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附一 针麻穴位处方及麻醉管理举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附一 针麻穴位处方及麻醉管理举例 颅脑手术 (一)前颅凹手术 【穴位处方】 1.颧髎(患侧)、耳垂(患侧)。 2.金门、太冲(患侧)。 3.耳穴:脑干透皮质下、神门。交感、肺(患侧)。 上列三组穴位可任选其一组。此外均可加用局部穴,即率谷透颌厌(双)、健则攒竹透患侧鱼腰。 【麻醉管理】 1.头皮用生理盐水150毫升,内加肾上腺素0.5毫克作头皮下注射,起减少出血、易于分离皮瓣和提高镇痛的作用。高血压者禁用肾上腺素。 2.颅压增高的病人,在钻孔时宜使用20%甘露醇1~2克/公斤体重施行脱水减压。 3.有癫痫史者,术前除用鲁米那钠0.1克外,可用5%苯妥英钠5毫升肌注。术中若发作癫痫,手术宜暂停,并用5%阿米妥钠3~5毫升或2.5%硫喷妥钠2~5毫升静脉慢注。 4.手术在鞍区操作时,可能引起头痛、眼痛、恶心、呕吐等反应。宜暂停刺激。改用温盐水冲洗鞍区。呕吐较重者,可加用氟哌啶2.5~5毫克静注或灭吐灵20~40毫克肌注。 5.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注意出血情况,及时补血。 (二)颞、顶、枕部手术 【穴位处方】 1.金门、太冲(患)。上星透囟会、风池透安眠2。 2.耳穴:脑干透枕颞、神门透肾。交感透太阳、外肺(患)。 【麻醉管理】同前颅凹手术。 (三)后颅凹手术 【穴位处方】 1.合谷、支沟。翳风、神门透交感。 2.足临泣、翳风。大椎透哑门(皮下针)、后顶透脑户(适用于旁正中切口)。 3.耳穴:脑干透皮质下、外肺。神门透肾、交感。 【麻醉管理】同前颅凹手术。 五官科手术 (一)青光眼、白内障手术 【穴位处方】 1.阳白透鱼腰、四白透承泣(患)。 2.合谷、支沟(患)。 【麻醉管理】 1.结膜囊可滴1%地卡因表麻。结膜下可注射生理盐水,以助分离结膜瓣。 2.眼肌不够松弛时,可暂停通电。 3.青光眼病人,如果眼压过高,可用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 (二)上颌窦根治术 【穴位处方】 1.四白、颧髎(患)。 2.合谷、内关(患)。 3.合谷、支沟(患)。 【麻醉管理】 1.粘膜下可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液浸润。 2.剥离骨膜及凿骨时有酸胀感,可用度冷丁辅助,最好用骨钻代替骨凿以减轻刺激。 3.鼻腔作对孔引流者,可用1%地卡因棉片敷鼻腔,以解除疼痛。 (三)中耳炎根治术 【穴位处方】 1.听会、颊车。合谷、印堂(患)。 2.合谷、内关、内庭(双)。 【麻醉管理】 1.皮下可用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液浸润。 2.凿骨时有震动感,事先作好解释。 3.中耳腔可用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湿敷,可减少出血和加强镇痛。 (四)鼻腔手术 【穴位处方】 印堂透上迎香(患)。 【麻醉管理】 用2寸针由印堂穴垂直刺入达骨膜,针尖斜向切口侧,沿鼻背紧贴骨膜向下缓缓进针,直达上迎香穴。不用手法捻针,不用电刺激,留针诱导15分钟即可开始手术。 (五)扁桃体摘除术 【穴位处方】 1.合谷、内关(单)。 2.合谷(双)。 3.扁桃体穴(双)。扁桃体穴在下颌角前下方约一横指处。进针时,针尖应斜向扁桃体方向,忌刺入过深。 【麻醉管理】 1.