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1_140附王通判講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1_140附王通判講語

【附王通判講語】

通章關鍵總在‘不出家而成教於國’一句,重修身上,‘孝者’以下四節俱發明此句。第五節通捲上文而結之,意已完矣。復引三,非於所論之外更有發明,亦非取彼之文証此之義,蓋取其嗟嘆詠歌,使人諷詠而得之於心耳。首節講‘君子不出家’二句,且勿露家國一理,下三句正原其理之一也。
所謂治國必先之以齊家者,蓋身脩則家可教,而後國可治。苟身不脩,而家已不可教,顧能推以教國者,無是理也。故君子之治國,不出於脩身教家之道,自可以成教於國,此豈君子强可家國而一之哉?亦以其理之同耳。彼孝以事親,君子修子道以教家也,然國之有君猶家之有親,以之事君,而愛同焉,孝之外無復事君之道矣;弟以事長,君子修弟道以教家也,然國之有長猶家之有兄,以之事長,敬同焉,弟之外無復事長之道矣;慈以撫幼,君子修父道以教家也,然國之有衆猶家之有幼,以之使衆,而仁同焉,慈之外無復使衆之道矣。夫家國惟一理,此所以不出家而教可成於國也。
斯道也,豈假於强為哉!康誥曰:‘如保赤子。’蓋言母之相通於子者,必也本吾心而誠以求之,雖不能悉中其子之欲,亦不至於大相遠矣。此固養子之道,得之於良知良能者,豈有學養子而後嫁者哉?觀慈幼之理‘不(暇)〔假〕强為’,而孝弟可知矣,‘在識其端而推廣之耳’。今以教成於國之效言之,君子修吾仁以教家,使一家仁,一國之人皆起而為仁,而仁之教成於國矣;修吾讓以教家,使一家讓,一國之人皆起而為讓,而讓之教成於國。向使一人貪戾而不仁不讓,則無以教家,而國隨而亂。夫仁讓由於一家,作亂始於一人,其機如此,此正謂‘一言之失足以僨事,一人之正足以定國’也。一言且僨事,況一人貪戾,豈不足以致亂乎?觀其機而教成於國之效必然矣。
嘗觀之治亂,見之矣。,一人也,以仁帥天下,而民從其仁,之國定矣;,一人也,以暴帥天下,而民亦從其暴,之國亂矣。豈民之性仁於,而不仁於哉?蓋惟從其所好耳。苟所令者之仁,而所好者之暴,誰其從之?是故君子必有善於身而可以教家,然後可出令以責人之善;無惡於身而足以教家,然後可出令以正人之惡,此乃恕之道,民之所由喻也。向使以之君待其身,而欲以之民責之人,所藏乎身不恕,欲以是而能喻民從,無是理也。
合而觀之,道之行於我者通於國,而理不假於强為;教之成於國者始於家,而機必本於身修。此可見國之道不外於家。故欲治國者,不當求治於國,而在修身以齊其家者也。
是意也,詩人已先詠之矣。桃夭之詩曰:‘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夫閨門,國之範也。君子能修身以宜家人,然後可以教國人,而桃夭,其風化之首矣。蓼蕭之詩曰:‘宜兄宜弟。’夫兄弟,國之式也。君子能修身以宜兄弟,然後可以教國人,而蓼蕭,其王道之始矣。鳲鳩之詩曰:‘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夫一身之儀,國之則也。君子能修身教家,足為一家父子、兄弟之法,然後民法之,而國之為父子、兄弟者定,鳲鳩,其王教之四達矣。由三詩觀之,國之治不始於國,而在修身以齊其家。所謂‘治國在齊其家’者,其理悉著於諷詠之間矣。有齊治之責者,三復於,則所以修身教家者,豈容易哉!

☚ 01_139【傳九章】 釋齊家治國。  �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4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