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3_086盡心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3_086盡心

【盡心】

‘莫非命也’,小注朱子曰‘此一句是活略在這裏,看他如何來’。‘活’,不着一偏也。‘略’,大概也。‘在這裏’,言在命中也。‘看他如何來’,言看是從正來與從不正來也。
‘盡其道而死’,小注朱子曰‘臨利害時,便將自家斫剉了,直須是壁立萬仞’。‘斫剉’,言不惜其身也。‘壁立萬仞’,言不移其心也。
‘强恕而行’,小注朱子曰‘所謂無忠做恕不出,兩字不容去一’。此上蔡説也,‘不出’,猶不得。又曰‘只争着一個反身而誠’,‘争着’,猶言欠卻。
‘行之而不著’,小注新安陳氏曰‘於凡人無責’,‘責’,俗本多誤作‘貴’。
‘霸者之民驩虞’,小注慶源輔氏曰‘霸者亟民之從’,言急於民之從己也。又曰‘時下雖得〔民之〕[1]驩娱’,‘時下’,猶當時也。
‘殺之而不怨’,言不怨之也。‘利之而不庸’,言不以為功也。
‘所過者化’,小注朱子曰‘纔沾著些便化’,言沾些子則便化。又曰‘重鑄一番過相似’,言如一番重鑄成也。
‘仁義禮智根於心’,小注朱子曰‘譬如本根,著在土上方會生’,本字恐是木字之誤。不然,則何用著譬字乎?更考之。
‘易其田疇’,小注‘教民務本’四字統言此一節之義也,蓋放下節‘教民節儉’之語也。
‘登東山而小’,小注潛室陳氏曰‘看有幾多人〔衆〕[2]來到仁者面前,皆使不得’,言雖有許多人到仁者之前,皆不得動仁者也。‘使’,猶動之也。
‘流水之為物’,小注朱子曰‘若這裏工夫欠了分毫,定是要透過那裏不得’,此言在此者不足,則欲通於彼而不可得也。
‘久假而不歸’,小注朱子曰‘又恰有這題目人[3]得,故不得不舉行’,‘人得’或是‘人信’之謂耶?抑‘人’是‘始乃’字之誤耶?更考。
‘竊負而逃’,小注朱子曰‘蒯聵父子只為無此心,所以為法律所縛’,‘之心,則法律縛他不住’。‘法律所縛’云者,猶言為君位所係累也。此蓋責之拒父也。
‘有私淑艾’,小注朱子曰‘或私竊傳其善言’,‘或’,俗本多誤作‘成’。
‘以身徇道’,小注‘記“吾欲以二者”’,‘吾’,俗本多誤作‘君’。
‘挾長’,此及萬章篇‘問友’章,皆不釋長字之義。其音則‘問友’章不著,此則云‘去聲’。而上‘良知’章‘敬長’之長,云‘上聲’。更考之。
‘所厚者薄,無所不薄’,小注朱子曰‘厚薄是以家對國言之’。朱子此説本為大學之文而設也,此文雖本出大學,而孟子之意未必以家國言,讀者勿泥於朱子之説可也。大抵大全所引説,多有此等處,惟在讀者之領會耳。
‘虎賁三千人’,集注‘千,書序作百’。夫書序是孔安國所作也,其為證不若七篇之的確,且安國後於孟子,故集注只曰‘書序作百’而已,不著‘當從’字云。
‘無政事則財用不足’,小注新安陳氏曰‘為政在人三者’,‘三’,俗本多誤作‘主’。
‘仁也者,人也’,小注‘尤延之’云云,尤字上似當有‘朱子曰’三字,更考之。
‘士憎兹多口’,集注‘憎當从土’,小注新安陳氏説以‘見憎於人[4]’釋之,有悖於集注之意,不可附入明矣。夫先乎集注而諸説多矣,一有與集注相悖者猶不敢取,況生於朱子後,學朱子者,其説乃與集注相悖,是何可采取?大全往往有此等欲備反疏處,讀者不可不知也。
‘智之於賢者也’,集注‘智之賢否於也哲’,其末云‘或曰:者,當作否。人,衍字。更詳之’。既著‘更詳’字,則未嘗以或説為斷案,不應於未引其説之前便改‘者’作‘否’,或是字誤。更考他本。
又:集注張子曰‘晏嬰智矣,而不知仲尼’,此則賢者屬於見知者矣;小注朱子曰‘子貢不能聞一知十,則智或不得於賢者’,又曰‘(智)〔知〕之於賢者〔則〕有小大,聖人之於天道亦有盡不盡[5]’,此則賢字屬於知人者矣。兩説皆通。而但以上下文參考,則小注説恐長。蓋集注是朱子手筆,小注所載朱子説是儒采於本集及語類等書而補入者,故凡集注與小注相矛盾,讀者皆以集注為定説,然如此等處恐亦不可拘泥。
