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芎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芎藭香草名,莖葉嫩時曰蘼蕪,葉大時曰江蘺,根莖入藥。六臣本《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芎藭菖蒲,茳蘺蕪。”《史記》、《漢書》、胡刻本《文選》作“穹藭”。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根 > 芎藭 芎藭 xiōngqióng 亦稱“川芎”、“胡藭”、“香果”、“山鞠窮”。傘形科植物川芎的乾燥根莖。呈結節狀拳形團塊,灰棕色,質堅實,斷面類黄色。主治風冷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寒痹筋攣,月經不調。始載於秦漢典籍。《山海經·南山經》:“又北八十里,曰號山,其木多漆、棕,其草多藥、虈、芎藭。”《神農本草經·上經·芎藭》:“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芎藭》:“[釋名]胡藭、香果、山鞠窮。” 芎藭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草部 > 多年生 > 芎藭 芎藭 xiōngqióng 亦稱“芎”、“胡藭”、“川芎”、“香果”、“山鞠窮”。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黄褐色。二、三回羽狀復葉,緣深裂。花白色,雙懸果卵形,具鋭棱。根狀莖含揮發油狀生物碱,可入藥。分佈於我國川、滇、黔等省。《山海經·西山經》:“〔號山〕其草多藥,䖀、芎藭”。漢·劉向《九歎·愍命》:“莞、芎棄于澤洲兮。”王逸注:“芎,芎藭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其東側有蕙圃衡蘭、芷若射干、芎藭昌蒲。”晉·張華《博物志》卷四:“芎藭,苗曰江蘺,根曰芎藭。”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三·芎藭》:“〔釋名〕胡藭、川芎、香果、山鞠窮。時珍曰:其出關中者呼為京芎,亦曰西芎,出蜀中者曰川芎,出天台者為台芎,出江南者為撫芎,皆因地而名也。”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上) > 草部 > 莖葉花實 > 蘪蕪 > 芎藭 芎藭 xiōngqióng 即蘪蕪。 芎藭【同义】总目录 芎藭山鞠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