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4_368第二十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4_368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

‘修道以仁’之仁與‘三德’之仁,語意稍别否?‘以仁’之仁與‘人也’之仁訓義不同,如何?
‘修道以仁’,是專言之仁;‘三德’之仁亦不可謂偏言,而只是行一邊,此為小異。至於‘仁(也)者人也’,則乃是偏言者,故章句以‘惻怛慈愛’釋之。
‘能仁其身’,仁與道似若有分,而混而言之,何也?
言‘能仁其身’,則道自包在其中,而亦非混仁與道而一之也。
‘仁(也)者人也’,只言三德而遺卻知者,何歟?下文‘知人、知天’,乃所以補其上文未盡之意歟?
上段言仁義禮而不言智,下段言仁義智之事而不言禮之事。參互看來,其説自備,亦有以見禮與知之相為流通處。
‘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儒以為是欲用尊賢講明五達道之理,意之所歸,在於説智。此説莫太深巧否?
所引儒説,迂滯難從。
仁、禮、義三者,恐皆性之用,如何?
然。
‘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蓋謂事親之道,必由尊賢取友而明。若果如此,則知人知天獨不由於尊賢乎?語類曰,‘不是思〔欲〕事親先要知人’,只是‘更要知人’。又與‘必由尊賢’之説不合,如何?
語類汎論知人,章句主言尊賢,此其所以不同,而大義亦無甚遠。
章句於‘修身、事親’則仍用‘不可以不’本文,‘知天、知人’則易以‘又當’二字者,何也?
‘又當’二字最活動,不可為變文。
五達道只言其品者,何也?‘朋友’添‘之交’二字,何也?
只言五者之品,則教在其中。‘之交’二字,亦無深意。
三知三行,先儒或以為分以理言,等以氣言,未知然否?三知三行之為三等,誰則不知?而必分屬於知、仁、勇者,亦朱子本意否?
‘分以理言,等以氣言’,雖亦説得去,如此分屬,畢竟有何發明?知、仁、勇之為三等,或問已詳之,豈有未契而云耶?更細玩之為可。
‘三近〔者〕,勇之次’,此似以分言。以等而言,則當在困勉之次歟。
‘三近〔者〕,勇之次’,雖以分言,次字亦兼等意。
‘天下畏之’,懷是德底意多,其曰‘畏之’,何也?
懷與畏若不相應,而所懷在諸侯,所畏在天下,何疑之有?
‘(齋)〔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或問以為‘動静不違、内外交養’。‘(齋)〔齊〕明盛服’,豈可專屬於静耶?
‘(齋)〔齊〕明盛服’,亦可言於動處。而既與‘非禮不動’相對為言,可知專屬於静。
‘凡事豫則立’,其下四條亦包達道、達德、九經之屬而言否?‘豫’與‘素定’,言先立乎誠也;上文‘行之者一’,言達道、達德、九經必以誠行之也。‘豫’與‘素定’,言不特臨事以誠行之,先存誠以為本質,則臨事可無跲困疚窮之患也,與‘甘受和、白受采’之意相類。如何?
‘此下四條亦包達道、達德、九經’者,未見有此意。所論豫字之意,大概得之。但‘甘受和、白受采’是論文質,又與此不倫。
‘在下位’一節,節目雖多,而其本在於誠身。身既誠矣,則順親、信友、獲上、治民,無所施而不利,此君子所以誠之為贵。如何?
既誠乎身,則固無所施而不利。然聖人既論許多層節目,必有所以然,未可如是輕肆説去。
三近是入德之事,故屬之勇之次。擇善固執、學問思辨篤行,恐皆未及乎達德。而朱子直以擇善、學問思辨屬之知,固執、篤行屬之仁者,何歟?
博學、篤行、五‘(不)〔弗〕措’之類,與好學、力行難分高下。而三近在於‘知之、成功一也’之下,即知未及乎達德而為求以入德之事。擇善固執是誠之者之事,上於此一等則生知安行矣,這豈非學利以下之謂乎?況其下又以‘雖愚必明,雖柔必(剛)〔强〕’結之,則即所謂知之、成功而一者也。此其所以不同者歟?
朱先生屢説‘謹思’一句,至曰‘思之不謹,(則)便有枉用工夫’。謹思之術,可得詳言歟?
慎思之義,或問言之已詳之。更就自己身上察其做病處,嘿嘿加功為佳。
‘人一能之’之人,蔡虚齋以為學知利行之人,如何?
説太傷迫狹,非聖人本意。
‘果能此道’之道,承上五‘(不)〔弗〕措’而言,則語甚緊貼。而章句既曰‘明者擇善之功,强者固執之效’,則兼學利困勉而言似宜,如何?
通指‘博學’以下者為是。
‘包費隱,兼小大’,儒以為‘鬼神’章不言大小,而‘體物不遺’一句包之;此章不言費隱,而誠之一字包之。其説似精密,如何?
愚見正如此。

☚ 14_367第十九章   14_369第二十一章 ☛
0000371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