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视距测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视距测量 在地面高低起伏较大,直接量距遇到困难时,可采用经纬仪视距法测距。这是一种同时测定两地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间接测量方法,其精度虽不如直接量距,但因操作方便,速度较快,又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故广泛使用。 视距法测距所用的仪器和工具为经纬仪和视距尺。视距尺是一种漆有黑白相间的、带有厘米分划值的尺子,每分米注有数字。 1.视距测量原理 (1)视准轴水平时的视距公式 内调焦望远镜的物镜系统是由物镜L1和调焦透镜L2两部分组成(图4-11),当标尺R在不同距离时,为使它的像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必须移动L2。因此,物镜系统的焦距是变化的。下面就图4-11所示的情况讨论内调焦望远镜的视距公式。 图4-11 视距测量原理 设望远镜的视准轴水平,并瞄准一竖立的视距尺R,由上、下视距丝在尺面的两个读数之差,即得到视距间隔。 由透镜L1成像原理可得下式: 式中 l——视距尺上的间隔; p′——l经透镜之后的像。 由透镜L2成像原理可得 式中 p′——物(实际是l经透镜L1后的像); p——p′′的像,p为十字丝分划板上视距丝之间的距离; a——物距; b——像距。 因L2为凹透镜,而且作为物的p′是在光线的出射光一方,由透镜成像公式得: 即 将式(4-4)代入式(4-2),得 将式(4-5)代入式(4-1),得 由图4-11可见,标尺至仪器中心的距离S为 令 式中 代入式(4-7),得 令 则 S=Kl+c (4-11) 式(4-10)中,△b和l均随S而变,通常设计望远镜时,适当选择有关参数后,可使K=100,且使 S=Kl=100l (4-12) (2)视准轴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如图4-12所示,B点高出A点较多,不可能用水平视线进行视距测量,必须把望远镜视准轴放在倾斜位置,如尺子仍竖直立着,则视准轴不与尺面垂直,上面推导的公式就不适用了。若要把视距尺与望远镜视准轴垂直,那是不易办到的。因此,在推导水平距离的公式时,必须导入两项改正:一是对于视距尺不垂直于视准轴的改正;二是视线倾斜的改正。 图4-12 视准轴倾斜 测定倾斜地面线AB的水平投影S时(图4-12),在A点安置仪器,在B点竖立视距尺,望远镜内上、下视距丝和中丝分别截在尺上M′、G′和Q点。若视距尺安放得与视准轴垂直,则视距丝将分别截在尺上的M和G两点。因为 ∠MQM′=∠GQG′=α 则 由于 式中,V+V1是两视距丝所截竖直视距尺的间隔l,而V+V1′是假设视距尺与视准轴垂直时两视距丝在尺上的间隔l0,因此,上式可写为: l0=lcosα 由式(4-12)得出倾斜直线NQ的长度为: D=Kl0=Klcosα 将倾斜距离折算成水平距离S需乘以cosα,则 S=Klcos2α 2.视距测量作业方法 视距测量作业流程如下: 1)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A上,对中、整平。 2)量仪器高i。 3)将视距尺竖立于待测点上,用望远镜瞄准视距尺,分别读出上、下视距丝和中丝读数。然后,再读竖盘读数,并将所有读得的数据记入视距测量手簿中(表4-2)。 4)根据上、下视距丝读数,算出尺间隔t;把竖盘读数换算为竖角δ,再计算出测点至测站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视距测量记录格式见表4-2。 表4-2 视距测量记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