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 1991年
1月作家康濯于15日逝世,终年71岁。 作家王愿坚于25日逝世,终年62岁。 刘震云发表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小说界》第1期)。
2月中国老舍研究会等单位于1日在京举行老舍逝世25周年座谈会。
3月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于8日揭晓,路遥《平凡的世界》等5部作品获奖。 中国茅盾研究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在京联合举办纪念茅盾逝世10周年座谈会。
5月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于4日在杭州举行。 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于27日在京举办创造社国际学术研讨会。
7月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于10日在广东中山市举行。 翻译家汝龙于13日逝世,终年75岁。
9月作家刘知侠于3日逝世,终年73岁。 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2日至16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24日鲁迅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江泽民作题为《进一步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的讲话。
10月《文学评论》等16家单位于29日至11月3日在重庆联合召开全国新时期文艺论争学术讨论会。 作家杜鹏程27日在西安逝世,终年70岁。 ☚ 1990年 1991年 ☛
1991年 1991年《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辑(1937—1949)出版。 ☚ 1991年 1992年 ☛
1991年 1991年
1月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台北病逝,终年48岁。
5月随着“台语诗”的蓬勃发展,台湾“番薯诗社”更致力于本土语言创作的研究,在文化领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6月《文讯》和《联合文学》杂志社第二次召开“当前大陆文学研讨会”,并结集为《苦难与超越》出版。这次会议讨论了大陆的文学思潮、大陆小说中政治内容的表达方式、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等问题。另有数位作家座谈“我的大陆文学经验”。
7月第五届“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会议主要研讨中华民族文学在台、港、澳与海外的传承和演变,总结海外华文文学的成就、经验和不足。
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福建省《台港文学选刊》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当代文学:大陆与台湾”学术讨论会。与会40多位学者就海峡两岸文学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走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 1990年 1991年 ☛
1991年 1991年《张爱玲全集》典藏版由皇冠文学出版社出版。 被称为“左翼”文学典范的《台湾作家全集·杨逵集》由台北前卫出版社出版。 李瑞腾《台湾文学风貌》由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主编的《台湾文学史》上卷由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下卷在1993年出版。 ☚ 1991年 1992年 ☛ 1991年
文化2月4日,卫生部长陈敏章获世界卫生组织首次颁发的最高奖——“人人享有卫生保健”金质奖章。 2月19日,北京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女科学家陈杭获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授予的金质维奇纪念奖章。 3月9日,第3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揭晓并于29日颁奖,《平凡的世界》等7部长篇小说获奖。 4月10日,历时130天、航程为16 707海里的中国第七次南极考察船胜利返回青岛。 6月3日,我国首座国际海事卫星地球站在京正式开通。 6月9日,第一部反映70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巨片《开天辟地》在上海首映。 6月26日,泰山、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书颁发仪式在京举行。 7月14日~25日,第1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英国谢菲尔德市举行。我国选手获得20枚金牌、17枚银牌、11枚铜牌,金牌数名列第二。 9月9日,第11届电影“金鸡奖”、第1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京揭晓。影片《焦裕禄》获双奖。 9月19日,第9届“大众电视金鹰奖”评奖揭晓,《渴望》等剧目获奖。 10月1日,“亚洲第一塔”——天津广播电视塔落成开播。 10月5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京成立。 10月6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一级英雄模范奖章仪式在京举行。 10月18日,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陈章良成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12月1日,北京举行北京市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递送仪式。 12月26日,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在京成立。 12月27日,中国国情研究会在京成立。
