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93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93年 1993年1月王蒙在《读书》发表评价王朔创作的文章《躲避崇高》。《文学报》开辟专栏“如何看待王朔现象”。 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于3日联合召开梁凤仪作品研讨会。 4月以林忠民为团长的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访问团于4日抵达上海,授予巴金“资深作家敬慰奖”。 5月贾平凹的《废都》(北京出版社)、陈忠实的《白鹿原》(人民文学出版社)相继出版。花城出版社推出“先锋长篇小说丛书”,收入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等多部作品。 6月著名戏剧家阳翰笙于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 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单位于16日在京联合举办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研讨会。 9月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京成立,陈荒煤和徐迟任正副会长。 10月著名诗人顾城于8日在新西兰威赫克岛上用斧头砍死妻子后自缢身亡,终年37岁。 11月曹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 12月庄重文文学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仪式,陈建功等31位作家获奖。 ☚ 1992年 1994年 ☛ 1993年 1993年4月台湾“两岸文艺交流访问团”中的作家、评论家与大陆同行齐聚北京,就当前中国文学发展状况和两岸文学交流等具体问题举行座淡。 10月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和海峡文艺出版社联合在京举行《台湾文学史》出版座谈会。与会专家称该书作为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填补了我国还没有通史性质的台湾文学史的空白。 ☚ 1992年 1993年 ☛ 1993年 1993年台湾《中国时报》设立“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目的是为了改变台湾文学轻、短、薄著称的风气,用以鼓励长篇小说创作。由于作者缺少,效果并不理想。 ☚ 1993年 1994年 ☛ 1993年文化1月1日,山东大学考古工作者去年在山东邹平县丁公村发现的一件龙山文化刻字陶片,把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了约800年左右。 政治1月13日~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九次全会在京举行。会议讨论、修改并通过了澳门基本法(草案),还评选出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图案(草案),会议决定把修改后的基本法(草案)和区旗区徽图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建议将其提请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16日,江泽民、李鹏、万里等中央领导接见澳门基本法草委会委员,祝贺澳门基本法草案顺利完成。 经济1月7日,据统计:1992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1 65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出口850亿美元,进口806.3亿美元。 军事6月7日,中央军委在京举行晋升上将军官军衔仪式,江泽民颁发命令状并发表重要讲话,张万年、于永波、傅全有、朱敦法、张连忠、曹双明晋升上将军衔。 1993年数学英国斯洛维新斯基和P.盖智宣布发现了最新也是最大的Mersenne素数,这第32个已知的Mersenne素数是2756 839-1,是一个有227 831位的数。 物理学美国物理学家楚研制出了一种不发热的晶体管。 化学美国化学家巧妙地将DNA构成前所未有的形状,包括立方体和正八面体,以制造三维DNA网络。 天文学美国的库尼亚和兰伯特发现猎户座中年轻的恒星在过去几百万年中为它们的邻居银河系输送了大量的氧。 地学3月,美国的肯·麦当劳等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由1 133个火山形成的火山群。这是地球上迄今发现的最密集的海底火山群。 生物学美国的科学家首次绘出人体男性的性染色体物理图谱,显示了染色体中DNA的实际结构。 农学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碳酸氢钠的方法能破坏土壤中有害的多氯联苯。 医学澳大利亚的查姆发明了一种可以将导致心脏病的胆固醇“冲洗掉”的机器。 工程技术2月,日本制成目前最小的金属导线,直径为2~3个原子。 1993年数学张同、郑玉玺等在研究二维黎曼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非线性δ激波,并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同时证明了这种波的存在。 