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评吸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评吸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一)感觉器官在评吸中的作用 (1)口腔的作用:评吸卷烟时,上颚对烟气的刺激最敏感,口腔能准确地感受烟气的饱满程度。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受酸、甜、苦、咸四种味道。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尖两侧和舌外侧缘后部对咸味最敏感;舌外侧缘中部对酸味最敏感。 (2)喉部的作用:评吸卷烟时,喉部的作用一是判断烟气刺激性的强弱;二是判断烟气劲头的大小。 (3)鼻腔的作用:鼻腔内的嗅觉器官可以感受到评吸样品的香气和杂气的多少及刺激的强弱。 (二)评吸的技术要求 评吸的技术要求有两种:一是局部感觉器官评吸法;二是整体感觉器官评吸法。评吸时究竟采用哪一种方法,要视评吸的目的而定。 1.局部感觉器官评吸法 局部感觉器官评吸法,是在评吸时只用部分感觉器官进行判断。烟气吸入口腔后,在口腔内稍微停顿一下(2~4s),然后由鼻腔徐徐呼出,不须经过喉部吞咽。这种评吸法只能对香气、杂气、刺激性及烟气浓度等项目进行判断,多用于对烟用香精、香料的鉴定和调香试样的鉴定,或者单独对上述的某个单项进行鉴定。 2.整体感觉器官评吸法 整体感觉器官评吸法,是在评吸时用全部感觉器官进行判断。将烟气吸入后并通过喉部将烟吞咽下去,然后再从鼻腔徐徐呼出。评吸人员用吸、吞、呼这三个动作把味觉、嗅觉和呼吸系统的感觉器官全部利用起来,对一个试样的感官质量做出综合判断。对烟叶和卷烟进行评吸鉴定时,多用此法。 3.抽吸量 评吸人员评吸试样时,每一口的烟气“抽吸量”不同,在感受烟气的香气、杂气、刺激性上将会完全不同,因此,应尽量使每一口的“抽吸量”保持一致,以便得出正确的评吸结果。 4.评吸的具体步骤 评吸时不能以烟支点燃后的第一口烟气作为判断的依据。第一口烟气被吸入口腔后,应立即从口腔吐出,第二口烟气才能正式作为判断的依据。 ①从点燃样烟的第二口烟气开始,用适当的抽吸量将烟气吸入口腔,让烟气在口腔内停留2~4s后,将烟气一口咽下。在这一过程中,要集中精力捕捉烟气的浓度、刺激性和劲头的大小。 ②咽下烟气后紧闭嘴唇,迫使烟气从鼻腔徐徐呼出,此时要集中精力捕捉香气、杂气、刺激性的特点,以及口腔内余味有无不舒适、不干净的感觉。 评吸鉴定烟气特征,必须要经过几次反复、多人评吸,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可信的结论。 (三)评吸方法 评吸方法多种多样,随评吸目的与要求不同而异。 1.定量描述法 (1)定量描述法主要用于新产品研制开发和产品质量检验。 (2)评吸要求: ①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要求评吸人员按照规定表格(见表8-5-1)的要求对试样的各项指标记分或按要求填写评吸意见。 ②评吸试样前,应先评吸标准样品,以便校对口径,然后再对试样进行评吸。 (3)评吸人员应不少于7人。 (4)评吸程序 ①向评吸人员提供标准样品、已经编码的试样和表8-5-1,要求评吸人员按照表中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记分。除光泽、谐调以0.5分为记分单位外,香气、杂气、刺激性、余味的记分均为1.0分为记分单位。 表8-5-1 卷烟感官质量检验原始记录 ②评吸人员在评吸试样时应首先判断所评吸的试样属于哪一类烟型和哪一类分数段。分数段确定后,根据同类型标准样品的各单项感官质量对试样的各单项进行记分。 ③为了使评吸人员在评吸试样时能合理准确地掌握记分尺度,表8-5-2给出了卷烟各单项指标各分数段的记分分数及其对应的感官质量,以便评吸员在评吸试样时参考。 表8-5-2 各单项指标各分数段的记分分数参考表 (5)评吸结果表示: (a)数据表示:所有评吸人员的评吸结果均视为有效,按下式(1)将各评吸人员的同一单项评吸结果求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两位小数。 式中 Σxi——某单项得分之和; n——参加评吸人数; xi——某单项平均得分。 