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1_146大學困得後説 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1_146大學困得後説 下

【大學困得後説 下】

謹按,朱子答張敬夫書曰:‘自然意味平和,道理明白,脚踏實地,動有據依,無籠罩自欺之患。’答吕伯恭書曰:‘近世一種似是而非之説’,‘惟恐説得不鶻突,真是謾人自謾’。所謂自謾,乃是謂欺其心也。答林謙之書曰:‘今之學者未明一理,而傲然以上智自處,至於周行卻立,瞬目揚眉,内以自欺,外以欺人。[1]’此自欺,亦是謂欺其心也。與魏應仲書曰:‘不可含糊護短,恥於咨問,而終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答何叔京書曰:‘日前自誑誑人之罪’,‘不可勝贖’。此自誑,亦謂欺其心也。答胡季隨書曰:‘聖賢遺訓明白(若)〔如〕此,豈可舍之而循彼自欺之浮説耶?’答項平父書曰:‘夫謂不必先分儒者,非實見彼此皆有可取,乃是茫然兩無所見,而為此依違籠罩之説以自欺而欺人耳。[2]’又答何叔京書曰:‘義理未明,正須反覆鑽研,參互考証,然後可以得正而無失’,‘奈何憚於一時之費力,而草草自欺乎’。答葉正則書曰:‘吾黨之為學者’,‘全是含糊影響之言’,‘竊料其心豈無所疑,只是已作如此聲勢,不可復謂有所不知’,‘不免一向自瞞’,且要‘鶻突將去’。此皆謂欺其心也。答范伯崇書曰:‘見得聖人之心脱落自在’,‘方見義理之精’,‘於日用中自然得力’。‘蓋幾微之間,衆理昭晰,雖欲自欺而不可得矣。’答周南仲書曰:‘當世道術分裂,上者入於佛,下者流於’,‘前者既以自誤而遂以自欺,後者既為所欺而復以欺人’。又曰:‘若如此低回前卻,不即果決向前,真實下手,則恐不免但為自欺自誣之流也。[3]答路德章書曰:‘將未至乎有疑而不能問’,遂‘託於不問(而)〔以〕自欺也’。答鄭子上書曰,温公‘排釋氏,亦曰“吾欲扶教耳”。此只是看道理不透,非獨欺人而並以自欺’。答楊志仁書曰:‘諸儒説到此處皆為愛惜人情,宛轉回護,不敢窮究到底,所必不敢大開口説,令人胸次憒憒,自欺自誑。此病不小。’答孫敬甫書曰:‘陸氏之學’,‘其宗旨本自禪學中來,不可掩諱’,‘不必如此隱諱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徒以自欺而自陷於不誠之域也’。朱子居常與人書札言自欺處,略考之,得此十數條,似皆指欺其心也,未見其有為人之意也。又閲心經附注,見所摭朱子語論自欺處,有曰:‘自欺是個半知半不知底。人知道善我所當為,卻不十分去為善;知道惡不可作,卻〔又〕是自家所愛,舍他不得,這便是自欺。’此則全與愚所説相似。知惡而不得舍,豈是為人者乎?又曰:‘心之所發’,‘不知不覺地陷於自欺,非是陰有心於為惡,而詐於為善’。非是詐於為善,則其非為人也決矣。又論司馬温公劉元城語曰:‘温公(之)所謂誠,即大學“誠其意”者,指人之實其心而不自欺者〔言〕也。[4]’又按:朱子書楊龜山帖後云:‘楊公於先天之學有所未講,則闕而不論,其不自欺〔又〕如此。’此亦似指不欺其心也,非謂不為人也。由是觀之,則朱子平生所説自欺之語,皆是謂欺其心也,未見其以為人為自欺也。唯獨於大學章句以‘徇外為人’釋之,及小注一兩條謂為為人耳。其言不同如此。且謂為欺心,其平生所説皆然;謂為為人,獨見此三兩處耳。然則竊恐此所釋乃朱子偶然一時所見,非其平生定論也。後之讀者徒見章句所釋如此,而不考朱子他時所言,便謂朱子之旨只如此,大學本旨只如此,則竊恐其不得為深究朱子之旨者也。區區妄説,雖於章句之言有不同,其於朱子平生所言之意則實脗合。然則謂其異於章句則可,謂其異於朱子之旨,則實不然也。

癸巳二月日書

☚ 01_145大學困得後説 中   01_147論大學格致章 ☛
000001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