政治2月26日,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宣布放宽台湾地区公务人员赴大陆探亲、奔丧的范围,由原来的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扩大到祖父母与外祖父母。 3月2日,为期6天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通过批准加入《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公约》的决定。 3月10日,张学良夫妇赴美国探亲访友。这是张学良45年来第一次被允许离开台湾。 3月16日~19日,全国政协七届常委会第13次会议在京举行。 3月23日,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4月9日,自3月25日开始的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李鹏就《纲要》所作的报告。 6月21日~2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在京举行。 6月27日,中央检察官管理学院在京成立。 7月1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长篇重要讲话。 7月9日~13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第七次全会在京举行。会议修改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通过了《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和开展征询工作的决定》。 10月25日~30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在京举行。 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发表题为《中国的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12月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协会理事会推举荣毅仁任名誉会长,选举汪道涵为会长。 12月23日~29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京举行。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通过了关于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决定、关于批准《儿童权利公约》、《中国和老挝边界条约》的决定。
经济去年我国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完成工业总产值19 486亿元,比上年增长6%。 我国去年外贸出口突破500亿美元。 去年我国共生产原煤10.9亿吨,超额计划3 000万吨,仍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 去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左右,比1989年上升幅度回落了15个百分点。 去年我国工商税收收入达1 964亿元,比上年增加85亿元。 至1990年底,全国个体工商户达1 329万户,从业人员2092万人,注册资金397亿元,只相当于国营、集体企业的2.3%。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下调1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下调0.7个百分点。 11月27日,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宣告全部竣工,全面发挥效益。 12月29日,我国今年钢产量已超过7 000万吨,成为目前世界上除原苏联、日本、美国外钢产量超过7 000万吨的国家。
军事1月13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在京成立,刘华清为名誉会长,蒋顺学为会长。 4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联合国秘书长的邀请,中国将派20名军事观察员参加伊拉克—科威特观察团。
1991年
文化5月13日,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在巴黎发表的《1991年世界人口态势》报告说,世界人口总数1991年中期可能达到54亿,到2050年可能增长至102亿。新增加人口的95%将在发展中国家。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报告说,1990年全世界共有文盲9.48亿人。 10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公报宣布,迄今全世界至少有900万到1 1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已有150万人成为艾滋病患者。 12月10日,空前规模的诺贝尔奖颁发仪式和诺贝尔奖颁发90周年纪念会在斯德哥尔摩环球体育馆举行。法国的皮埃尔一吉勤·法热纳获物理学奖,瑞士的理查德·恩斯特获化学奖,法国的埃尔温·内尔和贝尔特·扎克曼获生理学或医学奖。南非的内丁·戈迪默获文学奖。缅甸的昂山素季获和平奖。美国的罗纳德·哈里·科斯获经济学奖。
政治1月12日,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授权布什在必要时对伊拉克使用武力。 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 2月15日,伊拉克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它从科撤军的决议,同时提出多国部队撤出海湾,以色列撤出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叙利亚停止干涉黎巴嫩事务。美、英、法认为伊宣布撤军的附带条件不可接受。 2月27日,伊拉克宣布已完成从科威特撤军,并宣布接受安理会622号和674号决议,同意考虑向科威特支付战争赔款的原则,放弃对科威特领土要求。 3月3日,伊拉克表示接受安理会686号决议。同日,多国部队同伊拉克代表就安排停火、交换战俘等问题会谈并达成一致。 3月4日,科威特首相萨阿德回到科威特。 5月21日,印度前总理、国大党(英)主席拉·甘地在泰米尔纳德首府马德拉斯进行竞选活动时被炸弹炸死。国际社会对拉·甘地遇刺表示震惊和悲痛。 6月19日,苏联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 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两共和国宣布“独立”。26日,南联邦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此宣布是非法和无效的。 7月10日,叶利钦就任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 8月14日,苏联公布新联盟条约文本,规定将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缔约的每个共和国均为主权国家。 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8月25日,叶利钦宣布苏共和俄共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均为俄罗斯国家所有,并规定今日起苏联全部金融业务须经俄联邦同意。继立陶宛独立后,摩尔多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和吉尔吉斯先后宣布独立。 10月29日,南斯拉夫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宣布独立。 11月5日,宫泽喜一组成日本新内阁。 11月20日,马其顿共和国宣布独立。至此,6个共和国中的4个相继宣布独立,南斯拉夫已面临解体的危险。 11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独立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首脑会议,通过《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12月25日19时32分,在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6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在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19时45分,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宣告终结。
