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酵母的检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酵母的检验 (一)感官检验 1.鲜酵母 淡黄色或乳白色,有酵母应有的特殊气味,无腐败味,不发黏,不发软,无杂质。 2.活性干酵母 色泽深浅一致,颗粒均匀细小,无杂质。 (二)理化检验 1.酵母发酵力的测定(QB 1501-1992) (1)原理:在30℃时,测定按一定成分配制的面团,在规定时间内,经酵母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用发酵仪直接测定,或用排水法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水量。结果均用毫升数表示。 (2)仪器: ①发酵力测定装置,见图4-2-32。 ②发酵仪 ③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5℃。 ④天平:感量0.01。 ⑤和面机。 ⑥保温箱。 (3)试剂和材料: ①氯化钠(GB 1266-1986)。 ②硫酸(GB 625-1989)。 ③排水液:称取200g氯化钠,加水溶解,加入20mL硫酸,用水稀释2000mL。 ④精制特二粉(GB 1355-1986)。 ⑤白砂糖(GB 317.1-1998)。 (4)分析步骤: ①鲜酵母: 面团制备:称取精制特二粉280.0g,置于30℃保温箱中保温1h。分别称取2.0g鲜酵母样品(若样品已冷藏,应事先在30℃下放置1h)和2.0g氯化钠,分别加入75mL水于样品和氯化钠中,搅拌溶解后,混合均匀倒入面粉中,用和面机混合5min,面团温度为30℃。 测定:a法:将面团放入仪器的不锈钢方盒中,送入发酵仪内。发酵温度为30℃。调节记录仪零点,关闭放气小孔。从和面到面团放入仪器内的第八分钟开始计时。记录第一小时、第二小时、第三小时面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以第二小时、第三小时面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之和为该酵母的发酵力。 b法:测定装置如图4-2-32所示。立即将面团投入A瓶,并把A瓶放入30℃±0.5℃恒温水浴中,连接B瓶(B瓶内盛有2000mL排出液)。从和面到面团放入A瓶内的第八分钟开始计时。 记录第一小时、第二小时和第三小时的排水量,即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全部操作应在30℃恒温室中进行。以第二小时、第三小时的排水量之和为该酵母的发酵力。 测定结果计算: F=V2-V1 式中 F——发酵力(mL); V2——三个小时排水量之和(mL); V1——第一个小时排水量(mL)。 ②活性干酵母: 面团制备:称取精制特二粉280.0g,置于30℃保温箱中保温1h。称取活性干酵母和白砂糖2.8g,加75mL水(30℃)溶解,置于30℃水浴中活化30min。另称取2.0g氯化钠,加75mL水溶解。活化完毕,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倒入面粉中,用和面机混合搅拌5min,面团温度应为30℃。 测定:a法:将面团放入仪器的不锈钢方盒中,送入发酵仪内。发酵温度为30℃,调节记录仪零点,关闭放气小孔,从和面到面团放入仪器内的第八分钟开始计时。以第二小时面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即为该酵母的发酵力。 b法:测定装置如图4-2-32所示。立即将面团投入A瓶,并把A瓶放入30℃±0.5℃恒温水浴中,连接B瓶(B瓶内盛有2000mL排出液)。从和面到面团放入A瓶内的第八分钟开始计时。 图4-2-32 发酵力测定装置 A-1000mL广口玻璃瓶 B-2500mL小口试剂瓶 C-1000mL玻璃量筒 D-恒温水浴 记录第一小时、第二小时的排水量,即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全部操作应在30℃恒温室中进行。以第二小时的排水量为该酵母的发酵力。 (5)结果计算: F=V2-V1 式中 F——发酵力(mL); V2——第二小时的排水量(mL); V1——第一小时的排水量(mL)。 允许差: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10mL。 2.水分的测定(QB 1501-1992) (1)原理:样品于103℃±2℃直接干燥,所失质量的百分数即为水分。 (2)分析步骤:称取3g(标准至0.0002g)捣碎的鲜酵母样品,或1g(称准到0.0002g)活性干酵母或高活性干酵母样品于已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入103℃±2℃电热干燥箱内烘干3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再放入电热干燥箱内继续烘干1h,称量,直至恒重。 (3)计算: 式中 x1——水分(%); m——称量瓶的质量(g); m1——烘干前瓶加样品的质量(g); m2——烘干后瓶加样品的质量(g)。 (4)结果的允许差平行试验测定之差:鲜酵母≤0.2%;活性和高活性干酵母≤0.1%。 3.酸度的测定(QB 1501-1992) (1)原理: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的酸度。 (2)分析步骤:称取2~3g(称准至0.01g)鲜酵母样品于三角瓶中,加入50mL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1%酚酞指示液2滴,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微红色,保持15s不退色为终点,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3)计算: 式中 x——酸度,100g样品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的质量(g)。 (4)结果允许差:平行试验,2次滴定之差应小于0.04mL。 4.保存率(QB 1501-1992) (1)原理:在一定温度下,将样品放置一定时间后,所测得的发酵力与原样品发酵力之比的百分数为该样品的保存率。 (2)仪器、试剂和材料同发酵力的测定。 (3)分析步骤:将原包装的活性干酵母或高活性干酵母放入47.5℃保温箱内,保温7d后取出,按本节七 (二)1酵母发酵力的测定方法测定其发酵力。 (4)计算: 式中 x——保存率(%); A——原样品的发酵力(mL); A1——经保温后样品的发酵力(mL)。 (5)结果的允许差:平行试验,两次测定之差应小于25mL。 5.铅、砷的测定 参见第二章第二节。 (三)微生物检验 参见第二章第三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