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0年洪水
清同治九年(1870年)7月长江重庆至宜昌江段出现了800多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洪水主要来自嘉陵江中下游和重庆至宜昌区间,强暴雨笼罩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仅嘉陵江下游和重庆至宜昌沿江两岸刻记洪水的题刻即有91处。汉江中下游及洞庭湖区均发大水。荆江南岸决口形成松滋河。据推算,重庆寸滩站该年洪峰水位为196.15米,相应洪峰流量约为10万立方米每秒;宜昌洪峰水位为59.50米,洪峰流量约为10.5万立方米每秒,3 日洪量约265.0亿立方米,7日洪量为536.6亿立方米,30天洪量约为1650亿立方米,均为历史调查和实测值的最大值。据推算,荆江入口处枝城的洪峰流量约11万立方米每秒;在堤垸多处溃决的情况下,汉口站洪峰流量只有66000立方米每秒;汉口水位27.36米。据不完全资料,四川约20州县、湖北约30州县、湖南约20余州县遭受严重洪灾,两湖平原一片汪洋,受淹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损失惨重。江西、安徽也有一定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