物理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制成功闪光Ⅱ号低能强流脉冲相对论电子束加速器。 化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在水溶液中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导电聚吡咯,发现并证明了质子在聚合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天文学北京天文台用半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观察到1993J超新星。 地学中科院地质研究所科学地论证了青藏高原是由几个微板块相继增生到欧亚大陆的,提出了“黏性垂直应变”模型。 生物学秦人昌创建了完整的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澄清了在蕨类植物分类中存在的混乱现象。 农学秦浴基、陈宗庭等研制成功一种高效内吸杀菌剂粉锈宁农药,对作物的白粉病、锈病、黑穗病等具有很好的防治和铲除效果。 医学夏俊杰揭示出苯与白血病癌基因关系,发现如果苯作用于人体造血细胞的Ki-ras癌基因,使之发生突变,启动Ki-ras癌基因激活,便会导致造血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异常。 工程技术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制成功具有遥感信息获取、记录、传输与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的高空机载遥感应用系统。 1993年文化3月5日,国际业余田联宣布,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今年1月未能通过兴奋剂检查,将被终身禁止参赛。7日,约翰逊宣布退出体坛。 政治1月,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安理会的建议,接纳斯洛伐克共和国和捷克共和国为联合国新会员国。至此,联合国会员国已增加至180个。 经济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开放。欧共体12个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内部边界,商品、资本和服务开始自由流通,陆路和水路的海关机构已大部分自行关闭。 军事1月13日,美、英、法出动110余架飞机空袭伊拉克南部地区的地对空导弹基地和其他军事设施,遭到伊拉克防空部队还击。 5月22日/8月22日至9月18日/12月26日 ☚ 9月15日至21日 5月22日 ☛ 1993年 1993年1月1日李登辉发表元旦祝词,称1993年台 “要开启国际大门、承担重大国际责任”。 4日李登辉在台 “国大临时会” 发表 “国情报告”,同时听取 “国大代表” 的 “国是建言”。 同日台 “考试院” 院长孔德成提出辞职。 5日台“国大临时会”因民进党反对蒋彦士代李登辉听取“国是建言”,发生国民党与民进党“国代”抗争。 7日台“国大临时会”通过不讨论“修宪案”,国民党与民进党纷争激化,民进党团退席抗议。 8日钱复前往南非,主持非洲地区“使节”会议,并将会晤南非总统德克勒克,非国大领袖曼德拉等。 9日国民党召开党政主管会议,决议2月1日起二届 “监委” 停止参与政党活动,以确立政党撤出“监察院” 的原则。 10日台北万余人游行,“拥护李郝体制”,支持郝柏村留任。 11日李登辉以国民党主席身份分两批约见八位中常委,就当前重大事情 “交换意见”。 12日170个团体联合发表声明,反对郝柏村“内阁总辞”。 14日台 “立法院” 通过 “贸易法”。 16日陈履安、郑水枝经 “国民大会” 投票当选台第二届 “监察院”正副院长,吴水云等23人当选为“监察委员”。 18日李登辉召集党政高层人士会商,就国民党推荐“立法院”正、副院长候选人的产生方式交换意见。 同日李登辉约见郝柏村,就如何开展新政局、“行政院” 总辞职和党务革新等问题交换意见。 19日台“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司法院”院长林洋港等国民党内多位非主流派重量级人士聚会,就台北政坛争议的内阁总辞等问题共同研商。 21日台湾当局发表 《外交报告书》。 23日前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文光在台北病逝。 25日李登辉与郝柏村进行第三度会谈,就台“内阁”总辞及党政人事布局交换意见。李登辉提出新任 “阁揆” 人选将由年轻点的人出任。 27日李登辉说,今天的国民党最大的问题是内部 “互信不够,以致团结不强”。 28日李登辉对国民党籍二届 “立法委员” 当选人发表谈话时说,任何民主的政党都要有纪律,任何民主的运作方式,都必须有决策,要负责任;如果国民党内因内部派系或个人权力之争导致分化,将成历史罪人。 29日郝柏村邀集部分国民党中常委会商后,决定在2月1日以台“行政院”名义致函国民党中央,主动提出 “内阁” 总辞案。 30日郝柏村通过台 “行政院新闻局”对外发表“内阁”总辞声明,强调为配合当前政治情势,他个人决定不继续任“行政院”院长,并将辞职函送交李登辉,在近日内透过适当程序,完成总辞。 2月1日刘松藩、王金平分别当选台“立法院”正副院长。 3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备通过政治小组所提 “行政院”院长郝柏村请辞案;并通过程建人任国民党中央海外工作会主任。 4日台 “行政院” 院会完成总辞程序。 