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运用贡献毛益法管理成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运用贡献毛益法管理成本 “盈亏临界法、“单位成本曲线图”是研究和探讨工业企业中,某一种产品的产量与成本、利润关系的成本管理方法。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里,要综合反映产量与成本、利润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方案,“界限收入”就是一种既简单、又有实效的方法。1981年以来,某厂开始运用这种成本管理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贡献毛益的基本原理 贡献毛益(又叫边际利润)是研究和反映在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里,综合反映产量与成本、利润的关系,通过界限收入与固定费用相比,来计算企业盈亏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贡献毛益-固定费用=利润(或亏损) 或:贡献毛益=售价-可变费用 就是说,在多品种生产的条件下,当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之和等于固定费用的时候,表示不盈不亏。 而当贡献毛益大于固定费用时,企业就有盈利;反之,当贡献毛益小于固定费用时,企业就要亏损。 在实际工作中,为便于计算各种产品的贡献毛益,一般都事先计算出各该产品的贡献毛益率。 令贡献毛益率表示贡献毛益与售价之比,则: 贡献毛益率=1+可变费用率 可见,贡献毛益率+变动费用率=100% 由上可知,贡献毛益受界限收入率和销售收入两个因素的影响。 二、贡献毛益的实施步骤 计算贡献毛益的工作步骤,归纳起来可以分为: (一)收集资料。 这是基础。从广义上讲,资料收集的正确程度,决定着贡献毛益计算的准确程度。需要收集的资料主要有: (1)劳动工资计划,固定资产折旧计划,生产费用预算; (2)各种产品的原材料、燃烧、动力、主要辅助材料、工具等消耗定额,外购配套件清单; (3)各种产品售价,各种材料计划价格; (4)基年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其实际完成情况资料,以及会计决算报表的有关资料; (5)订货合同、市场调查、市场预测资料,以及有关经济情报。 (二)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正确划分和计算固定费用及各种产品的变动费用。 (三)计算各种产品的变动费用率、贡献毛益率及销售收入。 (四)计算贡献毛益并与固定费用相比,求出盈亏额。 三、贡献毛益的应用 (1)根据贡献毛益工作步骤的第一至第三步,已收集、计算某厂1980年度的资料见表1。 表1 金额单位:元 (2)计算销售收入、贡献毛益及盈亏额,见表2所示。 表2 金额单位:元 四、贡献毛益的作用 利润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就必须把讲求经济效果作为自己生产经营的立足点。 贡献毛益的作用,就是通过综合反映企业产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生产目标、销售目标、成本目标和盈利目标,指导企业制定最有利的方案。具体来说,计算贡献毛益的作用是: 1.指导销售 如上所述,企业盈利的大小,决定于贡献毛益与固定费用,固定费用是相对不变的,故贡献毛益的增减,意味着盈利的增减。而贡献毛益主要是受销售收入的影响,销售收入则 由单位产品售价和产量所决定。在我国,售价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要增加销售收入就得增加产量。随着市场调节、市场竞争的出现,价格浮动也已在所难免,企业要生存,就要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生产用户所欢迎的需要的产品,这是前提。对于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各种数据和资料,并借助于贡献毛益来指导销售,确定最有利的生产方案,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同时,也可以使企业知道,由于价格浮动对盈利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并寻求新的对策和途径。 2.指导成本降低 影响贡献毛益的另一个因素是贡献毛益率,由于贡献毛益率是根据变动费用率求出来的,两者相加又等于百分之百。因此,要增加贡献毛益率,就要减少变动费用率,也就是要减少变动费用的支出。因为,变动费用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