扁桃窝可注射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溶液,以利剥离和止血。 2.术前宜给阿托品,以减少咽喉部分泌物。术中一般不用辅助药物。 (六)全喉截除术 【穴位处方】 1.合谷、内关(双)。 2.耳穴内分泌透翳风(双)。 【麻醉管理】 1.手术体位要使病人易于接受为准,不宜取过度后仰位。 2.分离喉体中牵拉反应重时,可追加度冷丁或施行喉返神经阻滞。 3.密切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颈部手术 (一)甲状腺手术 【穴位处方】 1.合谷、内关(单或双侧)。 2.扶突(双侧、双针)。 【麻醉管理】 1.处理甲状腺上动脉时,牵拉反应较重,可追加度冷丁或辅助局麻。 2.对甲亢病人,术中注意血压、脉搏变化,需要时静滴海特琴0.6~0.9毫克。 3.并存气管受压者,宜在术前做好清醒气管内插管,导管前端应越过受压部位。 (二)颈部大块清扫术 【穴位处方】 1.合谷、内关(双)。 2.耳穴内分泌透翳风(双)。 【麻醉管理】 1.内分泌透翳风穴用2.5寸毫针,向下、内、前方向深刺。 2.病人体位应做到尽量舒适。出现体位疲劳时可追加度冷丁等辅助药。术中出血量应及时补回。 胸腔手术 (一)食管贲门手术 【穴位处方】 1.合谷、臂臑。心俞、膈俞(患)。 2.三阳洛透郄门、耳穴胸背(患)。 3.翳风、臂臑(患)。 【麻醉管理】 1.宜常规在针麻前施行清醒气管内插管。剖胸后用紧闭麻醉机施行呼吸管理。 2.术前训练病人练好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可在一定程度克服剖胸后的胸闷、憋气感。 3.切皮前宜用0.25~0.5%普鲁卡因肾上腺素溶液浸润切口皮肤。切肋前宜用1%普鲁卡因施行3~5个肋间神经阻滞。 (二)肺切除术 【穴位处方】 1.三阳洛透郄门、下翳风(患)。任脉、督脉(长皮下针)。 2.三阳洛透郄门、耳穴胸背(患)。 3.合谷、内关(患)。 【麻醉管理】 同食管手术。 (三)心包、二尖瓣手术 【穴位处方】 1.合谷、内关(双)。 2.三阳洛透郄门、耳穴心(单)。 【麻醉管理】 1.同食管手术。 2.如为纵劈胸骨切口,可在胸骨后用0.5%普鲁卡因封闭。 3.术中注意充分供氧,并注意心律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腹部手术 (一)胃切除术 【穴位处方】 1.章门透鸠尾,上巨墟透足三里,地机透阴陵泉(双)。 2.耳穴:交感透太阳、腹透神门。皮质下透肺、胃(单)。切口旁针(双)。 【麻醉管理】 1.切开腹腔时,嘱病人施行以胸呼吸为主的深呼吸,以减轻鼓肠。 2.若腹肌较紧,先暂停切口针通电,静注汉肌松0.6~ 0.8毫克/公斤体重,必要时于腹膜上浸润局麻。 3.牵拉和分离胃左右血管之前,宜先用1%普鲁卡因1~2毫升作局部封闭以减轻牵引痛。 4.若遇较重的鼓肠或牵拉反应,可用0.5%普鲁卡因作腹腔神经丛封闭和肠系膜根部封闭。 (二)阑尾手术 【穴位处方】 1.足三里、三阴交。章门、五枢透维道(患)。 2.脾俞、胃俞。章门、五枢透维道(患)。 【麻醉管理】 1.同胃切除术。为便于寻找阑尾,可将手术床向左侧倾斜15~20度。 2.探查阑尾部位时,常会诱发“心口痛”及恶心,可嘱病人作深呼吸。 3.处理阑尾系膜之前,宜先用0.5%普鲁卡因1~2毫升浸润系膜的根部。 (三)疝手术 【穴位处方】 1.足三里、公孙(双)。 2.肝俞、脾俞。横骨、维道(患)。 3.足三里、三阴交(双)。 【麻醉管理】 1.分离疝囊时,如发生较重的酸胀感时,可用0.5%普鲁卡因3~5毫升作高位精索封闭。 2.结扎疝囊及修补时,嘱病人深呼吸,避免用腹压以防鼓肠。 妇产科手术 (一)剖腹产术 【穴位处方】 1.