同日台“行政院”院会通过“在大陆地区从事投资或技术合作许可办法”。 5日台中市长林柏榕和副议长郭宴生分别拟出“二十一县市长、正副议长”支持连战组阁的“共同声明”和“声援书”,并串连各人签名。当天有13位县市长和33位正副议长签名。 7日李登辉表示,他从未说过 “一个中国”,而是主张 “一个中华民国”。 9日李登辉在约见民进党“立委”时表示,台湾两三年内将申请重返联合国。 1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提名连战为下任“行政院” 院长。 12日台 “行政院”通过《国家文艺基金会设置条例草案》。 17日台湾当局与马来西亚签订《台马投资保证协定》。 19日连战在“立法院”发表施政意见报告表示,惟有“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内实现政党政治,才能导民主于正轨,惟有坚定“中华民国”独立自主立场,才能整合统独争辩。 20日连战声称台将考虑建立“双重承认”模式。 23日台“立法院”通过连战出任台“行政院”院长。当日,李登辉正式发布了任免令。 25日台 “行政院”通过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办法》 草案。 2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台湾新的 “内阁”名单。 27日连战向台 “立法院”提出首次施政方针报告,并举行上任后的首次记者会。 3月2日国民党中常委俞国华就国民党的澎湖县长补选失败,严厉批评党务工作。李登辉表示深感歉意。 3日台“国民大会”秘书长陈金让宣布,第二届“国民大会” 第三次临时会定于4月10日召开。 6日台 “外交部” 部长钱复透露,台 “外交部”决定成立“联合国策略小组”,“行政院”将成立“参与联合国决策小组”,以策划台重返联合国问题。 7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台湾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杨继曾在台北病逝。 8日国民党中常会举行会议,检讨“立委”辅选,并提出七项改进建议。 9日李登辉颁令台“国民大会”第三次临时会议于4月9日召开,任务是对“总统”提名的 “司法院”“考试院” 及 “监察院” 三院人事行使同意权。 1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宋楚瑜辞职案,并由驻日代表许水德接任。 同日台 “行政院”通过《南海政策纲领》草案。 同日台“总统府”高层党政主管会议决定,大幅提升并扩大 “国家安全会议” 的功能职权。 12日台 “总统府”副秘书长邱进益出任台 “海基会” 秘书长。 同日新国民党连线宣布组成政治团体。 16日国民党中常会提名邱创焕为 “考试院”院长,毛高文为副院长,吕有文为 “司法院” 副院长。 17日台湾省议会投票通过宋楚瑜任台湾省政府主席。次日,李登辉正式任命宋楚瑜为台湾省政府主席。 18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修正通过 《台湾地区人民进入大陆地区许可办法》。 19日台 “海基会”秘书长邱进益表示,台应考虑调整 “三不政策”。 22日台 《中央日报》 报道,国民党十四大预定于7月底8月初召开。 同日李登辉表示 “1997年后台不撤退驻港机构”。 26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及《两岸挂号函件查询与补偿事宜协议》。 30日李登辉称,“汪辜会谈”不代表台的大陆政策有大转变。 31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提议,决定成立“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由刘泰英兼任主任委员;强调要重视大陆发展与政策走向。 同日台 “外交部”部长钱复在“立法院”表示,台不再坚持以 “中华民国” 名称参加联合国,亦可以“中华民国在台湾” 的名称。 4月1日台“行政院”通过 《大陆地区产业技术引进许可办法》。 2日国民党中央邀集各工作会主管开会,确立1994年党务工作的中心任务为“召开十四全大会,凝聚党员共识”、“赢得年底公职人员选举”及“依国统纲领推展两岸关系互动” 等多项目标。 5日李登辉召集党政要员,就“台美知识产权”相关事宜交换意见。 7日台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抵达北京,8日至10日与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就“汪辜会谈” 进行预备性磋商。 9日台第二届 “国民大会” 第三次临时会议开幕。 13日台 “国民大会” 临时会因选主席团主席发生冒领选票案爆发武斗。 15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8月 16日召开十四大,会期七天。 15日台 “行政院” 通过修正著作权法草案。 20日台 “国大”临时会通过邱创焕、毛高文为台第八届考试院正、副院长。 20日国民党中央 “党章、党纲研修小组”决议修改党章,在党的奋斗目标当中增列“反对分裂国土”内容。 21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李登辉提议,黄耀羽出任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会主任。 22日国民党十四大筹委会举行第一次会议,确定十四大于8月10日起在阳明山中山楼中华文化堂举行七天。 22日台 “立法院” 通过 《著作权法修正案》。 