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鸦胆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鸦胆子 【药物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概述】本品又名老鸦胆、苦榛子、雅旦子、小苦楝。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 Brucea javanica(L.)Merr.的果实。主产于广东、广西,以广东产量最大,质佳。秋、冬季果实成熟时,待果皮变黑时,分批采收,扬净,晒干。 【药性】味苦,性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解毒,腐蚀赘疣。 【应用】 1.用于湿热痢疾,泻下脓血,里急后重,尤适用于久痢和休息痢,多单用鸦胆子,以龙眼肉包裹服用。如热毒壅盛,腹痛痢下秽臭者,可与金银花、白芍、三七等同用,方如解毒生化丹。现本品多用于阿米巴痢疾及溃疡性结肠炎。若久痢久泻,迁延不愈,可配诃子、乌梅肉、木香等同用。 2.用于疟疾。临床多用于三日疟、间日疟、恶性疟,可以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服。 3.用于疔疮肿毒,赘疣,鸡眼等,可能醋捣为泥状外敷,或用油调涂。 近年来发现鸦胆子有抗癌作用,故常用于治疗肺癌、直肠癌、乳腺癌等,多制成鸦胆子油口服乳剂或注射液使用。 【用法用量】内服: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服,饭后服用为宜,不入汤剂。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鸦胆子油局部涂敷。治痢疾时用浸出液作保留灌肠,可减轻口服时的副反应。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或久服。脾胃虚弱者禁服。外用时不可接触正常皮肤,以免腐蚀刺激而引起皮肤发炎溃烂。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鸦胆子苦素、鸦胆子苦醇、去氢鸦胆子苦醇、去氢鸦胆子苦素、二氢鸦胆子苦素、鸦胆亭、鸦胆亭醇、鸦胆子苦内酯、鸦胆子双内酯、鸦胆子苷等,并含黄花菜木脂素、香草酸、金丝桃苷、木犀草素 7 葡萄糖苷等。鸦胆子油中含油酸、三油酸甘油酯等。 2.药理作用 鸦胆子油乳能抑制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对肉瘤 S37和 S180局部给药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杀灭阿米巴原虫和抗疟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溃疡性结肠炎:用鸦胆子乳剂50ml,加入0.9% 生理盐水50ml保留灌肠,每晚临睡前1次,15天为1疗程,共治疗23例,结果治愈15例,有效7例,无效1例。[山西中医,1990,6(4):24]②晚期胃癌: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30ml,加葡萄糖盐水250~500ml静滴,每日1次,30天为1周期。治疗38例,结果 CR(完全缓解)3-例(7.9%),PR(部分缓解)19 例(50.0%),NC(无变化)11例(28.9%),PD(进展)5例(13.2%),CR+PR57.9% 。[实用肿瘤杂志,2004,19(1):78]③ 寻常疣:用75% 酒精消毒后予鸦胆子霜敷于患处,纱布包扎,每日更换1次,每隔2日清洗1次坏死组织,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50例,结果45例治疗3~5天开始坏死脱落,32例1个疗程痊愈,13例2个疗程痊愈,4例3个疗程痊愈,治疗率98%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11):973]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