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1902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1902年 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半月刊。 3月梁启超的《饮冰室诗话》在《新民丛报》上从24日起连载。 4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就读于泓文书院。 11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小说》月刊,他在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12月梁启超发表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 ☚ 1901年 1903年 ☛ 1902年 1902年☚ 1901年 1902年 ☛ 1902年 1902年台中栎社恢复活动并得以发展。 ☚ 1902年 1903年 ☛ 1902年数学穆尔[美]提出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案,对美国数学教育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物理学亨德里克劳伦兹[荷]和彼得·齐曼[荷]因研究磁力对辐射复数的影响被授予第二届诺贝尔物理奖。 地学本村荣[日]从全世界的纬度观测资料中,发现公共的纬度非极变化项,称为Z项,后命名为木村项。 化学泡帕[英]制得N、S、SoSn等化合物的光学异构体,后又获得不包含不对称原子的、因空间位阻而造成的施光异构体。 生物学尤·伯恩斯坦[德]提出细胞膜电位理论,以说明生物电现象。 医学弗里本[德]发现放射线能引起癌肿。 工程技术架设了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缆,从加拿大到新西兰、澳大利亚两洲之间有了海底电报。 1902年清·光绪·壬寅医学北洋军医学堂在天津创办。 工程技术慈禧太后为去祭陵,请外国工程师设计、修筑新易铁路(河北新城高碑店到易县西陵)。对方闻听必须在6个月内修成,且要求隆冬开工,拒绝。后詹天佑仅用4个月时间即将铁路修成。新易铁路是国人自己设计、自费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1902年清·光绪·壬寅文化日本大谷等于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吐喇石窟窃取部分壁画。 政法1月7日,西太后与德宗自直隶正定乘火车回到北京。1月18日,首次接见各国驻华使节。 经济美设花旗银行于上海,日本在上海成立纺织株式会社。朱志尧在上海设立新机器轮船制造厂。 军事9月,练兵处奏定新式陆军营制饷章。 1902年文化法国德彪西的歌剧《普英雅斯与梅丽桑德》在巴黎首演。德国历史学家台奥多尔·蒙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政法1月30日,英、日两国为反对俄国缔结同盟条约,承认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地位,英国巩固了它在远东的地位。 经济德国重订关税税率,提高农产品入口税,以维护容克阶层利益。 军事法国与摩洛哥苏丹订立条约,规定法国军队根据条约可以开进摩洛哥,以镇压摩洛哥人民的起义。 1902(光绪二十八年)1月1日成立于1901年的美国花旗银行(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上海分行开始营业。除发展美中贸易外,美国政府还授权它接收美国份额的庚子赔款。该行成立时,实收资本50万美元,次年增至300万美元,1926年达500万美元。花旗银行从1907年开始在中国发行纸币(143,69页; 307,242-243页;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 《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14、16页)。1927年,它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1912年7月成立)正式合并后,英文名字就改为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但中文名称不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的业务量经常占在华外国银行第三位,仅次于汇丰和麦加利银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个政府的亲美倾向给花旗银行带来了许多营业上的有利条件。