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2_270小學大學相為終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2_270小學大學相為終結

【小學大學相為終結】

或問[1]:‘子方將語人以大學之道,而又欲其考乎小學之書,何也?’朱子曰:‘學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為道則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習之於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而為大學之基本;及其長也,不進之於大學,則無以察夫義理、措諸事業,而收小學之成功。今使幼學之士必先有以自盡乎灑掃應對進退之間,禮樂射御書數之習,俟其既長,而後進乎明德新民以止於至善。是乃次第之當然,又何為不可哉。’曰:‘若其年之既長而不及乎此者,則如之何?’曰:‘是其歲月之已逝固不可追,其功夫之次第條目豈遂不可得而復補耶?吾聞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為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源,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教;為大學者不由乎此,亦無以開發聰明,進德修業,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不幸過時而後學者誠能用力於此,以進乎大而不害兼補乎其小,則其所以進者將不患其無本而不能以自達矣。其或摧頽已甚而不足以有所兼,則其所以固其肌膚之會、筋骸之束而養其良知良能者,亦可以得之於此,而不患其失之於前也。’曰:‘然則所謂敬者,又若何以用力耶?’曰:‘程子於此嘗以“主一無適”言之矣,嘗以“整齊嚴肅”言之矣。至其門人謝氏之説,則又有所謂“常惺惺法”者焉;尹氏之説,則又有所謂“其心收斂、不容一物”者焉。條辨曰:按,尹氏‘其心收斂’,即程子所謂‘主一’;‘不容一物’,即程子所謂‘無適’,是二説只一説也。既主一無適,又整齊嚴肅,是内外交相培養。惟謝氏‘常惺惺法’,則補程子所未及,故朱子謂‘心若昏昧,燭理不明,雖强把著,豈得為敬’。但離了整齊嚴肅説惺惺,則又無捉摸,所以必補説於説之下。觀是數説,足以見用力之方矣。’曰:‘敬之所以為學之始者,然矣。其所以為學之終也,奈何?’曰:‘敬者,一心之主宰而萬事之本根也。知其所以用力之方,則知小學之不能無賴於此以為始;知小學之賴此以為始,則夫大學之不能無賴於此以為終者,可以一以貫之而無疑矣。蓋此心既立,由是格物致知以盡事物之理,則所謂“尊德性持敬以涵本原也。而道問學”;窮格以開發聰明也。由是誠意正心以修其身,則所謂“先立其大者,持敬以誠其意、正其心也。而小者不能奪”;百體從心君所令而身修也。由是齊家治國以及乎天下,則所謂“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是皆未始一日而離乎敬也。然則敬之一字,豈非聖學始終之要也哉!’
朱子答吴晦叔書曰:夫汎論知行之理,而就一事之中以觀之,則知之為先,行之為後,無可疑者。然合夫知之淺深、行之大小而言,則非有以先成乎其小,亦將何以馴致乎其大哉?蓋古人之教,自其孩幼而教之以孝弟誠敬之實,及其少長而博之以之文,皆所以使之即夫一事一物之間,各有以知其義理之所在,而致涵養踐履之功也。此小學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及其十五成童學於大學,則其灑掃應對之間、禮樂射御之際,所以涵養踐履者略已小成矣,於是不離乎此而教之以格物以致其知焉。致知云者,因其所已知者推而致之,以及其所未知者,而極其知[2]也。是必至於舉天地萬物之理而一以貫之,然後為知之至,而所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者,至於無所不盡其道焉。此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今就其一事之中而論之,則先知後行,固各有其序矣。誠欲因夫小學之成以進夫大學之始,則非涵養踐履之有素,亦豈能居然以夫雜亂紛纠之心而格物以致其知哉?且之所謂“忠信、修辭”者,聖學之實事,貫始終而言者也。以其淺而小者言之,則自其“常視(無)〔毋〕誑”、“男唯女俞”之時,固已知而能之矣。知至至之,則由行此而又知其所至也,此知之深者也;知終終之,則由知至而又進以終之也,此行之大者也。故大學之書雖以格物致知為用力之始,然非謂初不涵養踐履而直從事於此也,又非謂物未格、知未至,則意可以不誠,心可以不正,身可以不修,家可以不齊,但以為必知之至,然後所以治人治己者始有以盡其道耳。若曰必俟知之[3]而後可行,則夫事親從兄、承上接下,乃人生之所不能一日廢者,豈可謂吾知未知[4],而暫輟以俟其至而後行哉?抑聖賢所謂知者雖有淺深,然不過如前論二端而已,但至於廓然貫通,則内外精粗自無二致也。○朱子曰:古人於小學存養已熟,根基已自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點化出些精采。○問:小學、大學之别。曰:小學、大學只是一個事。小學是學事親事長,大學便就上面講究委屈[5]其所以事親事長是如何。○又曰:古人由小學而進於大學,其於灑掃應對進退之間,持守堅定,涵養純熟,固已久矣。大學之序,特因小學已成之功。○陳氏曰:小學書綱領甚好,最切於日用。雖其[6]大學之成,亦不外此。○退溪李先生言行録曰:以作室比之,小學則如修正基址而備其材木也,大學則如大厦千萬間結構於基址也。此外雖請他書,而其工夫皆為大厦千萬間結構於基址也;此外雖講他書,而其工夫皆為大厦千萬間修粧所入矣。○朱子曰:古之學者,八歲而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記之事;十五而入大學,學先聖之禮樂焉。蓋義理以養其心,聲音以養其耳,采色以養其目,舞蹈降登俯仰以養其血脈。至於左右起居,盤盂有銘有誡,其所以養之之具可謂備至矣。夫如是,故學者有成材而庠序有實用,此先王之教所以為盛也。自學絶而道喪,至今千有餘年,學校之官有教養之名而無教之養之之實,學者挾策而相與嬉其間,其傑然者乃知以干禄蹈利為事,至於語聖賢之餘旨,究學問之本原,則茫乎莫知所以用其心者,其規為動息,無異於凡民。鳴呼,此教者過也,豈學者之罪哉?

☚ 02_269四書纂要引用先儒姓氏書目   02_271大學總論 ☛
0000046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