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茜草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茜草根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为茜草科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含紫茜素、茜素、伪紫茜素、茜草色素;苦、寒,入肝经。 〔功效主治〕 凉血、止血、活血。适用于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本品炒用凉血止血;生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止血。凡无瘀滞者宜炒用。临床常与大蓟、小蓟、侧柏叶等配伍使用。本品配伍当归、香附、赤芍等可用于血滞闭经、跌打损伤及瘀滞作痛、痹证关节疼痛等;对伤痛,可与红花、当归、川芎等配伍;对关节疼痛,可与鸡血藤、海风藤、延胡索等合用。 〔本草撷英〕 本经: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 别录:止血,内崩下血,膀胱不足,蹂跌。主痹及热中,伤跌折。 甄权:治六极伤心肺、吐血,泻血。 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带下,产后血晕,乳结,月经不止,肠风痔瘘,排脓,治疮疖,泄精,尿血,扑损瘀血。 时珍:通经脉,治骨节风痛。治血行血。 〔名医心得〕 刘渡舟:肝病 茜草色赤性温、味咸而酸,赤入营血,咸软坚、酸归肝,性温则宣通流行,故能行肝经之血滞、去肝中之瘀积、补营分而生新血。《内经》“乌贼骨- 刘赤选:慢性肝病 茜根,《本草经疏》云“行血凉血之要药。主瘴及疸”。与乌贼配伍,养血行血、祛瘀生新,不凉不燥,于肝病血瘀络阻病机十分合拍。临证或伍用健脾益气,或伍用清化湿热、或参以柔肝养肝,随证化裁,疗效确切。[2] 汪承柏:肝病 慢性活动性肝炎多有高γ球蛋白血症,国外多用激素或硫唑嘌呤治疗,副作用大,反复机会多。临床发现,此类患者多属血瘀。而茜草(伍豨莶草)活血通络,乃痹证常用之品,具有抗自身免疫,抑制γ球蛋白形成功效。故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茜草、豨莶草各30~60克,每获良效。此外,对反复发作性高黄疽、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均有良好的疗效。[3] 〔药理与应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本品可使心肌、脑中ATP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能量代谢和氧效应的调节。临床尝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2.抗菌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流感杆菌、致病性皮肤癣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临床尝用于泌尿系感染、肺炎等。 3.止血作用:实验表明,本品能缩短出、凝血时间,而收止血作用。临床尝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功血等。 4.其他功能:本品尚有镇咳祛痰、兴奋子宫、解痉、抗肿瘤等作用。 〔剂量用法〕 9~12克,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味苦性寒,专入肝经,长于活血止血,为治肝病、痹证之要药。刘渡舟、焦树德等教授善用本品治疗肝病,说明本品对肝病确有效验。此外,青岛已故名医王冠群先生喜用本品伍旋覆花、薤白为主治冠心病、肝病、脑外伤后遗症等,收效卓着。尤其对用一般活血药无效者,疗效尤着。介绍于此,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凤岐.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12 [2]史宇广等.当代名医临证精炎.肝炎肝硬化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292.293 [3]王凤岐.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8:47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