例如1931年900余万美元的美麦借款、1933年5 000万美元(后削减为2 000万美元) 的美棉、美麦借款等有关的金融业务就大部分都由它来承做。(416,191-194页) 1月5日清廷批准山西巡抚岑春煊的奏请,特派兵部左侍郎贻谷任督办垦务大臣,负责全面放垦和清丈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察哈尔左右旗,归化城土默特旗及分布于这一地区的官私牧厂土地。1902年在绥远城设立垦务大臣行辕和督办蒙旗垦务总局。直到1908年5月 1 日贻谷被 “革职拿问”(105,5888页) 的六年时间里,先后在内蒙古西部放垦包括察哈尔左翼四旗、察哈尔右翼四旗、绥远城八旗、杀虎口站地、伊克昭盟各旗、乌兰察布盟各旗土地共84 000余顷。(355,65-66页; 104,58册,483页) 1月10日1901年10月24日外务部扎行总税务司赫德,自11月11日(农历十月初一) 常税应归新关管理者为山海关、津海关等23关。粤海关 “向系内务府差使……与各关监督均不相同。……仍应由监督自行管理。” 11月24日,赫德威胁外务部说: “十月初一以后,倘有税务司应兼办而不办者,深恐有不便之事出。” 是日,外务部乃同意将粤海关交出,归税务司代征。(217,60、56、62页) 1月14日署理黑龙江将军的代表与中东铁路总监工茹格维志的代表签订 《黑龙江省铁路交涉总局章程》。在哈尔滨设立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处理与修建中东铁路有关之华人及铁路范围内华人(满、蒙、旗、汉) 之民刑事案件。“此项案件应如何定夺,亦同总监工或代理人彼此和衷办理”。设立监狱,“以备关押犯罪华人”。总、会办之 “委派、更调,应由将军与总监工预先斟酌。”(102,27-29页) 1月30日英日签订第一次同盟条约。两国相互承认在华之特殊利益。若此等利益受到侵害,“将允许它们中的任何一方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这些利益”。若同盟国为保护它们的特殊利益与他国发生战争,“缔约另一方将提供援助,并将共同作战”(《国际条约集(1872—1916)》; 137,上卷,2分册,193 -194页)。显然,英日同盟是针对俄国试图独霸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径的。 2月2日谕令: “前经福建、广东两省铸造铜元……通行市肆,民间称便。……近日江苏仿照办理。……著沿江沿海各省督抚筹款仿办。……至京师制钱亦应照办。” 至1907年6月,除总厂外,铸造铜元的省份已有江苏、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直隶、奉天、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一省或至二三局”。如湖北有三厂、福建有三厂,江苏甚至有六厂之多。(107,863、873、875、888、917-922、903页) 2月6日1901年比利时驻天津领事向天津领事团发出通告后,便在天津强霸土地设立了租界。是日,比国领事与天津河间道张莲芬等共同签订 《天津永代租地协定》,划定天津比国租界面积740亩半,因界内有属于洋商世昌、信义、顺全隆各洋行所有之土地191亩,比国租界实际能支配的土地为549.5亩。在比国租界以东与铁路之间的数百亩土地,被划为比国的预备租界。(102,34-35页; 408,146-148页) 2月22日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正式开办,公举严信厚为总理,这是中国第一个新式商会团体。(徐鼎新等: 《上海总商会史》,42页) 3月17日外务部奏定 《筹办矿务章程》 19条。“凡拟开办矿务者,或集华股,或借洋款”,均须报请外务部批准,方可开办。“或华人自办,或洋人承办,或华洋人合办,均无不可,惟地系华人之地,举办系由中国准行,无论何人承办,均应遵守中国定章。倘出有事端,应由中国按照自主之权自定。”(105,4836-4837页) 4月8日、9月22日中俄签订 《交收东三省条约》,俄国同意在 “再无变乱” 的条件下分三期在18个月内从东北撤军; 俄军撤退后,中国在东三省驻兵数,应随时通知俄国; 将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交还中国; 中国同意 “不准他国占据俄国所退地段”; 中国日后在东三省南段续修铁路,或修支线,或在营口建造桥梁等事,应彼此商办。