经济6月28日,经互会委员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在布达佩斯签署协议宣布,经互会解散,经互会的章程和1985年签署的“华沙公约”将在90天内失效。 12月21日,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在阿拉木图举行会晤,正式宣布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12月24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新闻公报说,今年12月20日,联大决定把柬埔寨、所罗门群岛、扎伊尔和赞比亚列入世界上“最穷和最弱”的国家名单,使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从42个增至46个。
军事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美、英、法、沙特、科威特等多国部队发起“沙漠风暴”行动,大规模空袭巴格达,伊拉克进行还击。 2月27日,伊拉克宣布已完成从科威特撤军。 4月11日,安理会宣布海湾实现正式停火。美国军队开始撤离伊拉克南部。 8月1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亚武装冲突再起。 8月27日,美国防部表示,驻科威特美国军队无法按原计划在9月中旬全部撤回。 9月3日,南非黑人城镇又发生非国大支持者和因卡塔自由党支持者之间的暴力冲突;8日,再次发生大规模冲突,致使60多人死亡。14日,南非政府和20多个党派签署谋求结束黑人城镇暴力冲突的和平协议。 11月8日,南人民军海军完全封锁克罗地亚沿海港口。克境内武装冲突升级。 11月18日,西欧联盟决定由法、英、德各向南水域派一艘战舰以“限制南斯拉夫内战”。 11月2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721号决议,决定向南派驻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1991年
数学1月,张文修、高勇给出了集值的进一步性质;建立了集值上鞅外穿不等式,证明了一个集上鞅收敛定理;研究了集值上鞅的Riesz分解。 2月,杨庆季利用Dirichlet型理论给出了反射扩散过程的另外一种构造,通过下鞅问题解的惟一性结果证明了这种构造与经典构造的等价性。 4月,贾朝华证明了:如N为充分大的奇数,则N可表作P1+P2+P3,而Pi均位于小区间( )中。 5月,卢才辉讨论了根空间的结构及运算关系,证明了它的Cartan子代数的交换性,并给出了Cartan子代数的结构。 6月,王杰确定了具有同构于2P阶二面体群的极大子群的全部有限单群,进而得到了对于具有素数次二面体群成分的本原置换群的一个完全分类。 11月,陈仲沪在设K为P-adic域,证明了定义在K上单代数群的存在性的统一,并且给出了所有定义在K上单线性代数群的K-有理点的统一构造。
物理学1月,梅刚华等提出一种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测量六极磁铁选择性的方法。 4月,张文清、谭维翰在考虑入射光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基础上,求解了原子吸收的超阈值离化问题。 5月,孟杰、赵恩广等利用观测到的152Dy超变形(SD)转动带内的19条γ射线能量及转动谱的吴-曾公式,确切定出SD带内的20条能级中最低能级的自旋为25h,计算出的SD带能级与实验惊人地符合。 6月,王楠林、张其瑞、陈祖耀、刘先明等研究出了Y替代Ca对Bi2Sr2CaCu2O8+y超导体晶体结构和电子状态的影响。 9月,仲政、杨卫和黄克智提出一种多晶体本构关系的近似理论分析框架——均值自洽模式,将Hill自洽模型推广到适用于任意形状夹杂的情况。 12月,刘磊、李家明系统地总结原子序不大于95的各离化态原子的变化规律。
化学4月,杨士勇等合成了聚[3-(2,2,3,3-四氟丙氧基)噻吩](P3FT),发现它在溶液中具有特殊的光谱性质。 同月,秦启宗等首次采用CW二氧化碳激光研究=(乙酰丙酮根)合铜(Ⅱ)[Cu(acac)2]在石英基片上沉积铜膜过程的动力学。 6月,于俊生、张祖训提出了超微盘电极上阶梯示差脉冲伏安法可逆波理论,利用自制的微机多功能电分析仪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8月,张青卯等对质子化式的自由基的ESB超精细谱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核黄素可能的电化学还原机理。 9月,杨军等研究表明: 非晶态Ni-Fe-P合金在常压下对CO的加氢活性优于晶态Ni-Fe-P合金,表面的不同预处理对反应活性影响很大。 10月,姚群等把电子间的平均排斥力考虑进去,进一步发展H-F定理,比较全面地表达共价键中“化学结合力”的本质,并定量地表达其大小。 11月,于龙、庞文琴用水热法合成及培养出一种新型大单晶层状磷酸铝分子筛,AlPO4-CJ。 12月,胡瑞定等用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及“内部—环境”模型较圆满地解释了取代基和温度对乙酸、氯乙酸、溴乙酸和碘乙酸的电离焓和电离熵的影响。
天文学2月,章振大分析了由日冕绿线和红线以及Hα线所得出的环相互作用区的瞬时辐射增强,并用局部磁重联来解释此现象。 3月,周树荣等研制大角锥喇叭天线和两个黑体箱,利用它测量了9 375 MHz频率上的太阳电流量和校准了抛物面天线的增益。 7月,赵长印等用辛积分方法对动力天文中三种典型的动力模型作了大量数值计算,在动力天文的定性研究中比一般非辛积分方法有独特的优越性。 11月,向德琳等建立IRAS天体及分子外流源和H2O脉冲之间的关系,深化了对恒星早期演化阶段的了解。
地学3月,柴之芳等指出:丹麦Stevens Klint K-T界线中的异常铱主要来自地外物质。 6月,刘秀铭等证明了黄土中的磁颗以顺磁为特点,而古土壤以超顺磁为主要特征。 9月,秦大河、任贾文通过对雪坑的雪层剖面的观测研究,认识到大尺度南极冰盖浅表层的基本物理特征。 10月,安芷生等指出:亚洲古季风变迁是中国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11月,陈月娟、毕道华指出:平流层臭氧加热率远大于其他要素。
生物学3月,杨卫民等克隆了家兔受精6天时表达的9种胚泡特异肽类的cDNA。 5月,王俊等首次从蚕豆叶中纯化出含有D1、D2和Cyt、b559三种多肽的PSII反应中心复合物。 7月,马永泽指出:酶分子的柔性是酶分子执行其催化功能所必需的,酶分子的柔性与酶分子的稳定性有着密切联系。 9月,文宗曜等建立了一种测量红细胞聚集一沉降现象的电导法,并首次引入了描写它的聚集指数fa(t)、沉降因子H(t)以及它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 11月,宋安等发现R-肽对纤维蛋白促进tPA激活纤溶酶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D-肽却全无作用。
农学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农业科学参考地图集——中国国家农业地图集出版。 1月,东北15万亩大豆施用了用基因工程研制的高效固氮大豆根瘤菌,获得每亩增产26千克的好收成。 3月,国家科委成果办推荐使用新型叶面肥——喷施宝。 4月,中14、中16株型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选育而成; 鲁棉10号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选育而成。
