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芒果垢斑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芒果垢斑病 主要危害果实,污染果面,降低果实的商品价值,同时也易诱发其他的病害,缩短果实的贮藏寿命。本病也危害枝条和叶片。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均有此病发生。 1.症状 果实上病斑初为暗黑色,近圆形或圆形,直径2~5mm,每个病斑由几十个微小黑点组成,一个病果上病斑多为5~20个,多集中于背光一侧,病斑后期联合成片,全果变为污黑色,但病部局限于表皮,老熟枝条发病也极为普遍,其症状与果实基本相似。 2.病原 Gloeoder pomigema(Schwo).Colby,属于半知菌亚门黏壳孢属。 3.侵染途径 该菌在枝条及叶片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在广东省湛江地区和海南省芒果产区病菌可终年繁殖。传播途径主要是雨水,分生孢子随雨水冲刷到新梢或果实,潜伏期2~3个月,在枝条老熟后或果实生长后期开始出现病斑。 4.发病条件 (1)品种。广东省主栽品种中以秋芒果感病,粤西1号次之,紫花芒、桂香芒、绿皮芒、串芒和红象牙芒较轻;早熟品种比中、迟熟品种发病轻。 (2)种植密度。树龄和修剪技术。目前,广东省主栽种紫花芒的种植密度约为60株/亩(1亩=666.6m2),1~3年生果园发病较轻,4年生以上果园开始封行,树冠阴蔽,煤污病则逐年加重;层塔形树通风透光好,发病少;圆头形树树冠阴蔽,湿度大,发病重。 (3)果实成熟度。从幼果期到果实膨大期,极少见病斑;果实稳定期以后,随着成熟度增加,该病逐渐加重,果实“绿熟”时,发病最重。 (4)杂草丛生及多种同翅目昆虫与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 5.防治方法 (1)果园卫生。冬季铲草,夏季勤锄草,控制杂草长度在10cm以下。 (2)定期喷药防病。果实生长中后期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浸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3)定期防治介壳虫、叶蝉、蚜虫和白蛾蜡蝉等同翅目昆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