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貢問士章】
行己有恥,不辱君命。
或問 ‘“行己有恥”,為使不辱,亦何足以為高,而夫子以為士之上耶?’曰:‘是二者,汎而觀之,雖若僅免於羞辱,然嘗反諸身而度之,則能充其實者,正不易得,程子所謂“篤實自得”者,正謂此也。’
存疑 ‘行己有恥’,不仁不智、無禮無義之事,皆恥而不為也。○才足以有為,不止於使事,此時舉一事而言耳。
亦可曰稱孝,亦可曰稱弟,孝悌字恐差互。
存疑 宗族亦可曰稱孝,鄉黨亦可曰稱弟。此言宗族稱孝,鄉黨稱弟,互言也。
硜硜小人。
精義 明道曰:小人對大人為小,非為惡之小人也,故亦可以為士。
或問 硜硜小人而亦可以為士,與‘不得中行’而取‘狂狷’同意,故下章言之。
【通 論】
精義 伊川解曰云云,見集注。‘子貢未喻而復問其次,故答以’云云。‘子貢方悟而推曰:“然則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志求斗筲之人,何足數也。”志苟急於斗筲,惟恐不能暴見也,非盡謂今之從政為斗筲之人也’。【眉批】 按:伊川解‘子貢未喻’以下與集注不同。
或問 程子〔小人〕篤實之説至矣,晁氏亦有取焉。晁氏曰:尊義於己,不窮於外,士之上也;僅能存義於己而未能不窮於外者,士之次也。孝弟稱於〔宗族〕鄉黨,特行己有恥之事也。[1]
大全 伊川先生所云,以子貢平時氣象知之,又味夫子所答之意,有恥不辱,纔是依本分。不疏脱,不是過當底事,儘似退後一步説。然考其實則甚難,所謂篤實自得之事也,便可見往來問答意旨。子貢所以請問其次者,蓋為自省見得有未穩當處,可見孔門學者為己之實。若曰固己優為,便是失照管也。答范伯崇。
語類 文振舉程子曰:‘子貢欲為皎皎之行聞於人者,夫子告之皆篤實自得之事。’謂子貢發問節次正如此。曰‘子貢平日’云云。此見小注。‘而又問其次’下有‘至宗族稱孝,鄉黨稱弟,他亦未敢自信,故又問其次’二十字。○時舉。○子貢問士,都是退後説。子貢看見都不是易事,又問其次。子貢是着實見得那説底也難,故所以再問其次。這便是伊川所謂‘子貢欲為皎皎之行,夫子告之皆篤實自得之事’底意。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