同年9月22日,中俄签订 《交还关外铁路条约》,交还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但允许俄国照外国在关内段驻军的样子在关外段驻军,允许俄军在山海关、营口之间自行往来,或运送 “军实”。仿照4月29日中英 《交还关内外铁路章程》,俄国也可在电线杆上安设电线。第一期撤军,即从奉天西南段至辽河撤退俄军。除辽河以西地区外,俄国只撤出开原、熊岳占领军。而把军队转移到火车站附近的兵营里。至第二期,俄不仅不撤,反而于1903年4月18日向中国提出7项要求作为撤军的前提条件。6月9日,清政府外务部驳复沙俄方面,指出东三省一切事宜,照 《交收条约》 办理,“约外无须再议”。8月12日,尼古拉二世下令在旅大设立远东总督府,公然把中国的整个东北划归远东总督管辖,加紧进行兼并东北和对日作战的准备。(102,40-41、114-115页; 廖一中等: 《义和团运动史》,453-456页) 4月20日盛京将军、奉天府尹与东省铁路总监工茹格维志签订 《奉天省铁路交涉总局章程》。在辽阳设立铁路交涉总局。有关规定与1月14日 《黑龙江省铁路交涉总局章程》 相同。(102,42-44页) 4月29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关内外铁路关内段被英国军队占领。是日,中英签订《交还关内外铁路章程》、《关内外铁路交还以后章程》、《山海关至北京铁路上军事运输章程》,将关内外铁路关内段交还中国。但中国被迫同意各国在铁路沿线 “数处” 驻军。各国军队和军事物资应在各类货物之先 “运办”。中国要派员 “帮同办理”。“中国铁路之员应协力相助”。除了运送各国军队和军事物资外,在其他方面,中国铁路督办对铁路的管理,“照联军未占以前无异”。铁路各电线交还中国,但各国 “武官可于电杆上安设电线,以便自用”。“各路电线,皆可拍军事电报”。各国军队 “所发最急电应在别类电报之先尽办”。北京至长城向北之铁路、通州至古冶或唐山直弦之铁路、天津至保定铁路,“不得入他人之手”。铁路一切紧要事宜由总办(华人) 一员、洋务总办(华人) 一员、英人总管一员、中英银公司代表一员会议(102,44-51页)。1903年清政府收回关内段铁路。 5月8日根据1897年2月4日中英 《续议缅甸条约附款》 第13款,腾越(腾冲)开埠设关。(125,45页; 董孟雄: 《云南近代地方经济史研究》,49页) 5月12日安徽商务局与英商伦华公司(代表为凯约翰) 订立歙县、铜陵、大通、宁国、广德、潜山等处勘验矿务合同23条,以八个月为限。后又连展四限,每限三个月,直到1904年1月期满,凯约翰并未进行勘矿。1904年6月5日签订 《安徽铜陵县矿改定合同章程》,组织安裕公司,将开采六处矿山改为专采铜陵县铜官山一处。(604,213页;102,244页) 6月1日怡和洋行的轮船 “昌和号” 首次由汉口开行,经岳州、长沙抵湘潭。外国侵略分子对于昌和号 “向长沙、湘潭等湖南尚未开放的港口进行贸易” 而没有如条约中所规定的 “载货驶入非经开放之内港,中国政府将船货充公” 非常得意。1904年,太古洋行的轮船也到了湘潭,1906年到了常德。(120,255-257页) 1905年8月,清政府自开两地为商埠。 6月7日意大利公使嘎里纳与天津海关道唐绍仪签订协议,正式划定天津意租界,面积771亩。(102,150-151页; 408,135页; 409,323页) 6月21日云南地方当局与英法隆兴公司(Syndicate du Yunan Ltd.) 签订 《隆兴公司承办七属矿务章程》,允许隆兴公司开采云南府、澄江府、临安府、开化府、楚雄府、元江直隶州、永北厅七处矿产。如 “以上所列各府州、县境内无矿可办”,则隆兴公司可“另指他州、县相为互抵”。隆兴公司 “可在矿厂附近荒地酌修必需之铁路,并开水陆各道” 等。“公司进口之办矿器具及出口之矿质,只完关税而概免内地常税厘金”。此章程以60年为限,必要时可延长25年。章程以法文本为准(102,52-56页)。(114,758-759页) 7月11日中东铁路公司的代表与吉林将军签订 《东省铁路公司接修吉(林) 长(春) 支路合同》,由中东铁路公司承办建修及经理此支路。36年以后,中国才能赎回此路。中国政府拒绝批准此合同。(102,56页:(苏) B. 阿瓦林著、北京外贸学院俄语教研室译: 《帝国主义在满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9-80页) 7月18日各国公使照会清政府外务部,同意在下列条件下交还天津: 《辛丑条约》规定削平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之工程尚未完竣,现交与各国军队各武官承办。中国同意各国自京师至海通道驻兵,“其应需粮食、衣被等物概免各项赋税。该军队有操练、打靶及野外大操之权,毋庸预先照会”。