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丑】
‘浩然’章‘惡乎長’小注‘須是道義一一審處’。
按:‘義’當作‘理’。
‘人皆有不忍之心’章‘惻隱之心’小注‘陳氏曰’云云。
按:陳説多可疑。
‘知皆擴而充之’小注‘問知字是重字還是輕字’云云。
按:語類此是文蔚録。蓋以‘知’字為重也。淳録則曰:‘“知皆擴而充之”,南軒把知做重,文勢未有此意。“知”字只帶“擴充”説,“知皆擴〔而〕充〔之〕”,與“苟能充之”句相應。上句是方知去充,下句是真能恁地充。’子蒙録曰:‘既知得,則皆當擴而充之’,‘今有一種人,雖〔然〕知得’,‘又卻不能(充)〔改〕’。此兩説是以擴充字為重也,集注從下兩説之意。[1]
‘子路人告之’章下注‘此章言聖人’云云。
按:‘聖人’之‘人’當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