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虹鳟的生物学特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虹鳟的生物学特性 1.食性 虹鳟为肉食性,在自然环境中以水生昆虫及小动物为食,在人工饲养下也摄食含有植物性原料的配合饵料。 2.习性 虹鳟在自然环境中喜栖息于水质清澈的溪流中,不喜混浊;混水对虹鳟,特别是其幼鱼,会有严重威胁。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强,一般近0℃时尚可摄食;但水温低于6℃时,摄食力降低;18℃以上时食欲亦渐减,23℃停止摄食。20℃以上代谢低下,并易引起疾病。其生长较适范围为13—18℃,最适为17.2℃。若水量充沛、溶氧充足时,25℃仍可生存。 饲养的虹鳟,当水中溶氧量为2ml/L时,生长停滞,并会引起死亡。低于3.5ml/L时,其摄食量、饵料效率及生长均显着降低。当5.4ml/L时,开始出现饲料下降和增长不快。在7ml/L以上时,生长最好。因此虹鳟饲养的溶氧最低临界值应为3.5ml/L。 虹鳟对水pH值的适应范围为6.5—8.0,pH7—7.2比较适宜。低于7时,疾病发生率上升。 3.生长 虹鳟的生长速度因水温、水质、放养密度、饵料和饲养方法等而不同。在适温范围内,高水温的生长快于低温,一般的生长情况如表32—1。 表32—1 不同温度下虹鳟的生长状况 此外与品种有关,道纳尔顿(Donaldon)选育的虹鳟其2年鱼的生长速度比原品系快66.5%。 4.生殖 虹鳟一般3—4龄成熟产卵,如环境及营养条件优良,1—2龄也可达到性成熟。一般雄鱼比雌鱼成熟早。成熟卵巢约为体重的13—20%。怀卵量及卵径大小因年龄、体重及饲育条件而异,初产或营养条件不好时,怀卵量少而且卵径小。一般体重0.5kg的鱼约怀卵1200粒,卵径4.6mm;1.0kg的约怀卵3000粒,卵径5.0mm;1.5kg的约怀卵4000粒,卵径5.4mm。优质的成熟卵橙红晶莹。品系不同的虹鳟怀卵量差异很大,道氏虹鳟初产平均为10002粒,最高为20534粒,是原来品系的5倍以上。 水温是性腺发育好坏及产卵早晚的主要因素。如全年水温高于15℃时,虽能产卵但不易受精,高于17℃时,性腺不容易发育成熟。低于4℃则发育异常。产卵适温范围为4—13℃,较适为8—12℃,高于13℃时则受精与发眼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产卵期因气候不同各地有异,黑龙江为1—3月,华北各省为11—1月。如冬季池面结冰,产卵期常常推迟。采用光控可人工调节产卵期。虹鳟在正常情况下每年繁殖一次,但通过选择培育,1年可产卵两次。 (编者:魏立贤 审者:李德尚、沈宗武)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