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补液途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补液途径 补液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输液和口服。静脉补液的优点是对所输的液体量、质和补液速度均易控制和调节,疗效迅速。尤其是当病情危急,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时,首先考虑静脉补液,争取及时纠正体液异常和平衡的紊乱。对于轻度或中度脱水患者,如呕吐不严重,可予以口服补液,疗效亦佳。 一、口服补液 是最简单而理想的方法。如果患者病情不严重,且无消化道症状,应尽量鼓励患者口服,以减少静脉输液量。口服补液时机体可按需要进行吸收,主动保持内环境中水与电解质平衡。昏迷的患者则可用胃管鼻饲补充营养物质和液体。此外,口服补液比较灵活,易于调整所补液体的质和量,不增加患者痛苦,疗效肯定,而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避免了静脉输液的不方便和痛苦。 二、静脉补液 (一)静脉的选择 成人和较大的儿童输液常用四肢表浅静脉,如手背静脉、前臂内侧静脉和足背静脉及踝静脉。新生儿和小婴儿则最好选择头皮静脉,常用的有前额中部头皮静脉和两耳前上方的颞部头皮静脉。腔静脉插管可作为长期静脉内补充高浓度营养液或滴注有刺激性药物的方法。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时,不但可加速补液,而且可同时测定和观察中心静脉压以帮助诊断和指导输液量,故受到临床上的重视。目前多采用上腔静脉插管术。 (一)静脉切开术 静脉切开术的适应证为:①严重脱水、循环衰竭(休克)、周围血管塌陷、穿刺很难成功而又急需输液者;②较大手术前,为了保证术前、术中和术后输液的通畅,可手术前行静脉切开术。 静脉切开一般选择踝静脉,必要时行大隐静脉切开术。静脉切开输液一般可连续用3~5d,但需经常检查输液肢体是否发生了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需立即停止输液,将插管拔出,缝合皮肤切口,给以抗生素处理。 (二)静脉补液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避免感染。 (2)输液管应在输注前排除漏斗以下的空气,防止栓塞。 (3)冬天输液时靠近进入血液部分输液管应用热水袋加温。 (4)输液速度开始不宜过快,即使重症患者亦应先用慢速观察数分钟后,如无不良反应,再按所需速度滴注。 (5)输液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如出现输液反应,需立即停止输液并检查体温、血压、脉搏等变化,严防休克的发生。 (6)输液前应做好准备,并选择血管粗、易固定、易穿刺的静脉输液,并遵循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