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萝卜黑腐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萝卜黑腐病 萝卜黑腐病是萝卜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除萝卜外,还能危害白菜、甘蓝、花椰菜、芜菁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的个别地块,病株率可达30%,经过贮藏,块根可腐烂5%~10%,损失很大。 1.症状 (1)幼苗受害,子叶呈水渍状,变黄枯死。 (2)萝卜发病最初表现为叶片边缘变黄,然后叶脉变黑,多从叶缘和虫伤处开始,向内形成V字形或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 (3)病株的肉质根被害,初为导管变黑,逐渐腐败,严重时内部组织干腐,变成空心,而外表却正常,不易看出。 2.病原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Pammel 1895,Dowson1939)称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型,或甘蓝黑腐病。黄单胞细菌链生,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5~30℃,最高39℃,致死温度51℃经10min,耐酸碱度范围pH6.1~6.8,最适pH6.4。 3.侵染途径 (1)萝卜黑腐病菌附于种皮内外和病残体遗留田间越冬,是第二年的初侵染源。 (2)病菌附于残体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残体完全腐烂,病菌也随之死亡。 (3)播种带菌种子,病菌能从幼苗子叶叶缘气孔侵入,然后沿导管向下传到茎部,再上下蔓延到上部叶片和根部。成株叶片受侵染,病菌多从叶缘水孔或虫伤处侵入。 (4)入侵后病菌先侵染少数薄壁细胞,而后进入维管束组织,上下扩展,可以造成系统侵染。 (5)采种株染病,病菌可通过果柄维管束进入荚,使种子表面带菌,病菌又可通过种脐进入种皮。带菌种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6)高温多雨利于病菌生长繁殖和传播,所以雨水多发病重,地势低洼潮湿田、连作田或虫害严重的田块病害也重。 4.防治方法 田间防病是关键。 (1)选种和种子处理。从无病种株上留种,对有带菌可疑的种子用50℃温水浸种15~20min,取出立即投入冷水中,捞出晾干播种。或用50%代森胺200倍液浸种15min,水洗晾干播种。 (2)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3)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灌水,及时防治虫害。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72%农用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 (5)贮运。沟藏将萝卜埋在湿沙里是传统贮藏方法,冷藏(-1~0℃)或简易气调(MA)贮藏(-1~0℃,O23%~5%,CO25%~6%)可抑制此病的危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