26日台 “经济部” 颁布实行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贸易许可办法》。 27日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进行会谈,29日达成四项协议。 同日李登辉称,为了“安全和台湾海峡的安定”,台必须购买先进武器,维持 “有效的威慑力”。 29日台前 “行政院” 院长郝柏村赴美演讲,他在接受访问时表示,没有竞选国民党主席的意愿。 30日台第二届 “国民大会”第三次临时会议结束。 5月3日国民党十四大筹备指导小组决定,该党将选举产生十四大代表1073人,加上当然和列席代表共2180人,出席人数为历次党代会之冠。 同日李登辉说,台湾大陆香港经贸合作关系正在形成。 4日台“外交部”部长钱复在“立法院”答询时称,台争取重返联合国工作,三年内可做好铺路工作。 5日国民党十四大会筹备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十四大代表产生办法,决议将党籍中央 “民代” ( “立委”、“国代”) ,台湾省及台北、高雄市议员,台湾省、“福建省” 主席,“台北市”市长、议长,“高雄市” 市长、议长,县市长、议长与与副议长,台湾省、“台北市”、“高雄市”、金门、连江等县市党部主任委员等,均列为十四大的当然党代表。 7日新国民党连线召开记者会,就国民党十四大选举发表九项主张。 11日台“外交部”部长钱复在“立法院”称,当前台外交政策是 “南联、北进、西和”。 12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许水德邀请郝柏村、林洋港就“当然党代表”问题沟通意见,林洋港劝郝柏村出任国民党副主席。随后林洋港称,“民代列为当然代表并不会排斥所谓非主流人士,大家不必过虑”。 同日国民党中央发言人祝基滢表示,国民党十四全党代表选举办法延至19日中常会决定。 15日李登辉声称台 “有充分条件参与联合国”。 17日台湾当局公布 “中华民国参与联合国”专册,声称台一直是具备作为联合国会员的各项条件,有足够力量回馈国际社会。 18日台湾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主任委员萧万长表示,两岸经济结合是必然趋势,台以大陆为腹地推动两岸经贸的方针已定。 1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参加十四大代表选举办法,确定选举产生代表1400人,当然代表700人,合计2100人。 同日国民党“五大老”谢东闵、倪文亚、俞国华、李国鼎、何宜武宣布将不续任国民党中央委员。 23日台 “总统府”副秘书长、发言人戴瑞明称,中国统一前,“在联合国里应有两个代表席位,才能反映现实的情况”。 24日新国民党连线宣布,将在香港设分支机构,发展组织。 25日台“行政院”院长连战表示,台“总统”应由公民直选产生,而他从未考虑竞选 “总统”。 26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县市长选举提名办法。 28日台 “立法院” 通过削减1994年度总预算案。 6月2日国民党中常会针对“立法院”总预算审查制度及总质询方式进行讨论。 同日台 “立法院” 举行 “台湾进入联合国听证会”。 3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与候补中央委员举行座谈会。会中,国民党中央委员、《世界论坛报》 系董事长段宏俊宣布将竞选国民党主席。 同日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说,他反对黄昆辉任国民党大陆指导小组的策划小组召集人,而应由秘书长许水德担任,“否则我们会走”。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在东京称,台为因应1997年的香港问题,正在研拟一个“条例”,作为未来与香港往来的基准。如中共未能回应,台考虑另选第三国代替香港,作为与大陆交流的管道。 4日前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宋述樵在台北病逝。 7日台 “总统府资政”、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李国鼎访问大陆。 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人事调整案,由连战、蒋彦士、许水德为召集人。 同日李登辉就台参与联合国问题召集党政高层人士会议。 10日台 “行政院” 通过 “二二八事件处理条例” 草案。 11日国民党县市选举党内提名登记截止,共有103人登记。 12日李登辉声称,“中华民国在台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14日“新国民党连线” 通过决议,希望台湾当局 “不计名义申请重返联合国”。 15日台 “立法院” 三读通过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 条文。 同日原国民党中央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萧赞育在台北病逝。 16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昆辉称,应以“ 一国两席”方式处理台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 17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将原党章中的 “革命民主政党” 改为 “具有革命精神的民主政党”。 21日李登辉称,“两岸统一无时间表”。 