医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研究所和天津中央制药厂成功研制了高效广谱抗菌药环丙沙星。 由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和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成功的视网膜图像分析仪,为早期诊断青光眼提供了新手段。 肖培根主编的《中国本草图录》出版,并创立了药用植物亲缘学和提出了“三级开发理论”。
工程技术“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三硼酸锂”及其大尺寸高质量晶体生长技术取得成果。 杭州钱塘江二桥开创了每平方米潮压达6吨情况下建桥的先例。 世界上最长的引水隧道——盘道岭隧道(全长达15.723千米)贯通,33座隧道共长75.14千米。 天津南开大学毋国光等在国际上首创黑白胶片作彩色摄影技术。 1月,中国第一枚120千米高空低纬度探空运载火箭“织女3号”在海南探空发射场试验成功。 2月,由江南造船厂设计建造的大型海上液化石油气船下水。 专门用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的熊猫系统(IC-CAD)开发成功。 9月,邮电科研单位研制成功DS-30万门市话程控数字交换机和8 000线长话程控数字交换机。
1991年
数学2月,谢弗尔威希分析了交换数学和非交换数学,说明它们具有统一性。 3月,E.维特恩证明,如果M是Kahler流形,V生成了M的一个等距变换,则全纯的Lefschetz公式可推广为一组不等式,它们类似于实流形上的Morse不等式。 4月,H.L.罗伊顿指出:在单位圆盘|z|<1中具有f(0)=0和|f(z)|≤1的全纯函数f,必满足不等式|f(0)|≤1和|f(z)|≤|z|,并称这一结果为“Schwarz”引理。 5月,P.塔拉吉加利用了n阶对称正半定矩阵集形成一个具有特殊结构的锥的事实。 7月,P.M.帕尔达罗斯和N.库沃尔给出了对于单约束类的凸二次规划应用二元搜索去解Kuhn-Tucke方程组的一种O(n)算法。 9月,杨振宁用较为浅显的方式阐明了Yang-Baxter方程问题的本质,获得世界最高数学奖——菲尔茨奖。 10月,魏茨曼科学研究院的阿威茨里、弗里恩克尔教授,创立了不定多项式时间完整问题的计算法。 12月,D.T.穆克等人考虑了一个具有弱二次和三次非线性项的二阶方程系统,分别绘制了对解谐参数、激励振幅,以及λs和λt相关量的振幅响应曲线。
物理学位于英国牛津郡卡勒姆的联合欧洲核聚变实验环形装置(JET)的科学家们,成功地进行了受控核聚变反应实验。实验在一个环形反应堆里进行,持续时间2秒钟,温度达到3亿摄氏度。 美国科学家用激光将铯原子冷却到低于百万分之一开的世界最低温度。科学家们利用激光束使铯原子减缓运动,温度下降,悬浮在容器中间,精确地“镊住”了原子,从而对原子进行了精确的测量。 2月,日本青山学院发现一种不含铜的超导物质是由钕、锶、铌和氧合成的复合氧化物,在绝对温度13度(-260℃)时无电阻。 3月,日本电话电信公司开发出可作为下一代液晶材料的强感应性液晶材料,可使自发极化提高2倍多。 4月,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研制成最高性能的永久磁铁,其磁力为钕磁铁的2倍。 6月,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用激光技术从天然铀中分离出浓缩铀235。 7月,日本研究出多晶硅单晶化新技术。 8月,日本制成新型二次非线性光学材料,使用寿命可达百年以上。 9月,英国研制出新型准晶材料。 10月,巴黎法兰西学院皮埃尔·吉雷斯·迪·根尼斯因将研究简单系统有序现象的方法应用于复杂物质上而获得199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化学法国研制出“有机晶体管”或称“软晶体管”。 1月,日本东京大学发现一种新型光敏记忆材料,其热稳定性好、存储密度高,可反复使用。 2月,日本长田义仁等研制成能够迅速收缩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同月,日本东洋纺织公司开发出具有多种机能的丙烯腈纤维。 4月,美国马里兰大学研制出新型混炼胶,能抵抗臭氧的氧化作用。 6月,日本通产省开发成功镍/氢电池。 7月,日本橡胶研究所研制出导电橡胶。 9月,日本一家公司开发出能吸收或放出水分的羟基系新型透明聚合物。 10月,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教授理查德·艾尔·恩斯特对核磁共振光谱高分辨方法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得199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天文学1月,俄罗斯卫星监测中心称,“礼炮7号”航天站已失控脱轨。 2月,日本南极观测气球首次实现绕南极大陆飞行。 2月,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罕见的双星。该双星由白矮星和快速旋转的脉冲星组成,脉冲星周期地被白矮星掩遮。这个双星系统将使科学家们能够验证在特殊情况下的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4月,美国航天飞机成功地施放了一个重16吨的γ射线天文台,其主要目的是为揭示宇宙的未来。 6月,美国科学家小组观察到迄今为止宇宙中最亮的天体。辐射出来的光比太阳光要强300万亿倍。这个天体很可能是一个新的星系。 8月,美国“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传回的照片表明,金星上存在着长800千米的凝固熔岩流和直径480千米的冠状突起地貌。 10月,美、法科学家发现,在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上有反温室效应。
地学7月,美国激光测量小组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测量学来测定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同月,日本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在南极海域发现世界最大的漩涡。 8月,日本制成利用磁场测定方位的仪器。 10月,俄罗斯科学家根据评估稳定性的方法,可以判断地貌岩石系统的状态,并提出各种自然地貌岩石系统上负载的管理措施。 12月,德国保罗等分析了地幔喷流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更进一步研究地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生物学1月,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布兰琳·费逊博士宣布,她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能除去废水中放射性污染物的新的无害细菌。 同月,日本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平野哲也发现由鱼类脑下垂体分泌的第10种激素。 2月,美国临床试验黑素瘤基因疗法。 3月,日本合成引起哮喘病的基因。 4月,美国科学家阿克塞尔等发现嗅觉基因家族,嗅觉系统构造与视觉系统完全不同。 6月,英、美试验证实,雷达网可以查明昆虫在空中滞留的时间,预测大群害虫的迁徙情况。 7月,莫斯科分子生物学和普通遗传学研究所的专家发明了植入遗传基因的新方法——直接注射法。 7月,椰子树无性繁殖在法国首获成功。 8月,法、美科学家分解出α-I-胰蛋白酶。 9月,日本开发简易蛋白质晶体生成法。 10月,日本科学家研究表明,食物中的脂质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而海藻酸钠能有效防治体内动脉硬化。