中国军队不得在驻扎天津之各国军队二十华里内前进或屯扎; 各国驻京使节不允许中国在北河口、秦皇岛、山海关设防。中国不得重新修筑炮台和天津城垣(1901年11月,都统衙门为了 “惩处” 和羞辱天津人民,决定拆除 “曾经向外国人居留地射出怒潮般的枪弹” 的天津城墙。见407,3卷,318页)等。这些条款大大超过了 《辛丑条约》 的范围,扩大了外国军队的驻留权,限制了中国军队保卫本国领土主权的权利,为日后帝国主义对天津和华北、东北进行侵略创造了条件。1902年8月15日,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收天津。(102,59-64页; 409,314,329页) 7月福公司动工修建道口(今滑县) 至清化镇(今博爱县) 铁路。1903年10月由道口至清化镇柏山的干路以及游家坟至新乡新站的支路全部竣工,总长约150公里。次年正月,柏山至清化镇长约4.5公里的铁路又修通。至此,总长154公里的道清铁路全线修通。(325,47页) 8月3日中英签订 《芜湖租界租地章程》,开辟 “各国公共通商场”。“各国商民在界内租赁、建造,中国地方官自应按约保护。……所有巡捕房事宜,由中国地方官会同税务司设立管理。至道路、沟渠、桥梁、码头等项工程由中国地方官自办”。所需经费向各国商民征收。(102,65-67页) 芜湖公共通商场由中国自行管理,常被误称为英租界或公共租界。(316,336-337、433页) 8月18日江西官银钱号成立,发行钱票、银两票、银元票。辛亥时停业。(364,437页; 107,1009、1011-1023页; 402,732页) 8月26日招商局、太古、怡和签订协议,规定在长江下游(汉口、上海间) 的航次分配为: 招商局38,太古、怡和各31; 在长江上游(汉口、宜昌间),招商局40,太古、怡和各30。三公司获得的全部总收入,成立一共有基金,此基金除扣除一定数额外,在三公司之间按实际完成航次进行分配。统一规定运价,任何一方无权以低于规定的收费标准运货或载客。三方 “现已组成联营,以抵制所有试图对航运的干扰,并且在必要时可采取压低运费至可以迫使入侵者退出的程度”。联营于7月1日起开始生效,有效期至1907年6月30日止。(323,207-212页; 120,464、465页) 8月29日依据1901年9月 《辛丑和约》 第6款的规定,中国与英、美、德、日等8国签订 《续修增改各国通商进口税则善后章程》,这是第二次修改进口税则。新税率以价格低落的1897、1898、1899三年按银两计算的起岸货价为基准。税率较1858年有所提高,但仍然低下,仍是划一税率。中国无权通过调整税率来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生产的发展。免税进口商品包括外国米以及各色粮面、金银及金银各钱、书籍、水陆各图、新闻纸等,种类比1858年税则减少了。新税则于1902年10月31日起付诸实行。(340,143-166页; 102,72-100页; 406,367页; 407,3卷,396-397页) 8月太原成立晋泰官钱局。1911年10月29日,山西爆发辛亥革命,当天土匪将官钱局抢劫一空。1912年官钱局结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主编: 《阎锡山和山西省银行》,8-11页) 9月2日湖广总督张之洞派人与粤商韦应南等组织之应昌公司议定条款,由后者于1902年9月2日起承租接办湖北官办之纱、布、丝、麻四局,年租金10万两,以20年为期。“如限期未满之先,无论是否盈亏,亦无论新旧大小文武衙门公局,断不得抑勒收回。”(114,579-580页) 1911年瑞澂督鄂后,背信弃义,强令停止租约,将应昌公司拆退,宣布四局另行招商承租。(145,3页; 《近代史研究》 2011年第2期,67页) 9月5日依据1901年 《辛丑和约》 第11款的规定,中英签订 《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马凯条约》 )。关键内容是裁厘加税问题。中方同意裁撤厘捐。英方允诺在裁厘后,中国进口税从5%增至12.5%,“以抵裁撤厘金、子口税及洋货各项税捐”,出口税从5%增至7.5%。“本款所许各节……须俟各国允许照办,始可将此款举行”(第8款)。由于日本和美国的反对,裁厘加税没有实行。外国在华纺织厂及其他工厂,除征收10%的出厂税(即辛丑和约规定的进口正税的2倍) 外,免除其他一切税负(第8款第9节)。“日本反对向中国境内制造的洋式工厂的产品,课征任何税项。……他们毫不隐瞒他们要为在中国制造的洋式产品争取豁免一切征课的居心”(406,372页)。出厂税当然实行不了。“中国可任便向不出洋之土货征抽一销场税……此项销场税之多寡,可任由中国自定,视货物种类斟酌”,租界内不得征收。(第8款第8节)。销场税也没有征收。