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 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 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 1. 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本区为辽宁省山地农业区,地处东经122°52′—125°46′,北纬40°0′—43°8′之间,北起西丰,西南至岫岩,大体分布于长大铁路东侧,北与东北靠吉林,西临中部平原,西南接辽东半岛丘陵区,东南与朝鲜隔江相望。土地总面积3.8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6.7%。耕地29.91万公顷,占全省的8.8%。本区自然概貌大体是: “八山一水一分田”,其中以林业用地占绝对优势,占全省林地面积50%左右,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是以林地为主的山地农业区。总人口619.15万人,农业人口280.61万人,农村劳动力138.88万人,分别占全省的15.35%、12.54%、15.38%。本区多山、多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森林、生物及其它一些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山峦重叠,林木茂盛,森林资源蕴藏量大。全区森林面积为211.95万公顷,占全省48.3%,森林覆被率为 54.9%,高于省平均值24.8%。人均森林面积0.39公顷,比全省人均0.12公顷多2.3倍。森林资源成为辽宁中部平原巨大的绿色天然屏障,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保护中部工农业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区拥有大面积的山坡草地,总面积44.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4%,占全省草地的1/5强。在草地中,天然草地占77.9%,尚有未利用草地9.7万公顷,占草地总面积1/5。本区草场不但数量较多,而且质量也好。野生经济动、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多。生存着多种多样的珍禽益兽。全区药用植物有138个科758种,药用动物有79科119种,其他野生经济植物有300多种。水资源丰富。全区水资源总量为182.7亿立方米,占全省40.2%,其中地表水164.5亿立方米,占区内水资源总量的90%,占全省地表水总量的50.2%。特产资源丰富。如烤烟、人参、柞蚕、板栗、鹿茸等,栽培和养殖都有很长历史,在省内和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大量可供开采的铅、铜等金属矿藏和硼、磷、玉石、硅石等非金属矿藏。本区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日渐严重,开发和保护的矛盾突出。 ☚ (二)东部山地农业区 2.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