22日国民党十四大党务发展议题组决定,将党务发展纲领草案中的“生命共同体”改为“同舟一命”。 23日国民党中央十四大筹委会开会初步决定十四大议程,会议第三天 (8月18日) 选举党主席副主席。 25日国民党中央党章研修小组初步决定,“党主席由全体党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 同日台湾当局成立 “全国各界支援参与联合国行动委员会” 筹备小组。 28日台湾当局决定,初中将增加“认识台湾、乡土艺术及电脑” 三课程。 29日国民党主控的中央通讯社董事会决定,萧天赞接任中央社董事长。 30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振兴经济方案》。 同日国民党十四大筹备委员会指导小组通过十四大会议议程: 8月16日开会,18日选举党主席、下午行使党副主席同意权,19日选举中央委员,22日闭会,23日上午举行中央评议委员会会议,下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中央委员会议,选举中央常务委员。 同日台“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萧万长称,台将在西部沿海设 “亚太区域营运特区”。月底 台湾当局在“行政院”内设立“大陆工作策划小组”,由 “行政院” 副院长徐立德任召集人。 本月台湾当局高层下达台 《参与联合国动员令》。 7月1日陈廷宠任台湾当局 “总统府”参军长,罗本立任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李桢林为陆军总司令,王文燮为联勤总司令,林文礼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兼航发中心主任。 2日原国民党中央委员杨宝琳在台北病逝。 4日台 “外交部”部长钱复称,台对参与联合国问题已草拟具体行动计划。 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年底县市选举第一批提名名单。 同日李登辉宣称,不排除竞选连任 “总统”,并赞成 “总统” 由公民直选。 8日台“立法院”否决民进党提出的《公民投票法草案》。 同日台 “总统府资政”俞大维在台北病逝。 9日台 “行政院大陆策划小组” 召开第一次会议,听取有关两岸事务性协商规划专案报告。 10日国民党举行十四全会地方党代表选举,台湾省选出465人。 12日国民党 “新同盟会”推出正副 “总统”、省长及台北市、高雄市长推荐人选,并推出“支援林洋港竞选总统后援会”。 13日国民党中常委、台 “司法院”院长林洋港宣布,他郑重考虑竞选下届 “总统”。 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十四大筹备委员会第五设计师研究组所提之 《现阶段政治任务提示》。 同日李登辉核定台“国家安全局”局长宋心濂辞职,局长一职由副局长殷宗文升任。 同日台“立法院”表决通过取消广播电视台播音语言限制,今后播入节目不再有国语、方言比例,行政部门也不得干涉。 18日国民党中央党提名审查小组通过新竹县、彰化县和高雄县县长提名。 19日国民党十四大筹备委员会通过党章前言及部分条文修正草案。 22日李登辉今日起巡回各县市三天,以与各县市十四大党代表座谈。 同日国民党决策阶层人士称,该党中常委10至15人仍将指派。 23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决议将成立 “两岸经贸纠纷调处仲裁机构”。 24日台湾当局与韩国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台韩新关系架构” 谈判结束,签订了有关草案。 同日前台湾“司法院”副院长、原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韩忠谟在台北病逝。 26日台“外交部”部长钱复出访中美洲国家,寻求对台参与联合国的支持。 27日台湾当局与韩国在日本大阪签署双方《新关系协定》。 28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党章修订草案和十四大宣言草案。 同日新国民党连线决定成立新党。 8月1日新国民党连线在台北县板桥市成立第一个分会。 同日台“行政院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张骏逸出访俄罗斯。 2日新国民党连线公布 “建党三阶段论” 的策略。 同日李登辉表示,国民党的力量分散,后果相当严重。 3日国民党十四大筹指组通过党主席以无记名单记法选举,副主席则保留票选及举手表决两种可能,中央委员明定是限制连记法产生。 同日新国民党连线核心“立委”开会,就党名、属性等达成共识。 同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傅启学在台北病逝。 同日前台湾当局“国防部”部长郑为元在台北病逝。 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中央政策委员会强化运作方案》。 同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藏元骏在台北病逝。 5日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就十四大和县市长选举组成基层宣讲团。 同日国民党“国大”党政协调工作会决议,有关十四届中央委员的席次,“国大代表”的目标是争取21至40席。 同日新国民党连线秘书长李胜峰表示,新党未来将“以国会为中心,政策为导向,选举为主要目标”。 