农学7月,Z.巴拉巴斯提出一种即使是在发生自交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纯F1杂种的方法。 T.沙赫研究表明:矮壮素可提高豆株的豆荚数和豆荚的种子数,从而提高每株的产量,但对千粒重无影响。 9月,I.卡朋尼指出:发根土壤杆菌7-DNA的rol B基因的表达引起转化的植物细胞分化出根。 Y.X.张指出:可用苄基氨基嘌呤打破苹果种子休眠。 11月,W.R.赫斯指出:大麦突变体的核编码的光调节的基因的mRNA水平的降低与光敏色素含量和活性无关。
医学1月,美国贝塞斯达国立癌症研究所进行的自体基因疗法获得成功。 2月,两位器官移植先驱者,波士顿的外科医生J.莫里和得克萨斯的E.D.汤姆斯荣获199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同月,塞瑞帕临床研究所的人员研究出一种产生细菌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它最终可代替目前使用的杂交瘤技术。 3月,美国研究人员分离并鉴定出一种新的可能促发高血压的激素。 4月,阿摩根、英莫勒斯公司分别发现并克隆了干细胞生长因子、肥大细胞生长因子,这是一种新的集落刺激因子。 5月,日本发现一种新的血管收缩物质:肽链丝氨酸。 6月,美国公开报告了一例患有遗传免疫疾病——腺苷脱氧酶(ADA)缺乏症的4岁女孩接受基因治疗的进展情况,结果令人鼓舞。 7月,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总医院癌症中心发现Li Fraume ni综合征的基因缺陷,它包括最新发现的称为P53的肿瘤抑制基因。这是首次在P53基因中证明有遗传变化。 8月,加拿大多伦多医院研究表明:环孢素有助于抗癌药穿透肿瘤。10月,日本研制出两种新的免疫抑制剂FK506和去氧精胍素(DSG)。 11月,美国研究人员首次对72名志愿人员进行了防艾滋病的疫苗试验。
工程技术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艾格拉等研制出只用一个原子启动的电开关。这种“原子开关”是依靠隧道扫描电子显微镜实现的。 澳大利亚新南大学研制出使自然光转换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电池,其充电转换效率为24.2%,比现有太阳能电池效率高40%。 为测试建筑材料、车辆及艺术品等在各种自然气候条件下的承受力,法国建成了世界上迄今最大的模拟气候风洞,可人工增雨、阳光、热气、寒流、暴风雪、沙漠风暴和热带气旋等各种自然气候。 1月,日本松下公司研制出不需要灯丝的高频照明装置。该灯寿命是白炽灯的40倍,荧光灯的5倍。 2月,英科学家在试管内培养人发获得成功,为秃发患者带来了希望。 5月,巴西和巴拉圭共建的伊泰普水电站最后一台发电机组投入运行,这座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工程全部竣工。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实现11 000千瓦世界最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该燃料电池是用从天然气中分离出的氢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发电的。 7月,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研制出能测定6种气体的小型气体感应器。 9月,日本东芝公司研制出世界上发光强度最大的绿光二极管。 10月,美宣布制成新型并行超级计算机,每秒钟可进行1万亿次浮点计算。 1991年 1991年3月13日—22日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计划免疫官员阿比桥先生一行2人,来皖对合肥、郎溪和绩溪计划免疫第二个85%目标进行评审。吴昌期副省长14日会见了阿比桥先生一行。 3月18日 吴昌期副省长在合肥会见了英国坦姆赛德市市长罗宾·丹尼尔为团长的坦市经济友好代表团一行5人,该团是应蚌埠市邀请前来访问的。 3月23日—30日 日本茨木市第二次体育交流访华团来皖访问。 3月26日—29日 卢旺达驻华大使卡拉马盖来皖访问,并探讨与安徽某市建立友好关系等事宜。27日,吴昌期副省长会见大使先生。 3月27日—30日 巴黎国民银行驻上海办事处经理甘安懿一行3人来皖与我省金融界探讨合作事宜,并了解我省沿江4市开发情况。28日,吴昌期副省长会见了甘安懿一行。 3月28日 吴昌期副省长会见了以谢法尔先生为团长的法国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专家评审小组一行9人。谢法尔一行此次来访,主要是对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安徽新华印刷厂进行的第一和第二期合作项目实施成效考察评估,并制定第三期合作项目计划。 3月29日—4月3日 日本债券信用银行驻北京首席代表杉野诚一先生一行3人来皖,为该行董事长6月份访皖提前联系和落实有关事宜。29日,吴昌期副省长会见了杉野诚一一行。 4月4日—8日 奥地利联邦议会议长哈塞尔巴赫博士夫人率奥地利州官员代表团一行12人,由全国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昊苏陪同来安徽省访问。4月7日,傅锡寿省长在合肥会见并宴请了代表团一行。 4月22日 以田中百步为团长的日本高知县第四次书法友好访问团一行20人来皖举行书法艺术展览。 5月4日 吴昌期副省长在华侨饭店会见了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理事叶芳和先生。叶先生此次来皖,主要是了解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以促进中日经济交流。 5月7日 汪涉云副省长在庐阳饭店会见了世界银行水利考察团一行10人。该团来皖主要是参观考察淠史杭灌区水利工程。 5月13日—18日 日本茨木市市民友好访华团以清野耕作为团长的一行24人访问安庆市。 5月24日—27日 以泰国司法部部长巴帕·威猜为团长的泰国司法代表团一行10人来我省访问,与省政法界人士就司法工作进行交流。邵明副省长在庐阳饭店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5月30日 邵明副省长在华侨饭店会见了德国肉类食品加工专家迪尔先生。迪尔先生先后在我省当涂、合肥肉联加工厂进行了无偿技术咨询,为两厂开发了34个新产品。 5月31日—6月3日 美国哥伦布市政府代表团一行12人来合肥访问。 6月16日,杜宜瑾副省长在合肥会见了美国马里兰州国际处官员巴斯柯克女士,并就安徽杂技、明清画展、美国摄影家等文化交流和合作项目和我省有关部门签订意向书。 6月25日—26日 中日合资国际友联租赁公司总经理中村善昌及日本住友金属株式会社技术部部长佐佐木一行5人来皖与马钢公司就马钢兴建60万吨H型钢厂等项目资金问题进行洽谈,日方初步表示筹措6亿美元贷款。省委书记卢荣景会见了中村善昌一行。 7月19日 省委书记卢荣景会见了来皖察看灾情的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协会代表堀乙彦一行。省红十字会会长、省政府副省长杜宜瑾向他们介绍了安徽的灾情和抗灾救援情况。陪同堀乙彦前来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孙柏秋表示,中国红十字会将向安徽捐款200万元人民币。 7月23日 杜宜瑾副省长在庐阳饭店会见了无国界医生组织比利时驻华代表吕列·尼古拉、法国驻中国代表何金莫。