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提高了基地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提高了基地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1.提高了基地县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农机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基地县的科学种田水平,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产出功能不断增强,粮食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总产稳定增长。“七五”期间,全省28个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平均亩产由“六五”期间的225公斤,上升到324公斤,增长27%;粮食总产由576亿公斤增加到774亿公斤,共增产198亿公斤,增长34.4%。在28个商品粮基地县中,1983—1985年建设的6个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的粮食增长幅度尤为突出。1990年,这6个县的粮食平均亩产已由建设前的1982年的319公斤提高到457公斤,增长43. 34%;粮食总产达到91. 9亿公斤,比建设前的1982年翻一番还多,占全省粮食总产的比重,也由1982年的40%提高到49%,提高了9个百分点。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七五”期间全国100个粮食生产强县中,吉林省有9个县(市)榜上有名。这9个县(市)全部为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公主岭、榆树、扶余、梨树、农安和德惠6个县(市)分别名列1、2、3、5、9、11位。位于百强之首的公主岭市,从1983年到1990年8年的基地建设期内,粮食生产持续发展,总产量以每年7.8%的速度递增,其中有4年突破15亿公斤。1990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6. 8亿公斤,比基地建设前1982年增产7. 57亿公斤,增长81.8%。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自实施商品粮基地建设以来,全省粮食总产以每年8.3%的速度递增,8年内连续登上了100亿公斤和150亿公斤两个台阶。199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204.6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比1982年翻了一番。

☚ (四)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2.推动了“玉米带”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进程 ☛
0001623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