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
‘山木’章末小注東陽許氏曰‘養心固戒其梏亡,驗其所息而可致力者則氣也’。
嘗聞之湖上曰:‘此段恐有商量。蓋朝暮梏亡,則夜氣寖薄,而不足以存仁義之心,故致力於操存。勿使梏亡,則神清氣定,常如夜朝之時,而仁義浩浩不窮矣。故孟子以“操則存”一句為養之之方,正是用工致力處。舍此而别求致力於氣,則果如何下手耶!’
‘仁人心也’章‘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小注。
按:朱先生解此節之義有數説。有曰‘只云但求其放心,心正則自定’,是初年説也;有曰‘不是學問之道只有求放心一事,乃是學問之道皆所以求放心,如灑掃應對、博學審問、謹思明辨,皆所以求放心’,是中年説也;有曰‘學問之道,孟子斷然説在求放心。學者須先收拾這放心,不然,此心放了,博學也是閒,審問也是閒,如何而明辨,如何而篤行’,是最後定論,而與章句合。前後説俱在於語類中,而一不載録;饒氏、陳氏説未必得其正意,而又卻收入,不可曉。
‘有天爵者’章饒氏注。
陸氏曰:‘雙峯謂“仁義人人有之,忠信樂善,人所當勉”,則誤矣。’
‘仁之勝不仁’章章下注陳新安説。
陸氏曰:‘新安謂“此章恐為戰國諸侯説”,未必然也。至以“終必亡”為“滅亡”,尤謬。’
‘高叟為詩’章章下‘喘息呼吸’小注陳氏曰‘喘息呼吸,推言未生時’云云。
嘗聞之湖上曰:‘喘息呼吸,似指一體而分以後而言。蓋一體而分,氣血交注,脈息相關,疾痛痾癢惻怛真切,如咋指心動之類,亦其驗也。陳氏説得恐未親切。’
‘慎子為將軍’章二節輔氏注。
虚齋蔡氏曰:‘輔氏似以為“殃民之事,堯舜所不容者”,非也,“者”字分明作“人”字説,明其為堯舜罪人,所以斥之。’
‘一戰勝齊’節新安注。
虚齋蔡氏曰:‘“然且不可”,新安以為“就更克賊禍方深耳”,非也。此正是下文“吾明告子”云云之意。“然且不可”,是言於理不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