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5_204第二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5_204第二章

【第二章】

按:此章‘變和言庸’者,即所謂釋中庸之義。而又以君子、小人對待説去者,即所以承上章戒懼、慎獨而包下章‘知仁勇’。蓋天命之性、率性之道,既是人人皆有,則亦可人人自能,不待用工。而上章之言戒懼、慎獨者,只為其‘氣稟所拘,物[1]欲所蔽’者之不能自全其本體而設教者也,故於此承之以‘君子而時中’、‘小人而無忌憚’,以見其氣稟之極有此二等,學與不學又有此二等,而其所以學之為‘知仁勇’又包舉而並論矣。觀章句‘為能體之’之能字、‘又能隨時’之能字、‘君子知其在我’之知字、‘故能戒謹不睹’之能字,則可知君子中庸之包‘知仁勇’矣。或疑章句無‘仁’字,而能戒謹、恐懼而無時不中者,非‘仁’之守乎?此亦可以觀‘文雖不屬,〔而〕意實相(貫)〔承〕’之實矣。○又按:章句以‘不偏不倚,無過不及’釋‘中’字,‘平常之理’釋‘庸’字,蓋此理一而不二,故中與庸亦無二體。且其出於天而非人為,形而上而無聲臭,故曰‘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蓋‘天命’貼上章‘性’字,‘所當然’貼‘道’字,‘精微之極致’總贊其微妙無形,而亦所以作‘上天之載,無聲無臭’之張本。以章句而觀,子思所以作文義例亦可推知矣。○又按:‘君子而時中’一句,又所引起第三章‘賢知之過’,‘小人而無忌憚’一句,又包得‘愚不肖之不及’,而但此則極言小人之惡耳。
反中庸
按:諺解恐當曰‘中庸 反’,蓋‘反’字,是小人無忌憚之心。觀乎章句,無非所以形容反之之情狀矣。
章句:惟君子為能體之。
按:‘惟’字最當著眼,此雖緊承‘精微之極致’而言,然大抵‘君子中庸’四字,實包‘惟聖者能之’之意。故章句亦以‘惟君子’為言,此非但義理之較然,實是文理之總會者,不可汎看。
小注新安陳氏説。
按:‘體’是‘體仁、體物’之體,即心與理為一體之義也,非‘仁以為己任’之意。若如説,則是將為下工之意,非‘君子而時中’之義矣。
‘君子之中庸’止‘忌憚也’章句:‘有君子之德、有小人之心。’
按:君子言德,以理而言者也;小人言心,以氣而言者也。總而言之,即是氣質之辨也。惟其氣質不同,‘反中庸’者有許多般,如下章所論是也。
章句:中無定體,隨時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
按:章句此説,即‘君子中庸’章句一串義也。以此觀之,可知‘中’字之兼體用。而小注諸説皆主用上説,此則似是輯之者之過也。然小注中朱子説第二段‘中庸之中’云云之語,最與章句合,讀者不可以不詳之。
小注魯齋許氏説。○厚齋非之曰:不言慎獨而混淪言之。雪川李公鳳祥吕晩村‘戒慎恐懼,兼動静,統始終,而言時中無適而不中’,亦是統體説之言,而以二説為解釋章句‘隨時〔以〕處中’之義,是為完備。
按:初無戒慎恐懼底工夫,而心地一任荒穢紛擾,則何以有獨知之境乎?此所以戒懼之為統體底也。
章下章句小注黄氏説。
按:雖曰‘中無定體’,而即其‘允執’處,天然之體則無不同也。説恐鑿。

☚ 15_203第一章   15_205第三章 ☛
0000392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