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胃脘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胃脘痛 胃脘痛是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证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古人称之为“心痛”、“心下痛”。 胃脘痛常为脾、胃病变而出现的症状。现代医学多见于胃炎、溃疡病、胃痉挛及胆道疾患等。在临床上祖国医学将其分为病邪阻滞和脏腑功能失调两类。 〔临床表现〕 1.病邪阻滞: (1)寒邪: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则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苔白,脉弦紧。 (2)食滞:胃脘胀满,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2.脏腑失调: (1)肝气犯胃: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2)脾胃虚弱: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饮食减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软弱。 〔诊治要点〕: 1.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诊断为本病。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辩别是病邪阻滞,还是脏腑失调所致;是实证,还是虚证;证属气滞,还是己成血瘀等几个方面。 2.胃脘痛诸证,病邪阻滞者多为急性疼痛;脏腑失调多为慢性疼痛。 3.对胃脘痛之治疗,“理气止痛”为临证常用之法,须审证求因,辩证施治。 〔治疗方法〕取穴:上脘、中脘、气海、天枢、脾俞、胃俞、大肠俞、合谷、内关、足三里。 〔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搓法、抹法、揉法、按法、拿法。 〔操作〕 1.胃脘部:患者仰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治疗,使热量深透于胃府;再按揉上脘、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合谷、内关。时间约10分钟。 2.背部: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或 〔辨证加减〕 1.寒邪犯胃:加用擦法在左侧背部治疗,以透热为度。 2.食滞:多按顺时针方向摩腹,重点在中脘、天枢。 3.肝气犯胃:加按揉章门、期门、肝俞、胆俞。 4.脾胃虚弱:加按揉关元、肾俞、命门;直擦背部督脉、横擦左侧背部及腰部。 〔注意事项〕 1.胃、肠溃疡出血期的病人,不宜手法治疗。 2.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调节饮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