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缺氧缺血性脑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缺氧缺血性脑病 【释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缺氧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及伤残率高。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有围产期缺氧史,生后12h内出现异常神经症状、意识障碍、肌张力及原始反射改变和脑干功能(瞳孔、眼球震颤、呼吸节律)改变。 (2)体征 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见表4-2。 表4-2 HIE临床分度标准 2.辅助检查 (1)头颅影像学检查 1)头颅B超检查 无损伤,价廉,可床边检查,动态观察。脑室变窄或消失,普遍回声增强,提示有脑水肿;脑室周围高回声区,尤其多见于侧脑室外角后方,系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局部或散在的高回声区,提示局灶或广泛的脑实质缺血。B超检查HIE合并颅内出血,应在4~7d内,最长不超过2周。颅脑超声检查与CT比较,在检查脑积水、脑室内出血、硬膜下积液和局部性脑实质损害时,两者敏感度相同,对弥漫性脑实质病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明显优于B超。 2)头颅CT检查 分度标准。 轻度:局部低密度影分布在两个脑叶。 中度:局部低密度影超过两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 重度:全部大脑半球弥漫性低密度影,灰质界限消失,侧脑室受压变窄。 3)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可出现等电位、低电压、暴发抑制波等。有助于确定病变程度和对惊厥的鉴别。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与视觉诱发电位(VEP)可有不同程度改变。 脑电功率谱可发现功率降低或错位。 (2)实验室检查 1)血清磷酸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PK-BB)活性显着增高。 2)血中过氧化脂质(LPO)增高。 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降低。 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 5)血pH、血糖、血电解质及肾功能监测。脑室内出血量大,血红蛋白下降,血清胆红素增高。 【治疗】: 预防围产期缺氧,新生儿窒息及时复苏。 1.支持治疗 (1)供氧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早期使用机械通气。 (2)纠正酸中毒。 (3)注射葡萄糖使血糖维持在2.5~5.0mmol/L(45~90mg/dl),可按每分钟6~8mg/kg,静脉滴注。 (4)纠正低血压。多巴胺合用多巴酚丁胺每分钟5~10μg/kg,静脉滴注,使收缩压维持在6.67kPa(50mmHg)以上,心率100次/min以上。 (5)血钙低于1.9mmol/L(7.5mg/dl)时可予10%葡萄糖酸钙1~2ml/kg,稀释后缓慢滴注。 (6)控制液量在每日50~60ml/kg。 2.控制惊厥 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为20mg/kg,分2次,间隔20min,15~30min内静脉滴入。12h后用维持量为每日5mg/kg。如不能止痉,可合用地西泮(安定),地西泮(安定)作用快,予0.3~0.5mg/kg,静脉滴注,注意呼吸抑制。苯巴比妥用至惊厥完全停止后1周。 3.控制颅压增高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每日50~60ml/kg。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时先用地塞米松0.5mg/kg,呋塞米(速尿)1mg/kg静注,4~6h重复应用,若颅压仍高用甘露醇,每次0.25~0.5g/kg静脉注射,必要时每6小时1次。 4.止血 维生素K1每日5mg,止血敏每次125mg,安络血每次10~20mg,止血药物连用2~3d。 5.维持正常脑代谢 (1)脑代谢激活剂 胞二磷胆碱,每日100~125mg静滴或脑活素每日2~5ml静滴,7~10d为一疗程,可用2~3疗程。 (2)氧自由基抑制剂及清除剂 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辅酶Q10及维生素C、维生素E。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氟桂嗪、尼莫地平、尼卡地平等能阻止钙内流,减轻脑损害。 (4)其他 临床上有使用高压氧、川芎嗪、丹参、吲哚美辛(消炎痛)等治疗的探索,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