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硫酸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硫酸钙 别名 石膏、生石膏 编码 GB 18.001;INS 516 化学结构 CaSO4·2H2O 相对分子质量 136.14(无水物) 172.17(二水物)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具涩味。微溶于甘油,难溶于水(0.26g/100mL,18℃),不溶于乙醇,可溶于盐酸,加热到100℃以上,失去部分结晶水而成CaSO4·1/2H2O(即煅石膏);加热至194℃以上,则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为无水硫酸钙。熔点1450℃,相对密度2.96。对水的溶解度:0℃,0.241g/100mL;32℃,0.269g/100mL;90℃,0.222g/100mL。加水后成为可塑性浆体,很快凝固。 制法 用氨法生产碳酸钠的副产品氯化钙加硫酸钠制成。或将生产有机酸的中间体所得钙盐与硫酸作用制成。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向1g硫酸钙中加20mL 2.7mol/L盐酸、80mL水,摇匀过滤,滤液呈硫酸盐反应和钙盐反应。 1.硫酸盐反应 参见硫酸铝钾鉴别方法。 2.钙盐反应 参见磷酸三钙鉴别方法。 毒理学依据 1.GRAS FDA-21FCR 184.1230。 2.ADI 无需规定(FAO/WHO,1994)。 3.代谢 钙与硫酸根都是人体内正常成分,而且硫酸钙在水中溶解度低,在消化道内难以吸收,所以可认为硫酸钙无害。 使用 稳定和凝固剂。 1.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对蛋白质凝固性缓和,所生产的豆腐质地细嫩,持水性好,有弹性。但因其难溶于水,易残留涩味和杂质。 (2)生产豆制品常用煅石膏,过量有苦味。另外应根据季节、浆温、水质来调整其用量。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用于面粉处理剂(作为过氧化苯甲酰的稀释剂)最大使用量为1.5g/kg;用于豆制品,可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 (2)FAO/WHO(1984)规定:可用于酪农干酪及稀奶油混合物,用量为5g/kg(单用或与其它稳定剂及载体的合用量)。 (3)日本规定:最高使用量为1%或少于1%(以Ca计),或本品4.3%以下(本品1g相当于0.2328gCa)。 (4)实际使用参考: ①用于生产番茄罐头,参考用量为:片装,800mg/kg;整装,450mg/g(单用或与其它固化剂合用,以Ca计)。用于马铃薯罐头,可根据配方添加0.1%~0.3%。 ②生产豆制品常用磨细的煅石膏,参考用量为14~20g/L,过量有苦味。另外,季节、浆温、水质也影响其用量。一般夏季用量为大豆原料的2.25%,冬季为4.1%。浆温以80℃较为合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