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眼科常用药物介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眼科常用药物介绍 一、滴眼剂介绍 1.消炎抗菌素类 适用于眼睑、泪道、结膜和角膜的细菌性炎症,如眼外伤、眼手术前和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利福平眼药水:每日3~4次。 洁霉素眼药水:每日3~5次。 妥布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 庆大霉素眼药水:每日3~4次。 格润眼药水:每日3~4次。 氧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4次。 帕利百眼药水:每日3~4次。 环丙沙星眼药水:每日3次。 诺氟沙星眼药水:每日3次。 诺佳眼药水:每日4~6次。 红霉素眼膏:每晚1次。 四环素可的松眼膏:每晚1次。 2.抗病毒类 分别适用于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或流行性出血性角结膜炎。 滴宁眼药水:每日3~6次。 无环鸟苷眼药水:每日3~4次。 碘苷眼药水:每日3~4次。 病毒唑眼药水:每日3~4次。 羟苄唑眼药水:每日3~4次。 环胞苷眼膏:每日1~2次。 吗啉胍眼药水:每日3~4次。 牛磺酸眼药水:每日3~5次。 3.皮质类激素 适用于过敏性眼病、内因性非感染性炎症及外伤或手术后反应性炎症,也用于近视眼手术后。感染性炎症者必须同时应用消炎抗菌药物或按照医生嘱咐使用,单纯疱疹性树枝状角膜炎禁用。连续滴用2~3周者应注意是否引起眼压增高,如有应予以减药、停药或换药,并给以必要的处理。 可的松眼药水:每日3~4次。 氟美松眼药水:每日3~4次。 的确当眼药水:每日3~4次。 百力特:每日3~4次 拂雷眼药水:每日3~4次。 利奎芬眼药水:需要时滴1次。 4.抗青光眼药物 抗青光眼药物的选择取决于青光眼的类型和眼压控制的情况,用药的方法应按医生的医嘱执行,不要自行随意加减或停药。 匹罗卡品眼药水:每日3次或遵医嘱。 噻吗心安眼药水:每日1~2次。 可乐定眼药水:每日2~3次。 贝他根眼药水:每日1~2次。 美开朗眼药水:每日1~2次。 地匹福林眼药水:每日1~2次。 5.散瞳剂 用于散瞳验光、散瞳眼底检查,治疗用于虹膜睫状体炎、严重角膜炎和手术前后散瞳。闭角性青光眼禁用。不能将药水流入健眼。 阿托品眼药水:每日1~3次。 阿托品眼膏:每晚一次。 托品酰胺眼药水:需要时用。 美多丽P眼药水:需要时用。 新福林眼药水:需要时用。 托品酰胺眼药水、美多丽P眼药水、新福林应按医嘱使用。 6.有保护角膜作用的药品 素高捷疗眼膏:每日数次。 角膜宁眼药水:每日6~8次。 贝复舒眼药水:每日4~6次。 7.非皮质类激素消炎药物 对非感染性炎症有消炎作用,与皮质类激素的作用相似,但不能完全代替之,可与其同用。 双氯灭痛眼药水:每日2~3次。 佳贝眼药水:每日2~3次。 欧可芬眼药水:每日4次。 8.白内障防治药 药物的疗效尚不肯定,目前用于延缓白内障的发展。 法可林(治障宁、晶明)眼药水:每日3次。 卡他灵(白内停)眼药水:每日3次。 卡林-U眼药水:每日3次。 安肽碘眼药水:每日3~4次。 9.其他 包括具有减轻视力疲劳、眼保健、湿润眼球和抗过敏等作用的眼药,应根据医嘱使用。 正大维他眼药水:每日4~6次。 维他保健眼药水:每日3次。 珍珠明目眼药水:每日3次。 珍视明眼药水:每日3~5次。 替诺眼药水:每日5~6次。 润舒眼药水:每日1~2次。 硫酸锌眼药水:每日3次。 色甘酸钠眼药水:每日3次。 乐可敏眼药水:每日4次。 人工泪液:每日6次。 甲基纤维素眼药水:每日3~6次。 艾那多眼药水:每日3~6次。 二、眼科常用药物介绍 1.维生素类 维生素类药物对机体代谢有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在眼科应用广泛,用于维生素缺乏造成的眼病及其他眼病的辅助治疗。但应合理使用而不要滥用,以免造成浪费。 (1)维生素AD(鱼肝油):治疗夜盲症、角膜软化症、原发性干眼症、视网膜色素变性及维生素A缺乏症。预防及保健用药每日2000~4000单位,治疗剂量及疗程要按医生要求执行,不宜长期使用。 (2)维生素B2(核黄素):用于治疗结膜炎、角膜炎、舌炎、口腔溃疡等的治疗。每日5~30毫克分3次口服。 (3)维生素B1(盐酸硫胺):可维持视神经及消化功能,用于神经炎等。每日10~30毫克分3次口服。 (4)维生素C(抗坏血酸):用于治疗出血性眼病的辅助治疗。每日100~300毫克分3次口服。 (5)维生素E(生育酚):用于辅助治疗角膜实质炎、病毒性角膜炎、眼肌麻痹、视神经萎缩等眼病。每日5~10毫克分3次口服。 (6)维生素K:用于治疗眼外部及眼内出血性疾患和手术后眼出血等。口服2~4毫克每日3次。 (7)维生素B6(呲哆辛):用于辅助治疗睑缘炎、视网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口服10毫克每日3次。 (8)维生素B12(钴胺素):用于治疗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肌肉注射每次100微克,每日1次。 (9)维生素PP(烟酸):眼科用于治疗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空腹使用面、颈、上肢有瘙痒感)。口服每次50~100毫克,每日3次。 (10)维生素P(芦丁):高血压辅助用药。眼科用于治疗出血性眼病、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所致眼部出血,预防眼科术中、术后出血等。口服每次20~40毫克,每日3~4次。 2.