第8款第10节规定:“由每省督抚自行在海关人员中,选定一人或数人,商明总税务司”,委以监察第8款中有关的征税事宜。这一点遭到两江总督张之洞等的反对,他反对把更多的权力交给外国人,反对外国人对中国财政的进一步控制和干涉。这也是裁厘加税、销场税不能实行的原因之一(406,371-372页)。增辟长沙、万县、安庆、惠州、江门等处为通商口岸。在这些口岸居住的外国人归中国管理。“非得华官允准,不能在该通商口岸之界内设工部局及巡捕”。除江门外,其余四个口岸与裁厘加税相联系。若裁厘加税不施行,则不得索开以上四处为通商口岸(第8款第12节)。存票可用以抵出入口货税,但不得用以抵纳子口半税(1903年中美商约第8款改为除船钞外,可抵各项货税)。洋货入口后,3年之内,再运出外洋,其存票可由该入口纳税之海关银号领取现银,不得扣减。中国人买外国公司股票及英人买中国公司股票均 “认为合例”。合股者,无论中国人、英国人,都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第4款)。中国政府承诺两年内改善珠江航行条件。在整顿川江行船条件前,准许轮船业主自行出资在川江 “安设拖拉过滩利便之件”(第5款)。清政府同意设立牌号注册局,“派归海关管理”,保护英商注册牌号(商标)(第7款)。中国政府承诺以英国、印度等国矿务章程为蓝本,于一年内重新改修妥定矿务章程(第9款)。进一步开放西江、白土口等三处作为停泊上下客货之处,容奇等10处为上下搭客之处。(第10款)。中国政府承诺整顿本国律例。“一俟查悉中国律例情形及其审断办法及一切相关事宜皆臻妥善,英国即允弃其治外法权”(第12款。1903年中美、中日商约中有类似的内容)。这是第一次确认中国将来收回治外法权的条约规定(李永胜: 《清末中外修订商约交涉研究》,253页)。但列强是否放弃治外法权,仍以列强视中国司法实践是否符合它们的要求为转移,主动权仍掌握在它们手中。将 《续议内港行轮修改章程》 作为条约附件丙,进一步承认了外国人内港行轮的特权。《章程》 规定行驶在内港的轮船 “或由通商此口至通商彼口,或由口岸至内地,并由内地处驶回口岸”,但 “不得由此不通商口岸之内地至彼不通商口岸之内地”。如某河禁止英轮行驶,“华轮亦应一律禁止”。轮船行驶范围,较之1898年 《内港行轮章程》 的规定扩大了。“一艘轮船事实上已经可以同时成为沿岸贸易和内港航行的船舶”(406,374页)。1898年总税务司公布 《内港行轮章程》 时是作为国内法令公布的,中国有自由变更之权。至此,《续议内港行轮修改章程》 成了国际条约,受其束缚,非得英国同意,不能修改。(蔡可成: 《航运之发展与航权收回之必要》,载 《交通杂志》 1卷5期,1933) 此外还有有关统一中国国币、关栈等的规定。(102,101-114页) 9月13日日商湖南汽船会社成立,资本金150万日元。其中日本邮船会社投资30万日元,占资本额的1/5。如股金利润,不满年利6厘时,不足之额,由政府补助,以达到年息6厘水准。1904年3月,其轮船 “沅江号” 开始航行于由汉口经岳州、长沙达湘潭的航线。(351,235页; 《对华回忆录》,430页; 120,264、263、147页) 9月29日由美国人詹姆斯·杜克(James B. Duke) 的美国烟草公司和英国帝国烟草公司联手建立的英美烟公司在英国成立,在英国注册,取得了中国、香港及其周围的纸烟业务。从1902年9月29日至1919年2月28日,在中国的机构为英美烟公司的分公司,其业务是由伦敦指导的。驻华分公司的初始资本为250万美元,1915年达1 660万美元,它无疑是20世纪初中国最主要的外国投资者之一。(144,9-10、1613页; 399,24-25页) 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委任汇丰银行天津分行买办吴鼎懋为总办、华俄道胜银行天津分行买办王树槐为帮办,设立官办的天津商务局。(《近代史研究》 1986年第4期,189页; 《一代枭雄袁世凯》,177页) 10月15日中葡签订 《增改条款》。葡萄牙以从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为条件,同意遵守 《辛丑各国和约》 中关于增收入口税的条款(葡不是 《辛丑各国和约》 签字国,但在庚子赔款中分得0.020 5%。见刘秉麟: 《近代中国外债史稿》,第30页)。葡同意在澳门设立海关分关。《增收条款》 未交换批准。同日,中葡互换照会,中国政府同意葡萄牙修造澳门至广州之铁路。(102,129-132页) 10月22日1901年12月,盛宣怀以和议已成,联军已退,分函大北、大东两公司,欲收回京津沽陆线,但两公司借口 “中国大局情形,尚未十分平靖,即行交回,深恐别生枝节”,不肯履约交还。盛迭与两公司交涉。是日,中国电报总局与丹麦大北公司签订《修订沽津京恰借线合同》,电报总局将大沽经天津、北京至恰克图陆线一条无偿借与大北公司。