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病害防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病害防治 淡水白鲳抗病力强,水温在26℃以上时,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水温在15~20℃时,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白皮病、指环虫病等。越冬期间,淡水白鲳还易患腐皮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 1.小瓜虫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多子小瓜虫的幼体或成体。病鱼体表出现大量黏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同时,背鳍、尾鳍基部有充血现象。 【防治方法】 (1)鱼种进池前,镜检鱼的体表及鳃,发现有小瓜虫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 (2)用亚甲基蓝3克/米3全池遍洒,每隔3~4天泼洒1次。 (3)越冬池水温应保持在24~27℃,盐度保持在0.5~1。 2.白皮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白皮假单胞菌。病鱼起初体表、背鳍、尾鳍、额部轻微发白,发白之处,鳞片一碰即脱落。严重时,鱼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游动缓慢,或头朝上、尾朝下挂于水面。发病到死亡时间短,3天内死亡率可达60%以上。 【防治方法】 (1)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损伤。 (2)用1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天。 (3)用12.5毫克/升浓度的金霉素溶液或25毫克/升浓度的土霉素溶液浸浴病鱼30分钟。 (4)越冬时水温应控制在25~27℃,池水盐度为0.5~1。 3.腐皮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细菌。病鱼皮肤发炎,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腐烂,呈圆形,游动缓慢,失去平衡,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 (1)在鱼种进池或转池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 (2)用1毫克/升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全池遍洒。 4.水霉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水霉病。病鱼体表有簇状菌丝,行动迟缓,组织坏死,不久失去平衡而死亡。 【防治方法】 (1)越冬时,池水温度应控制在24~27℃。 (2)操作过程中应防止鱼体受伤。 (3)发病时,用0.1毫克/升浓度的亚甲基蓝全池遍洒,每天1次,连续3天。 (4)用3%~4%的食盐溶液浸浴病鱼5分钟。 5.指环虫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指环虫。病鱼因鳃部受刺激而极度不安,或狂游于水面,或急剧侧游于水底,食欲不振,鱼体消瘦而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在20毫克/升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20~30分钟。 (2)用0.5毫克/升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加0.2毫克/升硫酸亚铁溶液的合剂全池遍洒。 6.车轮虫病 【病原和病症】 病原为车轮虫。只有在鱼体被大量的车轮虫寄生后才得病。 【防治方法】 用0.7~1毫克/升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遍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