9日中美洲的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巴拿马、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哥斯达黎加、伯尼兹等七国联名提案,“要求联合国讨论台会籍”,台“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欢迎与感谢”。 11日国民党召开十三大最后一次中常会,李登辉发表讲话。 同日谢东闵、俞国华、李焕等多位资深中常委表示十四大不再连任中央委员的意愿。 同日台湾新党发表组党宣言。 12日台 “行政院”院长连战称台湾参与联合国“已获初步成果”。 13日李登辉声称,反共不是喊口号,而要 “时时放在心里”。 16日国民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李登辉致开幕词。22日闭幕。 同日国民党十四大代表沈庆京等60余人连署一项提案,要求国民党立即与中国共产党展开党对党谈判。 同日新国民党连线宣布成立 “新党”。 同日国民党发言人、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祝基滢针对新国民党连线成员宣布组党一事,代表国民党发表声明。 同日台 “行政院”院长连战答记者问说,“只有中国国民党,没有台湾国民党”。 17日国民党十四大通过设置副主席和修改党章案。 18日国民党十四大选举李登辉为党主席,李元簇、郝柏村、林洋港、连战为副主席。 22日新国民党连线举行成立新党大会。 23日国民党召开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31名中常委。 26日台 “经济部”原则决定,将全面开放进口大陆半成品。 9月1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台 “行政院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提出的 《行政革新方案》。会上,李登辉提出做到 “决策明确化民众化”。另通过任命饶颖奇任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李钟桂任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林澄枝任中央妇女工作会主任。 同日台“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透露,台湾的大陆政策白皮书草稿已拟定。 2日台“行政院”通过《行政革新方案草案》,并成立“行政革新会报”与“行政革新运动推动小组”,强调肃贪改善政风。 5日章孝慈在桂林祭母墓,完成他为亡母一尽孝思的心愿。 6日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在香港说,两岸“将以文化完成统一”。 同日台湾当局召开“南海问题研讨会”,连战重申南海主权属于中国。 7日台“外交部”部长钱复称,台“参与联合国的努力进入逐步落实阶段”。 同日台《联合报》报道,号称有266万党员的国民党,目前有效联络者仅95万余人。 8日台湾当局首次召开台参与联合国筹备小组会,钱复到会谈 “参与联合国工作重点”。 9日国民党18名 “立委” 组成 “新政会”。 10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孔廉称,两岸 “应暂停主权争执”,以追求交流发展为优先。 同日前台湾当局“行政院侨务委员会”委员长、“总统府国策顾问” 高信在台北病逝。 11日国民党副主席、台 “司法院”院长林洋港明确表示,不论李登辉是否继续参选,抑或“总统”选举是否提前举行,他参选下届“总统”的计划都不会改变。 13日台湾当局即日起展开肃贪行动。 14日台“总统府”发言人戴瑞明说,“我们不怕谈判”,但两岸谈判必须在平等的地位之上。 17日台 “外交部” 高级主管官员透露,台明确“参与联合国” 的名称和方式。 1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中央政策委员会指导委员名单。 20日国民党召开 “立法行政党政”研讨会。 同日台“联合国工作小组”在纽约游说台参与联合国。 21日国民党籍全体“立委”决议,“立法院”党团可否决中常会决议。 同日台“外交部”正式宣布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 主任委员萧万长参加亚太经合会议。 22日中美洲十国关于“台入联合国”议案在联大被挫败。 同日台“总统府”发言人表示,台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 同日台 《联合报》报道,“外交部”部长钱复说“不要再谈一个中国,再谈只会把自己箍死”。 23日李登辉称,台湾将继续努力参与联合国。 26日李登辉在国民党辅选干部研讨会上讲话,要国民党扬弃不合时宜制度,以争取群众支持。 同日前国民党中央委员胡建中在台北病逝。 27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通过 《大陆人民在台居留特别许可办法》。 2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第十四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参加中央常会审查小组名单。 10月2日李登辉称,强大军力是台“促进两岸关系主要筹码”。 4日李登辉向党内下达选举动员令,要求全党“大家拼了”。 5日台“行政院”院长连战称,完成国家统一就是实现 “一个中国” 政策。 6日国民党中常会核定通过中央政策会增设副执行长一至三人,并调整“立法院”工作会副主任为五人,以及政策研究工作义务职副主任为四人。 7日李登辉称,目前中国分裂的局面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同日李登辉就参加入关贸总协定问题,在“总统府” 召开专案会议。 