如以后报务繁忙,可再借一条。此线与其西伯利亚的陆线接通,使大北公司的电路,由上海经沪烟沽水线、津京恰陆线和西伯利亚陆线,连成一气,直接与哥本哈根通报,不必再绕道长崎、海参崴转接了。同日,电报总局与大东公司签订 《北京大沽借线合同》。电报总局将大沽北京陆线一条无偿借与大东公司使用。如不够用,还可借线一条。在将大沽至恰克图陆线借与大北公司、将京沽陆线借与大东公司后,两公司才同意将1900年受电报总局之托修建的京津沽陆线及京津局所交还中国。两合同的有效期可展至1930年年底。两线直到1931年才收回。(102,132-134、141-142页; 602,133页; 315,188页) 10月23日美英私相授受,约在1862年或稍后划定的美国在天津的专管租界(131亩),于是日经天津海关道同意,并入英租界,成了英租界的 “南扩充界”。(316,65页;408,35-36页; 409,326页) 11月16日1900年,浙江利用轮船局破产停航。1902年,招商局作价21 000两将该公司3只小轮和4艘拖轮收归己有,又添小轮4艘,拖船2艘,成立招商局内河轮船公司(后称内河招商局),资本68 500两,经营江、浙两省内河航运。1902年11月16日开办。1911年其轮船已近30艘,航线从沪、苏、杭扩展至苏北、皖北,成为全国最大的内港轮船企业。经营腐败,自1912年起,亏折日益严重。1937年1月,交通部核准停航。(321,256-257、620页; 120,787、788、900、901、903、1252-1256页; 328,329、431页) 12月上海兴泰纱厂被以三井物产会社上海支店长山本条太郎为中心的日商买去。这是日商头一次来华投资创办纱厂。1908年改名为上海纺织会社第一厂。(301,150页;114,194页) 1902年历来中国出口的都是土丝,即农家手工缫制的丝。19世纪70年代机械缫丝工业起步后,其产品(厂丝) 几乎全部供应出 口(113,968页; 333,661页注(2))。是年,全国厂丝(白厂丝) 出口量和出口值首次超过土丝(包括白土丝、白经丝、黄土丝)。此后一直稳定地保持这种趋势。到1920年,厂丝出口量已占全部生丝出口量的67.9%,厂丝(包括白厂丝、黄厂丝) 出口值占全部生丝出口值的78.49%。(333,660-661、678-681、684-685页) 对这个问题,418,219-220页根据日本人的研究成果,有以下论述: “厂丝的输出量于1897年就比土丝的输出量稍有超出,而且其后的十余年间缓慢地在数量上不断增长,但还是到民国以后,待到上海的缫丝工业发展起来,中国的机制厂丝出口才决定性地战胜了手工土丝。” 1902年 1902年2月8日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刊《新民丛报》,鼓吹君主立宪,诋毁革命。 春孙中山在横滨热诚接待章炳麟、秦力山等来访,与章讨论改革土地、赋税制度问题。 4月26日章炳麟、秦力山等在东京举行“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为日警所阻改为聚餐会。孙中山亦自横滨率华侨十余人赴会。 27日蔡元培、叶翰、蒋观云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蔡元培为会长,王慕陶、蒋观云等为干事。会员共计一百余人。 5月本月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成立,后改称上海总商会。 6月17日天津 《大公报》 出版。 本月黄兴等赴日本,进东京宏文学院,学习教育。 8月6日吴敬恒因与驻日清使冲突事件被迫离日返沪。 22日上海教育界在张园举行协助留日学生大会,抗议日政府禁止中国留学生习陆军。 本月孙中山为宫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之梦》一书作序,表彰宫崎寅藏襄助中国革命党人“创办共和之举”。 10月14日蔡元培等创办之“爱国女学校”在上海成立 。 11月16日上海中国教育会会员章炳麟、蔡元培、黄宗仰、吴敬恒等助南洋公学退学学生成立“爱国学社”。 本月黄兴与陈天华、杨守仁等在东京创办《湖南游学译编》杂志,宣传革命。1903年11月停刊,共出版十二期。 12月13日孙中山自日本抵香港。旋赴越南河内参观工业博览会。结识华侨黄龙生、甄吉亭、杨寿彭等,成立兴中会分会。后往西贡等地扩展党务,鼓动革命。 本月归国留日学生戢元丞、秦力山等在上海创办《大陆》杂志。先为月刊,两年后改半月刊,以政论为主,涉及其他方面内容。1906年1月停刊,共出47期。 本月孙中山在东京嘱留日学生刘成禺撰《太平天国战史》充作反清宣传品。孙中山为该书作序,于1904年在东京发行。 ☚ 1901年 1903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