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莴苣灰霉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莴苣灰霉病 【释文】: 莴苣灰霉病是莴苣上常见的病害。保护地塑料薄膜覆盖的多湿条件,适宜病害发生,以叶用莴苣受害重。此病除在莴苣上发生外,还可以为害番茄、黄瓜、茄子、甜椒等,不侵染韭菜、大葱、大蒜等蔬菜。 1.症状识别 莴苣全生育期均能发生为害。苗期发病,幼苗呈水渍状腐烂,并生出灰色霉层。定植后,植株多从距地面较近的叶片开始发病,叶片上出现水渍状病斑,阴雨天保护地潮湿的条件下,病部迅速扩大呈褐色,病叶基部红褐色,病株基部腐烂后,引起上部茎叶凋萎。病害多由下向上发展,可扩展到内部叶片,使结球莴苣内叶腐烂,并常在腐烂处产生黑色菌核。 2.病原菌及传播途径 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真菌侵染而致病(病原菌形态参看黄瓜灰霉病菌)。病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上壤中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其上着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蔓延。遇有叶面水滴和适宜温度时,孢子萌发,从植株伤口或衰弱组织侵入,病部又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重复感染,后期形成菌核越冬。 3.发病条件 病菌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3℃,温度范围为2~31℃,一般在温度20℃,相对湿度连续达90%以上容易发病。寄主生长势弱,或受低温侵袭,温湿度适宜时,最适于发病。 4.防治方法 (1)清洁田园 清除棚内病残株,集中深埋,及时深翻,减少病菌来源。 (2)加强保护地管理 及时通风降湿,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性。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每公顷喷药液600千克。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