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荀况消费欲望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荀况消费欲望论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提出的社会人的消费心理学。 荀子认为,消费欲望的存在是人的本能。“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积聚之富也”(《性恶篇》)。又说,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非相篇》)。荀子是多欲论者,因而不赞成寡欲。他说,如果人之性真是少欲的,那就等于喜富贵而不愿要财富,爱美女而恶西施一样荒唐而可笑。如果是少欲的,那赏罚也失去意义。 因为赏是增加被赏者的财富,罚是减少被罚者的财富,那赏罚岂不成了以“人之所不欲者赏,以人之所欲者罚”,那样赏罚还有什么作用呢?在对人的消费欲望管理上,荀子反对去欲和禁欲,而主张导欲与节欲。他认为,凡主张以去欲治国而不主张导欲的人,其结果最终只能被人的欲望所困。 “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导欲而困于有欲者也”(《正名篇》)。荀子认为,对那些可以实现的欲望则应予以满足,对暂时不能满足的欲望应加以节制。 他指出,对人们追求各种欲望的行为,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是不对的,那只会引起动乱。“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礼论篇》)。荀况承认欲望的客观性,并把欲望的多样性和实现欲望的有限性加以区别,反对禁欲,主张导欲、节欲,这基本上是正确的。但他认为,欲望能否实现不是取决于客观物质条件,不是取决于人的支付能力,而是取决于人的主观思维的判断,则是唯心的、错误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