尼古拉一行考察了解灾情后,把援助灾区的意向向杜宜瑾副省长进行了通报,并与有关方面负责人就实施援助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商讨。 7月25日 省委书记卢荣景在庐阳饭店会见了联合国救灾署高级救灾代表埃沙德先生一行。埃沙德表示,将尽快把了解的灾情向联合国报告,争取给予安徽有效的国际援助。邵明副省长及省有关方面负责人与埃沙德先生一行就联合国对皖援助问题进行了会谈。 7月25日 杜宜瑾副省长在合肥会见了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万乐山,并就安徽抗洪抢险及洪涝灾害进行交谈。万乐山先生视察了蚌埠、阜阳重灾区。 7月27日 龙念副省长在省政府会见了中日合资安徽省安东铸造有限公司日方经理岛崎章夫一行。岛崎先生代表安东铸造有限公司的日方出资者东洋运搬机株式会董事长高浪先生、新兴铸杨株式会社董事长系井川先生、西日本贸易株式会社董事长山田先生向安徽灾区捐款260万日元。 8月13日 汪涉云副省长在庐阳饭店会见了联合国副秘书长及救灾署署长的高级代表埃沙德先生。埃沙德先生此行主要目的是考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救灾署对我省灾区援助项目的实施情况,并举行了援助项目实施交接仪式。 9月6日—9日 日本书画艺术展览团一行10人来皖举行书画展览。 9月9日 杜宜瑾副省长会见了以索勒撒拉为首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口基金会、开发计划署的官员一行9人。索勒撒拉一行来皖主要是考察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合作项目进展情况。 9月12日 日本久留米市日中友协第九次友好访华团一行23人来皖访问。省顾委副主任,对外友协会长侯永一行会见代表团成员。 10月5日—7日 以八寻义伸为团长的日本久留米市友好访华团一行7人来肥访问。 10月11日—16日 以岸野宏先生为团长的日本摄影家联盟代表团一行49人来皖访问。访问期间,该团先后到安庆、贵池、九华山、黄山、黟县等地进行摄影活动。 11月6日—8日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官员鲍得行先生等一行7人来皖,了解安徽对外经济合作意向和具体项目。 11月7日—9日 日本高知市友好代表团来皖访问,参加高知市与芜湖市共建的友好会馆的签字仪式和开工典礼活动。潘邦富副主任专程赴芜湖参加了签字仪式和开工典礼,并与高知县日中友协会长西内春生洽谈了两省县间的友好交往事宜。 11月18日 省外办杨多良主任会见并宴请了法国孔泰大区国际关系部特派员安娜小姐,并就今后交往事宜进行了交谈。在皖期间,安娜小姐先后赴马鞍山、芜湖、黄山等地参观访问,并与省计委、科委、教委、外经贸委等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 ☚ 1990年 1992年 ☛
1991年 1991年2月1日—9日 张润霞副省长率安徽省科技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新加坡。省外办主任杨多良,杨德春、丁俊美、方瑜随团出访。 2月27日—3月14日 马鞍山市市长周玉德率经济技术考察团一行4人赴马来西亚、泰国考察。 3月20日—4月10日 合肥市经贸代表团一行6人赴丹麦奥尔堡市访问,并顺访芬兰、意大利。 5月2日—22日 安徽省经济友好代表团一行9人赴马里兰州访问,就双方友好交往等事宜交换意见。 5月9日—18日 合肥市友好代表团一行5人赴日本久留米市访问,参加“1991年中国商品展和合肥物产观光展”开幕式,并就下半年的交往进行了商谈。 9月18日—10月2日 杜宜瑾副省长率安徽省教育代表团一行6人赴美国中部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访问,并就校际交流和合作进行了交谈。 10月11日—17日 吴昌期副省长率经济代表团一行4人赴芬兰参加中芬合资龙宫大饭店开业典礼,并就芬兰政府贷款项目进行了商谈。 11月13日—28日 邵明副省长随外交部外交学会省长代表团赴美国访问。 12月14日—24日 张润霞副省长率安徽省科技经贸代表团一行7人和随团谈判组2人赴澳大利亚访问,与30家公司就科技、经济合作进行了洽谈,并就扩大双边合作的可能性与西澳州、维多利亚州政府、澳外交贸易部、农业部、工业能源部等交换了意见。 ☚ 1990年 1992年 ☛ 2月9日/4月22日至7月30日/5月6日/6月6日/8月4日至7日、11月10日至17日/9月10日至11日 ☚ 12月 2月9日 ☛ 1991年 1991年
1月
1日李登辉发表 “元旦”祝词,声称90年代是“国家统一积极策进的年代”。
2日李登辉在国民党中常会上强调,国民党“将继续以负责的态度推动宪政改革,以积极的态度,全面开展1991年代国家建设”。
同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研考会” 主委马英九声称,“立即统一和永久分离都不利于两岸人民”。
7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召开“对外工作会报”,会中各部会达成将台湾现阶段对苏联和越南的关系发展重点锁定在经济、非官方范围的共识。
14日李登辉任命陈建中接替谷正纲为“国民大会宪政研讨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15日台湾当局“外交部”长钱复访问南非和斯威士兰。
18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组织条例》。
19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英九称,“一国两地区”未来考虑提升至政治层面。
24日国民党中常委邱创焕筹组的“国家发展策进会” 正式登记为政治团体。
2月
2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声称,台现阶段不考虑“三通”,除非中共放弃武力犯台,不阻挠台国际活动。
4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宋楚瑜表示,国民党正积极加速党务革新,使国民党在推动 “宪政改革” 后,更能适应未来的政治环境。
5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长接见记者时称,终止“戡乱时期后两岸仍处于交战状态”。
7日台湾当局“总统府”发言人邱进益称,中共应及早放弃“一国两制”的想法,只有如此台海两岸关系才会逐步走向较 “互动、良性的关系”。
8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徐培根病逝。
10日台湾当局 “总统府” 发言人邱进益声称,“戡乱时期”终止后,将中共定位为“叛乱团体、交战团体,共产当局或北京当局、中共政权及政府”。
16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杭立武在台北病逝。
17日台湾当局在沙特成立“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叶家梧任代表。
22日国民党中央研究小组决定,“国大”临时会将于4月8日起举行,会期14天。
23日台湾当局 “总统府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国家统一纲领》。
3月
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长郝柏村在 “立法院”院会上说,“戡乱时期”一旦终止,台将改为 “以和平民主方式统一中国”;台仍坚持“以政府对政府”谈判,不接受 “两党谈判”。