抗生素类 眼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药物。治疗前应首先明确致病菌,然后选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抗菌类药物介绍如下。 (1)青霉素:需做皮试。有青霉素过敏者禁用,静脉滴注每日2次,每次400万~1000万单位。阿莫西林、头孢氨苄胶囊为口服类,日服4次,每次0.5克。 (2)广谱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土霉素、洁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等较为常用。 此外,磺胺类抗生素复方新诺明、增效联磺也广泛使用,但对磺胺类药过敏者禁用。 3.激素类药物 在眼科临床用途广泛,制剂非常多。大量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会干扰机体的代谢,但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应合理应用激素类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口服地塞米松片,每日3次,每次5~10毫克。 4.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 本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有抗免疫、消炎、镇痛作用,并能防止眼内手术时出现的缩瞳及眼内压升高现象,但对消化道有刺激性。 (1)消炎痛胶囊:每日3次,每次25毫克。 (2)双氯灭痛片:每日3次,每次1片口服。 (3)布洛芬:每日3次,每次200毫克。 5.抗过敏药 用于治疗急性过敏性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眼睑湿疹,在眼科手术麻醉前应用抗过敏药,可消除紧张情绪,预防术中术后呕吐,但有嗜睡、无力等不良反应。 (1)苯海拉明:每日2~3次,每次25毫克。 (2)扑尔敏:每日2~3次,口服,每次4毫克。 (3)异丙嗪(非那根):每日2~3次,口服每次12.5~25毫克。 (4)息斯敏:每日1次,每次3毫克口服。 6.抗生素类药物 眼科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眼病,如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虹膜炎等的治疗。 (1)病毒灵(ABOB):口服一次0.25-0.5克,一日3次。 (2)病毒唑(三氮唑核苷):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日按每公斤10~15毫克分两次注射。 (3)聚肌胞:肌肉注射,一次2毫克,3日一次或遵医嘱。 7.血管扩张剂 具有扩张末梢血管,解除血管痉挛,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1)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每次0.3~0.6毫克,每日3~4次。 (2)亚硝酸异戊酯:吸入剂,每次吸入0.2毫升(禁用于青光眼及缺氧状态)。 (3)地巴唑:口服,每次30~50毫克,每日3次。 (4)654-2(山莨菪硷):口服,每次10毫克,每日3次。 (5)烟酸肌醇酯:口服,每次0.2~0.4克,每日3次。 8.促进吸收的药物 促进病变组织的水肿、凝血、异物、渗出物和炎症的吸收,用于角膜混浊、玻璃体混浊、视神经炎等的治疗。 (1)碘化钾:口服,每次0.1~0.2克,每日3次。 (2)安妥碘: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1支(0.4克)。 (3)维脑路通:口服,每日3次,每次0.4克。 (4)灵光注射液: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次2毫升。急重者可加球旁注射,每日1次。青光眼慎用。 9.生物制剂 用于治疗视疲劳、眼肌麻痹、视网膜出血、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及视神经萎缩等病变,扩张末梢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促进水肿和渗出物的吸收,提高视神经和视网膜的功能。 (1)三磷酸腺苷(ATP):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连服2周。 (2)肌苷:口服,每次50~400毫克,每日3次。 (3)辅酶A:每次50单位,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射,每日1~2次,7~14天为一疗程。 (4)胞二磷胆硷:每次1支0.25克,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5)眼明:每日1次,1支肌肉注射。 10.降血糖药 治疗糖尿病。 (1)优降糖片:口服,每次2.5~10毫克(1~4片),早饭后一次服,一日量超过10毫克时应早晚分2次服用。 (2)D860片(甲苯磺丁脲):口服,每次0.5~1克,一日1~2克。 11.眼科常用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明目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补中益气丸、黄连羊肝丸、栀子金花丸、石斛夜光丸、障眼明、三七片等。可根据药盒说明服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