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黑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黑鲷 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属鲈形目,鲷科鱼类。又称黑加吉、海鲋、黑立、乌格等。为中国习见的海产经济鱼类。中国北自山东,南至广东、广西、海南皆可进行网箱养殖。也是鱼塭和池塘养殖的对象。 (一)形态特征和分布 黑鲷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体色青灰。头大,前端钝尖。第一背鳍有硬棘11~12,软条12。侧线起点处有一黑斑。体侧有黑色横带数条(图1-7)。 图1-7 黑鲷 黑鲷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中国沿海均产,以黄海、渤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山东沿海,常与其他鱼类混杂,一起被捕获。 (二)生活习性 黑鲷喜在岩礁和沙泥底质的清水环境中生活。试验证明,将其养殖在泥滩上较浑浊的海水中也是可行的。黑鲷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有些个体在盐度接近于淡水的半咸水中也能生存。黑鲷较耐低温,致死低温为3.5℃,摄食水温为6℃,17℃以下生长缓慢,以20℃以上生长良好。冬季在水温4~5℃,或夏季水温31~32℃的水体中均能存活。致死高温为35℃,故中国南北方均可养殖。冬季北方在气候温和的水域中可以越冬。黑鲷为肉食性鱼类,成鱼以贝类、多毛类和小鱼虾等为主要食物,有时也食一些海藻。 (三)生长 黑鲷生长较快,自然海区6月下旬体长1厘米左右的鱼苗,长到7月上旬可达2厘米,11月份即达10厘米左右。在鱼港中生长更快,10月下旬有达17.5厘米,重250克者。在自然海区中2龄鱼长18.7厘米,3龄22.4厘米,4龄24.5厘米,5龄26厘米。山东胶南市将体长10厘米,体重20~30克的鱼苗越冬后,第二年5月体长即达15厘米,体重60克左右,6月份放入网箱中养殖到11月体重即达400克。 (四)繁殖 黑鲷性成熟过程较为特殊,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体长1厘米左右的幼鱼全为雄性,体长15~20厘米为典型的雌雄同体,到25~30厘米,则大部分转为雌鱼,即低龄鱼中雄鱼占优势,高龄鱼则雌者居多。山东沿海黑鲷自5月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福建龙溪产卵期则为4月初到4月底;台湾附近海域则2~5月份产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