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烧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烧碱 1.药液 碱法(AP)制浆蒸煮药液以氢氧化钠(NaOH)为主。计算通常以Na2O计或NaOH计。 硫酸盐(KP)法蒸煮液以氢氧化钠和硫化钠为主,即NaOH+Na2S。计算以Na2O或NaOH计。 碱性亚硫酸钠(ASP)法蒸煮液以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为主,即NaOH+Na2SO3。计算以Na2O或NaOH计。 多硫化钠蒸煮液是以氢氧化钠和多硫化钠为主,即将硫溶解于烧碱(AP)法和硫酸盐(KP)法白液中制得的。其化学反应如下: 烧碱法白液: 4S+6NaOH→2Na2S+Na2S2O3+3H2O (n-1)S+Na2S→Na2Sn 硫酸盐法蒸煮液: (n-1)S+Na2S→Na2Sn 实际上Na2Sn是Na2S和S的复合体,也可写成Na2S·S(n-1)。 烧碱-蒽醌法蒸煮液以氢氧化钠为主,辅以蒽醌为蒸煮助剂,即NaOH+AQ称为APAQ法。 碱性亚钠蒽醌法蒸煮剂是以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为主,辅以蒽醌为助剂,即NaOH+Na2SO3+AQ。 2.工艺流程 蒸煮药液的制备,是将各种含碱高的材料,加水稀释到工艺规定的浓度,加温到规定的温度和体积备用,各种蒸煮药液的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图5-12-1 蒸煮药液制备工艺流程 3.烧碱蒸煮液的制备 烧碱易溶解于水,可制成不同浓度的碱溶液,来满足碱法制浆蒸煮工艺条件的技术要求。 (1)固体烧碱的溶解 在使用NaOH95%(Wt)的固碱时,先将装碱铁桶皮剖开,将大块固碱砸成小块,扔入碱溶解槽中,加水加温溶解。 在使用NaOH73%(Wt)的低浓固碱时可将装碱铁桶顶部小盖启开后,倒置在碱溶解槽上,用高于70℃热水,冲溶固碱,即可溶化成碱液(其固碱凝固点仅为62.4℃),不必破桶。 (2)液碱的溶解 烧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在温度20℃时100g水可溶解109g烧碱。因此,只要按工艺要求将液体烧碱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即可制成适宜的碱性蒸煮药液。 4.技术操作要点 ①每次配碱都要对浓碱槽的浓度体积进行化验记录。 ②按工艺规定的用碱量计算出检验浓度下所需要的体积,并将该体积的浓碱液注入计量槽。 ③按工艺条件规定将其它蒸煮剂(硫化碱或亚硫酸铵等)计量体积,测定浓度后按计算体积泵入计量槽。 ④配好的蒸煮剂在计量槽内开始加温至85℃或工艺规定的温度。 ⑤加温完毕后测定体积,不足部分按工艺条件规定从热水槽中泵入到规定体积待用。 ⑥热水槽要保持一定的体积,随时补充并保持温度85℃。 ⑦不许因计量槽内蒸煮药液体积不够而在装料泵碱时从热水槽中夹带热水。 ⑧随时检查碱泵的密封,发现漏液超过规定的滴液速度应及时处理。 ⑨装料泵药液时应再次测定和核对药液。 5.烧碱药液制备的安全生产要求 ①烧碱有极强吸湿、腐蚀性,对人的皮肤等有灼热烧伤危险。为此,打剖装碱铁桶,搬运碱块或倾倒液碱时,操作人员事先应穿戴好防护服装衣帽、靴鞋、手套、防护镜、面具、口罩等。 ②搞好计量用碱,固体碱用多少剖开几桶,不可将固碱剖开铁桶放于车间,即易潮解,吸收CO2,又不安全,打开的固碱应全部投碱溶解槽中,液碱也计量投入碱溶解槽。 ③烧碱溶于水要放出高热量,碱溶解槽应有盖加以封闭。溶解时先加碱→加水→加温。加完碱和水必须盖好溶解槽盖,再徐徐加温溶解,要注意防止热碱液的喷出溅到人身上造成烧伤。 浓度、温度和体积,如超过规定误差范围时应即时补浓碱液或加温、加水,以防亏碱产生生料。 ④非专业制碱液的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制碱工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