4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宋楚瑜针对台湾当局的“国统纲领”称,台湾当前所订的“以军事方式完成反攻复国的目标”,由于国际和中国情况的变化,“军事对抗的状况,应由和平方式所取代”;“早期我们是希望大陆乱”,而今 “希望大陆变”。
6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大陆工作会主任郑心雄称,中共的“善意回应”包括不阻挠台军售、不阻挠台发展国际空间、不将台贬低为地方政府。
9日台湾当局成立 “海峡交流基金会”。
10日张学良将军和夫人赵一荻启程前往美国探亲访问。
11日原国民党中央社社长马星野病逝。
14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 《国统纲领》。
18日台湾当局 “法务部” 宣称,“动员戡乱时期”终止后,《惩治叛乱条例》将不修正,也不废止,中共仍将是 “叛乱团体”。
22日郝柏村在台湾“立法院”称,对“台独”绝没有妥协的余地。
25日台湾当局与澳大利亚签署 《航权协议》。
27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增修要点》。
28日台湾当局成立“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李登辉任会长。
同日台湾当局成立 “对苏工作小组”。
29日台湾当局与法国签署《工业科技合作联合声明》。
4月
1日台湾当局“外交部”长钱复称,以 “台澎金马关税领域”的名义申请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正体现 “一个中国、两个政治实体” 的精神。
8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临时会在台北市阳明山举行。会期17天。
17日李登辉主持国民党中常会,声称国民党与在野人士沟通的大门永远敞开。
22日台 “国大” 临时会通过 《宪法增修条文》。
23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决定筹组“中华民国国家统一建设促进会”。
2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现阶段党务革新推动情形报告》。
25日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方天在台北病逝。
29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原则决定,开放大陆高科技人才来台参观访问。
30日李登辉宣告 “动员戡乱时期”于5月1日终止。
5月
1日台湾当局宣布,金马地区自零时起实施“临时戒严”。
4日台湾“国统会”决定强化对岛内外的宣传工作,扩大在野人士参与 “国统会”,使 “国统纲领”广布周知。
7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长郝柏村声称,原则决定以 “无邦交国家” 方式对待蒙古。
8日台湾当局决定全面开放对苏联人士签证。
10日台湾当局 “法务部调查局” 宣布,侦破“独立台湾会” 秘密组织,并拘捕该组织四名嫌犯。
13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长郝柏村声称,“动员戡乱时期”的终止,并不表示反共政策有所改变,改变的只是反共的方法、方式。
15日国民党中央发言人、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祝基滢提出,“希望民众以冷静、理性的态度面对 ‘独台会’ 案件”。
16日国民党中央发表声明,支持该党“立委”建议废止 《惩治叛乱条例》 的提案。
17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并宣告废止《惩治叛乱条例》。
21日台湾当局“总统府”副秘书长邱进益表示,台未来走向有三种可能:“台独、维持现状、与大陆统一,只有后者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24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通过 “原子能应用发展方针”。
26日李登辉邀请台湾党政首长餐叙,提出 “不必理会台独”。
27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通过以法令来贯彻现阶段两岸不得直航政策的决议。
29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郝柏村所提报的“行政院” 人事调整案。
6月
1日李登辉在对返台“受训”的国民党海外干部讲话时称,“中共的 ‘一国两制’ 是想 ‘以大吃小’”,“中华民国应代表整个中国”。
3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委马英九称,“政府不反对两岸直航,但将施行直航放在第二阶段,即双方不否定对方政治实体的情况下”。
5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正草案”。6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通过。
9日国民党“意向征询小组”发布关于统一的调查报告,认为将来两岸统一的达92.4%,但认为现在就统一的只有10.4%。
11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长郝柏村在 “立法院”声称,“党对党的谈判,绝不能谈; 至于政府与政府间的谈判,必须基于对等的立场”。
12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宋楚瑜重申,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应坚持“统一、现实、安全、互惠、渐进” 五项原则。
17日黄秀日就任台湾当局驻梵蒂冈 “大使”。
18日台湾 “立法院” 通过 《于适当时机以 “中华民国” 名义申请重返联合国》 议案。
21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长郝柏村称,“对等、法律主权及合作善意” 为未来当局处理大陆事务的三原则。
23日台湾当局“外交部”宣布以“中华民国”名义加入中美洲开发银行。
25日李登辉任命庄铭耀为台湾当局 “国防部”副部长,黄幸强为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程邦治为副参谋总长,陈廷庞为陆军总司令,唐飞为“联训部”主任。
同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决定开放两岸航空挂号邮件。
29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社会秩序维护法》,取代原来的 《违警罚法》。
7月
1日国民党中央委员、前台湾当局驻日代表蒋孝武病逝。
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与 “新闻局” 原则决定简化大陆人士申请到台参观访问手续。
3日国民党中常会调整中央 “大陆工作指导小组”。
4日台湾当局宣布,在捷克设置“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
8日台湾当局宣布与中非 “复交”。
同日台湾当局在美报上刊登广告,声称愿接受“双重承认”。
同日国民党中央大陆工作策划小组紧急会议决定,将原先计划在香港举行的“三边座谈”改为“国家统一纲领说明会”。
14日由原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关中筹组的 “民主基金会” 提出 《统一中国建国大纲》。
16日台湾 “立法院”通过 《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修正案》。