然后再将各单项的平均得分相加,得到总分,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b)图表表示:根据式(1)计算所得到的各单项的平均得分可用图形表示。 例1.卷烟定量描述评吸举例 ①检验结果 日期:1996-××-×× 评吸人数:12 样品编码:68 牌别:××(硬盒翻盖) 光泽:5.54分 香气:30.74分 谐调:4.94分 杂气:13.86分 刺激性:11.82分 余味:16.48分 总计:83.4分 ②图形表示 图8-5-1及图8-5-2以不同的直观形式表示了上述检验结果(以各单项指标得分数对该单项指标的满分数的百分比绘图)。 图8-5-1 感官检验满分图 图8-5-2 感官检验百分比图 2.标度法 (1)标度法主要用于卷烟叶组配方设计及单料烟评吸。 (2)评吸要求: ①准备一系列试样和标准样品及规定的表格(见表8-5-3、表8-5-4、表8-5-5及表8-5-6)要求评吸人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试样规定的指标进行评吸。 表8-5-3 对应于香气质各标度值的质量描述 表8-5-4 某评吸人员对某单料烟的标度评吸(最大标度为3)结果 单料烟内在质量评吸表 表8-5-5 某评吸人员对某单料烟的标度评吸(最大标度为6)结果 单料烟内在质量评吸表 表8-5-6 某评吸人员对某单料烟的标度评吸(最大标度为9)结果 单料烟内在质量评吸表 ②对被评吸试样的各种特性应先由专家组成的评吸小组进行评吸,以便确定出重要的感官特性。用这些试验加工设计出一张描述性词汇表并确定评吸试样的程序。 (3)评吸人员应不少于7人。 (4)评吸程序:向评吸人员提供标准样品、已编码的试样和表格,要求评吸人员按照表格的要求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吸(例2为利用标度法评吸单料烟的例子)。 (5)评吸结果表示:所有评吸人员的评吸结果均视为有效,将各评吸人员的单项评吸结果加和,按式(1)求其算术平均值,结果保留至一位小数。 例2.单料烟标度评吸举例 单料烟标度评吸可采用标度为3~9的评吸。如以香气质单项指标为例,描述方法如下: 无论使用哪种标度的评吸,评吸前均应对评吸指标及其标度的意义做明确规定。 3.三点法 (1)三点法是一种差别评吸,主要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细微的差异,差异可以是产品的所有特征,也可以是某一特征。它适用于质量检验。 (2)评吸要求:为评吸人员准备三个试样,其中两个相同,一个不同。要求评吸人员挑出两个相同的试样。 (3)评吸人员应不少于6个评吸专家或15个优选评吸人员或25个初级评吸人员。 (4)评吸程序:向评吸人员提供一组三个已经编码的试样,其中两个试样是相同的,要求评吸人员挑选出其中两个相同的试样。三个不同排列次序的试样组中,两种试样出现的次数应相同,它们的排列为: BAA ABB ABA BAB AAB BBA (5)评吸结果分析: ①原假设:不可能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在此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P=1/3。 ②备择假设:可以根据特性强度来区别这两种试样。在此情况下正确识别出单个试样的概率为P>1/3。 ③该评吸检验是单边的。如果能正确回答的数目大于或等于表8-5-7中第四列的相应的数,则以5%的显着性水平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表8-5-7 二项分布显着性表(α=5%) 4.“A”-非“A”法 (1)“A”与非“A”法是一种差别评吸,主要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它适用于质量检验和测试评吸人员对产品某一特性的灵敏度。 (2)评吸要求:为评吸人员准备一系列试样,其中有些为“A”,另一些与“A”不同。要求评吸人员对每一试样鉴别是否为“A”。 (3)评吸人员应不少于20个优选评吸人员或30个初级评吸人员。 (4)评吸程序: ①先将一已知的试样“A”反复提供给评吸人员,直到评吸人员可以识别它为止。一旦评吸开始,评吸人员不再评吸已知的试样“A”。评吸人员不应知道评吸过程中试样“A”或非“A”的数量。 ②评吸开始后,每次随机给出一个可能是“A”或非“A”的试样,要求评吸人员辨别,每个评吸人员必须指出试样为“A”或非“A”。 (5)影响评吸人员的判断因素: ①评吸人员对已知“A”的印象深浅程度。 ②“A”与非“A”的差异程度。 ③“A”或非“A”试样之间有差异。 (6)评吸结果的分析: ①采用表8-5-8表示结果,然后按此表进行x2检验。 表8-5-8 “A”-非“A”检验结果 注:n11-试样本身是“A”,评吸人员也判断是“A”的答案数; n21-试样本身是“A”,而评吸人员判断是非“A”的答案数; n12-试样本身是非“A”,而评吸人员判断是“A”的答案数; n22-试样本身是非“A”,评吸人员也判断是非“A”的答案数 n10-n11与n12之和; n20-n21与n22之和; n01-n11与n21之和; n02-n12与n22之和; n00-答案总数。 ②原假设:评吸人员的判定(认为试样是“A”或非“A”)与试样本身的特性(试样本身是“A”或非“A”)相互独立,即: n11/n21=n12/n22 (2) ③备择假设:评吸人员的评吸与试样本身的特性有关,即: n11/n21≠n12/n22 (3) x2统计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 E0——各类观测数nij(i=1,2;j=1,2); 将x2值与表8-5-9中对应自由度为1的表列值比较,若大于或等于列表值,则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表明试样“A”与非“A”有显着差异。若小于列表值,则接受原假设,表明试样“A”与非“A”无显着差异。 表8-5-9x2分布显着性表 5.成对比较法 (1)成对比较法是一种差别评吸,用以确定两种产品之间是否存在感官差别及差别的方向如何。适用于产品质量检验和产品开发设计。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且不易产生感官疲劳。 (2)评吸要求:为每个评吸人员准备一对样品,其中之一可以是对照样品。要求评吸人员判断差别的程度和方向。 (3)评吸人员应不少于7个评吸专家或20个优选评吸人员或30个初级评吸人员。 (4)评吸程序。 ①先在评吸组织人员和评吸人员之间进行试样评吸前的讨论,讨论与试样特性等相关问题,以免影响将要开始的评吸。 ②评吸开始后,以确定的或随机的顺序将一对或多对试样分发给评吸人员,向评吸人员询问关于差别的程度和方向等问题。 (5)评吸结果的分析。 原假设:两种试样没有显着差别,因而无法根据试样的特性强度区别这两种试样,亦即是参加评吸的人员做出A比B的特性强度大或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概率是相等的,即PA=PB=1/2。 根据做出A(或试样B)具有较大特性强度的判断数目对结果做出解释。结果的解释还取决于与原假设相反的备择假设。根据备择假设的性质确定检验是双边的还是单边的。 ①双边检验:是只需要发现两种试样在特性强度上是否存在(强度检验)。 备择假设:这两种试样有显着差别,亦即是参加评吸的人员做出试样A比试样B的特性强度大或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概率是不相等的,即PA≠PB(PA>PB或PB>PA)。 如果对某一种试样投票的人数不少于表8-5-7中第二列的数,则在5%的显着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从而得出结论:两种试样之间有显着性差别。如果对试样A投票的人数多于表8-5-7中第二列的数,则可得出结论,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于试样B的特性强度。 ②单边检验:是希望发现某一指定试样,如试样A比另一种试样B具有较大的强度。 备择假设:试样A的特性强度明显优于试样B。亦即是参加评吸的人员做出试样B比试样A的特性强度大的判断概率,即PA>1/2。 如果选择试样A的数目不少于表8-5-7中第三列的数,则在5%的显着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而接受备择假设。 上述5种评吸方法用的较多,在评吸方法中尚有不成对排优劣等方法,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