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足少阳胆经(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足少阳胆经(二) 本神Běnshén(GB 13)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交点处。 【主治】 癫癎,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头痛,目眩。 【操作】 平刺0.3~0.5寸。 阳白Yángbái(GB 14) 【定位】 在前额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 头痛,目眩,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 【操作】 平刺0.3~0.5寸。 头临泣Tóulínqì(GB 15) 【定位】 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头痛,目眩,流泪,鼻塞,小儿惊风。 【操作】 平刺0.3~0.5寸。 目窗Mùchuāng(GB 16)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癫癎,视物模糊。 【操作】 平刺0.3~0.5寸。 正营Zhèngyíng(GB 17)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2.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 头痛,头晕,目眩,唇吻急强,齿痛。 【操作】 平刺0.3~0.5寸。 承灵Chénglíng(GB 18) 【定位】 在头部,当前发际上4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 【主治】 头痛,眩晕,目痛,鼻渊,鼻衄。 【操作】 平刺0.3~0.5寸。 脑空Nǎokōng(GB 19) 【定位】 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 【主治】 热病,头痛,颈项强痛,目眩,目赤肿痛,癫癎。 【操作】 平刺0.3~0.5寸。 风池Fēngchí(GB 20) 【定位】 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中风,癫癎,头痛,眩晕,耳鸣,感冒,鼻塞,鼻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颈项强痛。 【操作】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肩井Jiānjǐng(GB 21) 【定位】 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 头痛,眩晕,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 【操作】 直刺0.3~0.5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 渊腋Yuānyè(GB 22) 【定位】 在侧胸部,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主治】 胸满,胁痛,上肢痹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辄筋Zhéjīn(GB 23) 【定位】 在侧胸部,渊腋前1寸,平乳头,第4肋间隙中。 【主治】 胸满,气喘,胁痛,呕吐,吞酸,肩背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脏器。 晕针及其处理 患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冷汗,恶心欲吐,精神萎倦,脉象沉细等均属晕针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唇甲青紫,脉细欲绝。 遇到晕针者,应立即停止针刺,将针迅速全部起出,扶使病人平卧,头部较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予热茶或温开水饮之;重者须在上述处理后,指压水沟、素髎、内关、合谷、太冲、涌泉、足三里等,亦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即可恢复正常。若仍无效,应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