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遲問仁章】
居處恭止不可棄也。
精義 明道説見集注。○伊川曰:君子之遇事,一於敬而已。簡細故以自崇,非敬也;飾私知以為奇,非敬也;要之,無敢慢而已。樊遲問仁,子曰云云。然則執事敬者,固為仁之端也,推是心而誠之,則篤恭而天下平矣。○范氏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居處不可不恭。‘如尸、如齊’,此居處之容也。夫子居不容者,不為容(也)〔止〕[1]而已,非惰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執事無不敬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此與人無不忠也。君子之道,無有内外,況夷狄乎?正心誠意,所以為道,夷狄之國,雖無禮義,而道不可須臾離也。’
或問 程子至矣,范尹亦平正有味。
語類 問:‘“樊遲問仁”,聖人以是告之,不知樊遲果能盡此否?’曰:‘此段須反求諸己,方有工夫。若去樊遲身上討,與我不相干矣。必當思之曰,居處恭乎?執事敬乎?與人忠乎?不必求諸樊遲能盡此與否也。又須思“居處恭”時如何,不恭時如何;“執事敬”時如何,不敬時如何;“與人忠”時如何,不忠時如何,方知須用恭敬與忠也。今人處於中國,飽食暖衣,未至於夷狄,猶且與之相忘,而不知其不可棄,而況之夷狄,臨之以白刃,而不自棄者乎!’履孫。
存疑 恭敬並言,則恭主容,敬主事。若單言恭,則該得敬,篤恭而天下平是也;單言敬,則該得恭,脩己以敬是也。○居處恭,持身之敬也。程子所謂‘整齊嚴肅’是也。執事敬,敬者主一無適之謂,是就事上説,即‘道千乘’章‘敬事’之敬也。忠該得信,‘為人謀而不忠’,此忠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此忠也。○注曰‘敬主事’,又曰‘敬主乎中’者,事雖外而敬則在心,心總乎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