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药用植物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1.药用植物 1.药用植物据初步统计,药用植物875种。其中长白山区产量较高,生产的中成药,不仅供国内,而且还有30余种出口到14个国家和地区,在质量和疗效上享有很高声誉。药用植物主要有:猴头、榛蘑、榆蘑、黄蘑、木贼、薇菜、蕨菜、猴腿蹄盖蕨、粗茎鳞毛蕨、红松、榛子、毛榛子、胡桃楸、蒙古栎、槲寄生、东北细 表1-6-2 野生经济植物种类
(1)人参。被子植物,五加科,人参属。野生人参多生于海拔200—1000米,郁闭度0.7—0.8的山坡阔叶红松林或阔叶混交林下,分布区具有湿润型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人参为濒危种,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在我国药用方面已有4 000年历史,是著名的药材,享有国际盛誉。由于人们经济活动的结果,使野生人参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加上过度采挖,目前在分布区内已经很难找到,面临灭绝危险。国家列入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入一类保护植物。在长白山部分地段已划为保护区,主要产区是在保护区外,野生人参是国内、外主要名贵药材之一。 (2)贝母。分布较广,在长白山区海拔900米以下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河旁、河谷或草甸。为渐危种。近年来采挖较多,逐年减少。贝母为名贵中药之一。 国家已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为三类保护植物。 (3)天麻。为被子植物,兰科,天麻属。天麻的天然分布较广,在长白山区生于海拔500—1 400米的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林缘或草甸。 为渐危种。由于过度采挖,大小一起拿,现在野生种很难找到。天麻块茎供药用,对保存物种和进一步研究名贵中药之一的天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国家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入二类保护植物。 (4) 刺五加。被子植物,五加科。分布在长白山区各县。刺五加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国内外已将刺五加制成多种成药和补品。国家已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已列为二类保护植物。 (5) 草苁蓉。被子植物,列当科草蓉属。长白山海拔1 300—2 000米的江、河、沟岸边或岳桦林中陡坡上有分布。草苁蓉属濒危种,是长白山的珍稀药用植物,全草入药,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功能,对保持物种和进一步研究草苁蓉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国家列入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入一类保护植物。 (6) 黄芪。被子植物,豆科,黄芪属。黄芪天然分布区较广,土壤为多种类型。 国家列入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为二类保护植物。 (7) 党参。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生于阔叶林、阔叶红松林的疏林内、林缘,灌丛、山坡。分布于长白山区各县,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以及朝鲜、日本、蒙古、苏联等也有分布。 党参根入药。有益气、补脾、养血、生津功能,中药方剂中可代替人参。 (8) 手掌参。亦称手参,属兰科的多年生草本。手掌参遍布长白山区各县的林间草甸、林缘、灌丛、山坡以至高山冻原上。我国东北、华北、西南、西北以及朝鲜、日本、苏联的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块茎入药,地上部分也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止渴功能。 (9) 短梗五加。亦称刺拐棒,与人参同属五加科。生长在长白山区各县阔叶红松林或阔叶林内土质肥沃处。我国东北、华北以及朝鲜、苏联远东亦有分布。 (10) 云芝。属真菌类多孔菌科。云芝多生于阔叶树或针叶树的腐木、木桩上。分布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各县及全国各地。籽实体入药,除可用于滋补外,还具有抗癌活性。主要用于各种肝病。 (11) 树舌。亦称扁木灵芝,是属多孔菌科的多年生真菌。生于长白山区各县阔叶树的树干、树基及针叶树干上。华北、西南、华南、西北及东北都有分布。籽实体称赤色老母菌,有抗癌功能。 (12) 黄精。亦称黄鸡菜,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黄精多生于林下、灌丛、山坡。除分布于吉林省外,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都有分布。根茎入药,有养阴益气、补脾润肺功能。 (13) 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甘草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沙质土上。吉林省内分布于西部地区,内蒙古、华北、西北也有分布。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功效。 (14) 知母。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生于吉林西部地区草原或路旁较干燥向阳的地方。东北、华北、西北部分省区也有分布。知母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有清热泻火、润肺止咳、滋阴润燥之功效。 (15) 草麻黄。为裸子植物亚门麻黄科小灌木。麻黄分布于吉林中西部干燥草原固定沙丘,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也有分布。麻黄枝叶入药,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 (16) 防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防风生于吉林中西部地区的山坡、草原及路旁。东北、华北、陕西、甘肃也有分布。根及全草均可入药。有祛风镇痛、清热解毒功效。 (17) 黄芩。系唇形科多年生草。黄芩在吉林省内生于西部向阳草坡及撂荒地上。我国北方各省区都有分布。黄芩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安胎功效。 (18) 锦马鳞毛蕨。中药称之为“贯众”,系蕨类鳞毛蕨科的多年生草本。生于林内湿润地段,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根状茎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驱虫功效。 (19) 东北天南星。亦称山苞米,系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海拔500—1 000米的林内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黑龙江、辽宁、河北等省也有分布。块茎入药,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解毒医疮功能。外用可治毒疮、蛇伤等。 (20) 东北延胡索。亦称元胡、延胡索,系罂粟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长白山区各县的阔叶林中、沟谷、斜坡稍湿的肥沃处或林缘灌丛。分布于我国东北。块茎入药,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功能。 (21) 细叶杜香。高约50厘米的常绿小灌木。细叶杜香生于长白山海拔1 000—1 700米的林下或林缘湿润地段。生长环境处的水热条件同松毛翠(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生长在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生草森林土的土壤上。细叶杜香为长白山稀有种。枝、叶均可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止咳、祛痰功能。嫩枝、叶、花、果均含有挥发油等许多种有机物质。 ☚ (一)野生植物资源及分布 2.蜜源植物 ☛ 1.药用植物 1.药用植物生长于盐渍化土壤的种类有茵陈蒿、蒲公英、苍耳、车前草、白茅、龙胆、远志、地丁草、蛇床子、枸杞、罗布麻、苘麻。生长在水边及低洼湿地的有水烛、莲、芡实等。基岩港湾山丘常见的药用植物有地榆、野菊、泰山前胡、石竹、拳蓼、霞草、香青、野山楂、白头翁、桔梗、东亚唐松草、泽兰、东风菜、乌头、及已、宝铎草、海州常山、石沙参、败酱、金银花、红柴胡、龙牙草、翻白草、土麦冬、卷柏、骨碎补及紫萁等。砂质海岸海边沙滩生长有珊瑚草和单叶蔓荆等,其中珊瑚草为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已编入“红皮书”内。药用植物共计300种以上,栽培的药用植物则有200多种。 ☚ (二) 植物资源 2.香料植物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