‘可欲之謂善’,小注朱子曰‘百般羅碾’,‘羅’,恐是節之之謂也。‘碾’,研也。
又:下節集注張子曰‘志仁無惡之謂善’,以志仁二字觀之,蓋以己之欲釋‘可欲’,如書所謂‘可願’之意也。朱子既以人之可欲立説,而又取此説,何也?蓋所以備一義也。且朱子經解中圈下所引先儒説,往往不泥於本文之義與己説之意,此又不可不知也。
‘聖而不可知’,小注朱子曰‘一節深如一節’,‘如’,猶於也。
‘二之中,四之下’,小注慶源輔氏曰‘趲將去’,‘趲將去’,猶言向上去也。
又:雲峯胡氏曰‘所可欲者,此理也’,‘欲’,俗本多誤作‘終’。
‘布縷之征’,小注潛室陳氏曰‘應于賦欲之數’,‘于’,恐是‘干’之誤。‘應干’,猶言當徵也。
‘業屨’,集注‘織之有次業而未成者’,當以‘次’為句。
‘夫子之設科’,釋音‘夫子,如字,舊讀為扶余者非’。按:‘讀為扶余’,言其音也,非言其字也。若言其字,則夫予是也。蓋諸經本文下逐節釋音,此乃朱子之手筆,而初學以其字小,或放過而不致察,殊未可也。
‘充無受爾汝之實’,小注朱子曰‘若我身有未是處,則雖惡人以爾汝相稱,亦自有所愧’。夫惡人之加以横逆,本不足為病,故著雖字以輕之也。其語勢若曰‘我苟無失,雖善人以爾汝相稱,亦自無所愧’云爾。
又:新安陳氏曰‘朱子此條乃用注之説,與集注不同’,‘語意[6]較明白’。蓋陳氏以集注説認是只謂惡爾汝之名也,遂以小注‘反身而去其可輕之行’之説為明白,然殊不知集注説已該備矣。集注曰‘人雖或有所貪昧隱忍而甘受之者,然其中心必有慚忿而不肯受之之實’,夫慚忿而不受者,固是惡爾汝之名,其貪忍而甘受者,亦非我之行有以取之乎!又曰‘人能即此而推之,使其充滿無所虧缺,則無適而非義’,夫能即此推之,充滿無虧,則貪昧隱忍之行將自去,烏在其不明白耶?
‘雖有不存焉者寡’,‘存’,謂存心也。觀於小注之説可知矣。
小注周子曰‘不止於寡而存’,‘寡而存’,謂寡欲而存心也,省文也。
又:朱子曰‘未便説到邪僻不好底物事’,‘未便説到’,恐是姑舍之意。
又曰‘伊川教人,直是都不去他用其心’,‘去他’,言向他處也。
又:南軒張氏曰‘天資寡欲’,以‘天資’釋‘其為人’三字之義,義益分明。
又:慶源輔氏曰‘張王則用力難’,‘張王’,猶張皇,言大而盛也。
琴張曾皙’,集注‘雖未必盡然,要必有近似者’。夫二人者,其歌喪則均,而獨於此云爾,何也?以檀弓、禮經有足據信,而莊子多寓言,不足取信也。
‘鄉原’,集注‘字皆讀作願’。荀子言‘願愨’凡三處,故下皆字以該之也。
又:小注慶源輔氏曰‘先儒〔皆〕以原為善,〔不惟無所據,又〕既謂之善人,則不應遂以為德〔之〕賊,故集注〔引荀子為證〕,以原為願[7]’。按:經文‘善斯可矣’之善字,已暗照原字,集注亦再言‘人皆以為善’,烏在其原無善義耶?蓋原字兼謹善二義,而謹為長,故集注引荀子為斷,實則二義並行而無悖也。蓋流俗汙世之所謂善,其非真善可知矣。且以論語‘侗而不願’之義推之,願本非惡德,特無知之鄉人謂之願,則其非真願,亦可知矣。
‘閹然媚世’,小注朱子曰‘一心只要得人説好’,言其心只欲得世人説己為好。又曰‘為他做得好’,言自做其所謂好也,惟其自做好,所以人説好。
‘非之無舉’,小注朱子曰‘皆可收拾入來’,謂收拾而入於之道。又曰‘敢斷然’,‘敢’,他本作‘亦’,亦字恐是。又曰‘使其回頭來卻未可知,只被他自以為是,既把來做是了便休’,言使其反經,則其終能為善人亦未可知,但為彼自以為是,遂堅把此作是便止,不復反經,故終身為原人。
‘莠亂苗、佞亂義,亂樂,紫乱朱,原亂德’,皆以近似而亂之者也。惟利口之於身以相反而亂之者,故集注以‘多言而不實’斷之。
‘反經’,小注朱子曰‘不通分做兩件説’,‘不通’,恐是不成、不得之意也。又曰‘只政事便就這裏做出,那(會)〔曾〕[8]恁地便了’,言政事從端拱無為中做出,豈終端拱無為而止哉?

☚ 13_085告子   13_087韓國經學資料集成孟子第十三册 ☛
000032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