31日国民党“大陆工作指导小组”举行会议,确定 “国统会”“陆指组”“陆委会” 的职掌功能。
8月
1日李登辉在接见高级将领时称,做任何事“不要看人要看国家”。
2日国民党中央党务顾问李雅仙病逝。
8日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在该党 “革命实践研究院”发表题为《从不确定的时期到务实的时期》讲话,提出台湾未来发展的六个重点方向。
同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提出15年太空计划发展方案。
13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通过近程阶段有关台商赴大陆投资、技术合作等40项计划。
15日国民党中常会决定成立“修宪策划小组”,并通过小组成员名单。
17日原台湾当局“内政部”长王德溥在台北市病逝。
18日台湾当局“副总统”李元簇启程访问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三国。
23日台湾当局与中美洲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六国签署《联合声明》。
27日国民党中央“修宪策划小组”会议决定,分成五个议题进行 “修宪” 研究。
28日国民党中央文化工作会主任祝基滢指出,民进党的《台湾宪法草案》主张台湾独立,民进党就是“台独党”。
同日台湾当局宣布,台将以“中华台北”名称加入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9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核定,台湾以 “中华民国” 名义加入 “中美洲经社发展基金”。
30日李登辉任命黄允哲为台湾当局驻中非“大使”。
9月
4日李登辉召集党政高层会议,讨论苏联政局的影响及 “台独” 问题。
9日李登辉指示台湾当局“行政院”研议台湾以“中华民国” 名义重返联合国的事宜。
11日台湾当局与苏联达成四项林业合作协议。
12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第二届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该党候选人中央提名审核委员会名单。
13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长郝柏村称“台要用中华民国名义重返联合国”。
同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决定成立“港澳协调会报”。
17日李登辉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台以 “务实”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内政”与 “外部”各项问题。
19日李登辉任命胡志强为台湾当局“行政院新闻局” 长。
23日郭宗清接替王升,出任台湾当局驻巴拉圭“大使”。
24日李登辉发布 《赦免法修正案》。
25日台湾当局决定成立“两岸共同防治犯罪专案小组”。
27日台湾学者在台北举行“多体系国家统一问题国际研讨会”。
31日国民党发表声明谴责民进党将 “台独” 主张列入党纲。
10月
7日台湾“立法院”通过“刑法第一百条”废止案。
8日台湾“国民大会”召开“修宪”临时会第二次筹备会议。
10日台湾当局举行阅兵仪式。
12日台湾当局与洪都拉斯签署 “联合公报”。
13日国民党再次发表声明谴责民进党将 “台独”条款列入党纲。
14日台湾当局召开党政军高层会议决定,年底前不对民进党采取激烈压制行动。
16日国民党中常会发表声明,谴责民进党 “祸国殃民”,主张依法严办。
19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院长郝柏村称,要稳定大陆政策,必须停止统独争论。
22日台湾当局 “行政院” 院长郝柏村强调,两岸一切会谈、交流必须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进行。
22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在“立法院” 答询时称,“中华民国国号不容放弃”。
28日李登辉主持国民党大专院校党部主任委员校院长座谈会。
同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宋楚瑜提出推动两岸关系的基本做法,即“一个中国、两个底线、三个过程、四个原则、五个做法”。
29日台湾当局“行政院”院长郝柏村主张积极大步发展两岸关系。
11月
6日台湾当局与拉脱维亚签署了《双边协定》及《经济备忘录》。
同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谢深山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任命案。
9日郝柏村在台 “立法院”称,“台独会带来立即毁灭”。
13日国民党中常会公布第二届 “国大代表” 该党候选人名单和第二届“国大代表”选举该党候选人共同主张。
15日台湾当局与南非签署 《联合公报》。
20日李登辉任命刘和谦为台湾当局“国防部参谋本部” 总参谋长。
23日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讨论通过38项两岸交流计划。
25日国民党高层25日召开会议,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在台“立法院”迟迟未能审议做出决议,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该条例的立法工作。
29日国民党中央邀相关单位的正副主管、省市党部主委,召开中央辅选会报。
12月
2日李登辉发布命令,台空军总司令林文礼、联勤总司令罗本立、警备总司令兼军管区司令周仲南任期届满,均延任一年。
同日台湾当局“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英九称,“陆委会决定设立港澳会报”。
同日台湾当局宣判 “独台会” 案。
5日国民党成立第二届“国大代表”选举中央助选团。
10日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兼大陆工作会主任郑心雄在台北病逝。
11日台湾资深“国大代表”集体办理退职手续。
15日邱创焕在台 “中国时报” 发表题为 《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才能创造统一条件》 的文章,提出建立“中华港经济圈” 的构想。
16日台 《中国时报》报道,国民党预定明年春天召开三中全会。
18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国大组织法》修正案。
21日台湾举行第二届 “国民大会” 代表选举。
26日“中华民国国家统一建设促进会”在台北成立,李登辉为名誉理事长,俞国华为理事长。
28日李登辉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称,台湾最终将与大陆建立正式联系,并且把大陆作为发展台湾经济的腹地。
29日台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 主任委员黄昆辉表示,台湾当局并不拒绝“三通”,但两岸应相互尊重。
31日李登辉发表元旦祝词,强调“面对世界新秩序的逐步建立,每一个中国人应摆脱历史纠结的阴影,根除狭隘的畛域之见,以整体的中国心与民族情,存诚务实,共同致力于新中国的再造”。
同日台湾第一届 “中央民意代表” 全部退职。“立法院” 院长梁肃戎发表退职声明。 ☚ 1990年 1992年 ☛ 0000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