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面神经麻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有周围性和中枢性之分。本节重点介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诊断要点】 (1)急性起病,常为单侧,中青年发病最多。 (2)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闭合不能,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气或吹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易存留在颊齿之间。 (3)可伴有流泪、流涎、听觉过敏、味觉障碍、乳突部疼痛等症状。 【治疗】 1.电针 取穴:阳白透鱼腰与鱼腰透阳白,并接1对电针;四白透颧髎与颧髎透四白,并接1对电针;地仓透颊车与颊车透地仓,并接1对电针;翳风与下关接1对电针;再配对侧合谷。方法:选用规律脉冲波,频率40-60次/分,电流强度以见到局部肌肉有收缩为度,时间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一般治疗2-3疗程。 2.敷贴 取穴:以面部患侧穴位为主,每次选1-2穴。方法:用蓖麻子仁捣烂取绿豆粒大,或用马钱子粉0.2克置于消炎镇痛膏药上,敷于穴位。 3.水针 取穴:牵正、翳风、温溜、合谷穴等。方法:药用维生素B1 25毫克,或维生素B12 0.1毫克,或加兰他敏等注射液,进针后待有针感时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注射1次,10次为一疗程。 4.刺络拔罐 取穴:地仓、颊车、牵正、下关、太阳、阳白等,均患侧,每次选穴2-4个。方法:用皮肤针叩刺至微出血,再用小口径火罐吸拔3-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现代临床举例】 (1)庞氏用太阳透阳白、颧髎透太阳、地仓透颊车、地仓透承浆加双侧合谷穴,治疗10例,全部治愈。(庞俊群,广西中医药,1985;(4):42) (2)单氏等以内挑外针治疗面瘫85例,病变局部针刺,患侧口腔腮腺开口部位颊黏膜处挑刺放血,取得疗效。(单衍丽等,针灸临床杂志,1998;(7):29) (3)赵氏等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电针面部穴,颊黏膜上患侧口角向后1寸处小血管上点刺放血2-5毫升,取得疗效。(赵先亮等,国医论坛,1999;(1):27) (4)赵氏等治疗面瘫56例,在颊车、下关之间贴斑蟊、生姜、麝香粉发泡,取得疗效。(赵圣文等,针灸临床杂志,1997;(3):47) 【备注】 (1)针灸对于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一般可在起病一周后开始治疗。早期刺激可以较轻,后期可以刺激较强。 (2)本病在中医称为“口眼斜”。 (3)避免吹风受寒,眼睑闭合不全,可用眼罩及滴眼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