三阴交、足三里。切口旁针(双)。 2.三阴交、外麻点(外麻点在外踝与腓骨小头联线中点,用三寸针深刺至“得气”)。切口旁针(双)。 【麻醉管理】 1.度冷丁有可能抑制胎儿的呼吸,宜于胎儿取出后再用。 2.胎儿取出后,因腹内压骤降,或因出血,可导致血压下降,可加快输液或输血。 (二)腹部输卵管结扎术 【穴位处方】 1.三阴交、次髎(双)。 2.足三里、三阴交(双)。 3.耳穴:肺、神门。内分泌、子宫(右)。 【麻醉管理】 1.寻找或牵拉输卵管时,常有酸胀重压感,嘱病人做深呼吸及松腹动作。 2.寻找输卵管有困难而牵拉反应明显者,可用度冷丁辅助。一般可不必用度冷丁。 (三)卵巢囊肿摘除术 【穴位处方】 1.太冲、三阴交。切口旁针(双)。 2.耳穴:神门、肺。腹、卵巢(患)。 【麻醉管理】同子宫切除术。 (四)子宫切除术 【穴位处方】脊中或命门、腰俞。次髎(双)。切口旁针(双)。 【麻醉管理】 1.脊中或命门穴进针不能过深,成人以不超过3厘米为准,要避免刺入椎管。 2.进腹后取头低位,以防内脏膨出。 3.手术操作应尽量轻巧,尤其在牵拉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和骶骨韧带时易出现恶心、呻吟、屏气、鼓肠等牵拉反应,宜嘱病人做深呼吸配合,反应重者可追加度冷丁。 骨科手术 (一)四肢手术 【穴位处方】 1.上肢:天鼎、极泉、曲池透少海、小海、通里、手三里、内关、臂臑等,按照病变部位及切口需要分别选取。 2.下肢:华陀夹脊、环跳、风市、冲门、阳陵泉、阴陵泉、委中、承山、殷门、承扶、悬钟等,按病变部位及切口需要分别选取。 【麻醉管理】 1.针刺方法: (1)天鼎:胃经缺盆穴直上,扶突穴下一寸,直刺进皮后于斜角肌间沟处,向下、内、后方向刺入,直至针感明显,有串麻感至手指。 (2)极泉:手平伸举,于腋窝横纹内侧触及腋动脉搏动,用二针分别于腋动脉上下方刺入,可见针体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通电后有串麻感至手指。 2.华陀夹脊:取患侧。进针法有二:一为在棘突旁开0.5厘米直刺;一为在棘突旁开1.5~2厘米呈45~60度角斜刺。将针置于脊神经根处,通电后有串麻感至下肢。 3.冲门:于腹股沟下股动脉外1厘米处垂直进针,有串麻至膝关节。 【麻醉管理】 1.进针通电后,病人主诉有串麻感,或酸、胀、重感觉,并可见该神经支配的相应肌群颤动及手术区痛觉迟钝或消失为最理想。 2.急性创伤病人宜于术前注射吗啡10毫克或度冷丁100毫克或芬太尼0.1毫克。 3.断肢(指)再植行小血管吻合,或作肌腱修补时,为避免肢体颤动而影响手术操作,可暂停通电,或将输出强度减小、频率增快。 4.为消除或减轻止血带反应,宜每隔45分钟松开止血带一次,隔五分钟后再使用。 5.通电后,输出强度以调节至肢体微微抽动为宜,频率以尽量快,最好用4~6万/次。如通电后出现明显“触电样”感觉,或肌肉呈强直性抽搐时,表示针尖太靠近神经干,需退针少许或重新调整针位。 (二)脊柱手术 【穴位处方】 1.颈段:合谷、内关(单)。翳风(双)。 2.胸段:切口上下督脉穴。切口旁皮下针(双)。 3.胸腰段和腰段:切口以上取督脉穴,切口以下取次髎或委中。切口旁皮下针(双)。 【麻醉管理】 1.注意失血,及时输血,预防休克。 2.体位必须舒适,尤以俯卧位时,应以肩、锁骨和髂骨作为体重的支点,避免压迫胸腹壁。 3.脊髓手术中触及脊神经根时常易引起灼痛难忍,需要时可给以芬太尼(0.05毫克)单次静注,或氯胺酮(5~10毫克)单次静注,或以0.02%氯胺酮静脉滴注。 4.脊柱结核行病灶清除时,应注意胸膜损伤,一旦发生,需用面罩吸氧并扶助呼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