8日李登辉宣称,国民党有决心消除贪污,“不论大贪、小贪,只要证据确实就办”。 10日李登辉发表 “双十”祝词,称中国统一须等待时机。 13日台湾当局决定由顾崇廉接替汪多志任台“国防部” 副部长。 同日台“经济部”部长江丙坤提出“南进”投资政策。 17日国民党中央副主席、台 “司法院”院长林洋港重申他参选 “总统” 计划 “无法再变更”。 18日台投审会表示,1至9月核准赴大陆投资案共有8796件。 19日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称,两岸不应是“零和” 关系,要造成 “双赢” 状况。 22日国民党提名的19位县市长候选人提出“一个理念、两项原则、三大行动、四个决心、五项承诺” 的共同主张。 26日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称,台参加联合国的名称须有弹性。 27日台 “外交部”就其在太平洋盆地经济理事会面临更名压力一事,声称拒绝更改其名。 28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研拟完成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案全文。 11月5日李登辉称,国民党已走出新的方向。 6日台“经济部”部长江丙坤说,台将大幅调整大陆经贸政策,由目前的 “不鼓励、不干预” 转变为“积极主动”。 7日海峡两岸厦门会谈结束。 8日台“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萧万长称,如在亚太经合会期间,碰到江泽民,将采“不回避原则”。 9日台“经济部”研拟完成“南进投资政策”说帖。 14日郝柏村在美国说,他将坚持国民党的理念,“重振党魂”。 15日台“经济部”部长江丙坤一行24人前往西雅图,参加亚太经合 “部长级会议”。 16日台 “立法院”决议,建议 “行政院”对劫机犯处以死刑。 18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台不可能取得联合国会籍。 21日台 “经济部”部长江丙坤在亚太经合会后的记者会中,公开提出 “阶段性两岸中国政策”主张。 22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昆辉称,两岸事务性协商 “应将主权问题放在一边”。 23日台 “行政院” 院长连战对 “阶段性两个中国” 说法表示肯定。 24日国民党重量级人物许历农宣布退出国民党,加入新党。 27日台湾县市长选举揭晓,国民党获21席中的13席。 12月1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表示,由县市长选举可见政党政治已迈出成功的一步。 2日台 “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称,两岸应暂时搁置 “主权及管辖权” 争议。 3日台 “立法院” 通过设置 “修宪委员会”。 6日台 “行政院” 通过 “选罢法修正草案”。 8日国民党举行中央主管会议,决定除专职党务干部赴大陆须经中央批准外,其余一律不受限制。 同日国民党举行中常会,会上,郝柏村强烈反对“总统” 提前直选。 9日台 “行政院” 通过1994年 《国家建设计划》。 9日台 “行政院” 通过 《创制复决法》 草案。 11日前国民党中常委、台湾当局 “总统府” 资政谷正纲在台北病逝。 同日台“经济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萧万长说,台将发展以大陆为腹地的经济格局。 同日李登辉称,大陆必须承认目前两岸分治的事实。 13日国民党中央党营事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泰英称,现阶段不准国民党党营事业赴大陆投资。 同日“新同盟会”要角冯沪祥、林宪同宣布退出国民党。 14日台 “立法院”通过《增订人民团体法》,禁止政党在大学、法院或军队设置党团组织,确定了政党组织活动退出校园、军队和司法机关的原则。 15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放宽该党各级干部大陆探亲办法。 16日国民党营事业业务研讨会于今日举行,会期两天,讨论国民党营事业赴大陆投资问题。会上,国民党中央秘书长许水德表示决定禁止党营事业赴大陆投资。 17日李登辉在国民党党营事业业务研讨会上表示,国民党及党营事业要调整政策,所有的事业投资要走向公开化、国际化的 “新境界”。 同日国民党中常委、“司法院”院长林洋港表示,“国民党应提名他参选 ‘总统’”。 19日国民党举行中评委及中央委员座谈会,李焕等人强烈反对 “总统” 直选。 22日两岸为期五天的 “台北会谈” 结束,未就任何问题达成协议。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第三阶段修宪策划小组” 成员名单。 24日台湾当局前 “总统” 严家淦在台北病逝。 同日台“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宣布晋升24名中将及80名少将。 29日台 “行政院”院长连战启程访问马来西亚和新加坡。 同日台“经济部”部长江丙坤建议开放两岸“定点货物直航”。 30日台 “立法院” 通过 《国家安全会议组织法》《国家安全局组织法》及《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组织条例》,31日公布实施。 ☚ 1992年 1994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