼中虎”,储蓄愈多,表明潜在购买力愈大,一旦市场出现紧张局面,人们就会大量提取储蓄存款,抢购商品,从而冲击市场,哄抬物价。(3)储蓄存款是货币的一种形式,储蓄存款愈多,表明货币愈多,而货币过多并不是好事。货币发行有其客观数量限制,作为货币的存在形式之一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理所当然要有所限制。(4)储蓄不如发票子。因为银行吸收储蓄存款,要花费很多财力、物力、人力,如果将每年的利息支出以货币形式直接发放出去会更省事。(5)储蓄多了会限制消费,从而会限制生产,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速度。
另一种观点认为,储蓄存款愈多愈好,(1) 它表现为人民富有的程度。因为储蓄存款来源于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可以分为消费、储蓄和手存三种形式,由于存在着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占收入的比例会愈来愈少,而居民手持现金在一般情况下会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这样,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会愈来愈多。因此有人把居民储蓄超速增长 (超过收入增长速度)作为一条客观规律提了出来。(2)储蓄存款固然是货币,但它是一种潜在的货币。储蓄存款愈多,表明现实流通的货币愈少,货币对市场的压力也就愈小,因此储蓄存款的增多不仅不会冲击市场,反而会使市场更加稳定。(3)持储蓄存款有数量界限观点的同志,谁也没有说出界限在哪里,是多少,这也从反面证明出储蓄存款是多多益善的。
☚ 23. 银行进行基建贷款的问题 25. 存款与贷款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