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葡萄皮红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葡萄皮红 别名 葡萄皮提取物、ENO 编码 GB 08.135;INS 163(ii) 化学结构 为花色苷类色素。其主要着色的成分是锦葵素(malvidin),芍药素(peonidin)翠雀素(delphinidin)和3′-甲花翠素(petunidin)或花青素(cyanidin)的葡萄糖苷。 锦葵素(C17H15O7X):R,R′=OCH3 翠雀素(C15H11O7X):R,R′=OH 芍药素(C16H13O6X):R=OCH3,R′=H 3′-甲花翠素(C16H13O7X):R=OCH3,R′=OH X-=酸组分 性状 红至暗紫色液状、块状、糊状或粉末状物质,稍带特异臭气,溶于水、乙醇、丙二醇,不溶于油脂。色调随pH的变化而变化,酸性时呈红至紫红色,碱性时暗蓝色。在铁离子的存在下呈暗紫色。染着性、耐热性不太强。易氧化变色。 制法 将制造葡萄汁或葡萄酒后的残渣除去种子及杂物,经浸提、过滤、浓缩等精制,或进一步添加麦芽糊精、变性淀粉后经喷雾干燥制成。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称取本品1g和焦亚硫酸钾1g,溶于约50mLpH3.0柠檬酸-柠檬酸盐缓冲液,并转移至100mL溶液量瓶中,用同样缓冲液稀释至刻度,其花色苷的红色被漂白。 毒理学依据 1.LD50 小鼠口服大于15g/kg(bw)(雄性)。 小鼠口服大于15g/kg(bw)(雌性)。 2.ADI 0~2.5mg/kg(bw)(FAO/WHO,1994)。 使用 着色剂。 使用范围及使用量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用于配制酒、碳酸饮料、果汁(果味)饮料类、冰棍,最大使用量为1.0g/kg;果酱,最大使用量1.5g/kg;糖果、糕点,最大使用量为2.0g/k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