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静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静女 【原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2)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3)彤管有炜,说怿女美!(4)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5)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6) 【译文】: 娴静的女子你多漂亮,等候我在城角上。躲躲闪闪不露头,害我搔头又彷徨。 娴静的女子你多漂亮,赠给我一支红管草。红管草这般彤彤红,让我更爱美丽的你。 野外的嫩草是你采,嫩草实在美又奇。不是草儿美又奇,只因是美人你赠来。 【集评】: 《毛诗序》:“《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八) 唐·孔颖达:“道德一也;异其文耳。《经》三章皆是陈静女之美,欲以易今夫人也。庶辅赞于君,使之有道也。此直思得静女以易夫人,非谓陈古也。故《经》云‘俟我’,‘贻我’,皆非陈古之辞也。”(《毛诗正义》卷八) 宋·王质:“当是其夫出外为役,妇人思而候之。此是其夫辞。夫自牧而归,女隅城而候,当是官役稍苛,牧夫迟归。妇人思君子之深,出门亦非获已,然犹不敢远至城之外,而潜处城之隈,足见其静也。”(《诗总闻》卷五) 宋·张戒:“《国风》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岁寒堂诗话》卷上) 明·王世贞:“‘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旨有极含蓄者、隐恻者、紧切者;法有极婉曲者、清畅者、峻洁者、奇诡者、玄妙者。《骚》赋古选乐府歌行,千变万化,不能出其境界。”(《艺苑卮言》卷二) 今·陈子展:“《静女》,诗人热爱卫宫女史之作。诗义自明,读者或不察。静女而贻我彤管以为信物,已明其为女史所爱。……奴隶制时代,彤管为女史载事记过之笔,非凡女所有。此诗人为女史所爱,虽或卑微,亦当属于士之一阶层,统治阶级之底层。”(《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这首诗向来为人称道的,是那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其实,整首诗都写得十分动情,撩人心弦。全首只有十二句五十个汉字,却将青年男女私下幽会时的那种可爱与活泼、焦急与憨拙写得绘声绘色,逼真动人。其构思的精巧和语言的简练,自然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诗人十分内行地捕捉住幽会时最富有诗意的特定场面、时刻与人物“爱屋及乌”的特定心理,正因为抓住了这一重要的表达内容,诗人的表达技巧才出色地发挥了作用,使得这首诗显得如此美不胜收,即使今人也不得不为之叹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